关于一\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E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选择一次泵或二次泵系统的优越性,并对该项目水系统形
  式进行确定,进而总结出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一次泵或二次泵选择的原则。
  关键词一次泵二次泵变流量总投资运行费用
  ☆艾爱,女,1984.01,本科,学士,工程师,设计师
  中图分类号:TH3文献标识码:A
  0000引言引言引言引言
  一次泵、二次泵变流量系统是目前暖通行业中央空调水系统常用的两种形式,但具体
  工程设计中如何选用这两种系统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和相关文献
  中仅给出一些笼统的概念,难以指导复杂的工程。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分析综合造价、技
  术、经济性三方面因素,来总结一次泵和二次泵系统选择的原则。
  1111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与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简介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与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简介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与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简介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与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简介
  1.11.11.11.1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一次侧配置变频泵,冷水机组配置电动阀,冷水机组与水泵不必一一对应,启停可分
  开控制,旁通管设置压差旁通阀,系统末端设置平衡阀。变频水泵的转速一般由最不利环路
  的末端压差变化来控制。其典型配置如下图所示:
  图1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原理图
  1.21.21.21.2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
  冷水机组配置电动阀,水泵与机组联动控制,旁通管设置压差旁通阀,系统末端设置平
  衡阀。一次泵克服冷水机组蒸发器到平衡管的一次环路的阻力,二次泵克服从平衡管到负荷
  侧的二次环路的阻力。二次泵宜根据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末端压差变化为依据,通过变频调速
  来保持设定的压差值。其典型配置如下图所示:
  
  图2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原理图
  2222分析工程实例分析工程实例分析工程实例分析工程实例
  以武汉著名园区光谷金融港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24700m2,地上
  建筑面积403700m2,地下建筑面积121000m2,共30栋楼。集中能源站位于B21栋,根据建
  筑分布及负荷情况,将园区空调管网分为A、B、C、D、E五个回路。集中能源站内主机配置
  如下:
  表1集中能源站主机配置表
  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技术规格数量
  1水冷离心机组台
  制冷量4747KW(408万大卡)、输入功率838kw、
  冷冻水流量(6.5-13℃):626.2t/h、冷却水流量
  (32-37℃):972t/h。
  3
  2蒸汽吸收式冷水机组台
  制冷量4748KW(408万大卡)、输入功率18.65kw、
  冷冻水流量(6.5-13℃):628.1t/h、冷却水流量
  (32-38℃):1204t/h。
  3
  3螺杆式冷水机组台
  制冷量1448KW(96.5万大卡)、输入功率
  260.9kw、冷冻水流量(6.5-13℃):191t/h、冷
  却水流量(32-37℃):296.5t/h。
  1
  2.12.12.12.1一次泵系统与二次泵系统水泵选型一次泵系统与二次泵系统水泵选型一次泵系统与二次泵系统水泵选型一次泵系统与二次泵系统水泵选型
  根据冷冻水管网的水力计算,综合有:
  表2管网回路阻力一览表
  系统庭院管网阻力损失+末端一次泵机房总阻力二次泵机房总阻力
  A回路21.3m17.6m20m
  B回路18.6m17.6m20m
  C回路17.6m17.6m20m
  
  D回路18.9m17.6m20m
  E回路22.4m17.6m20m
  如采用一次泵系统则水泵选型如下:
  表3一次泵系统水泵选型表
  序号项目溴化锂机组水泵电制冷离心机组水泵电制冷螺杆机组水泵
  1流量(m3/h)690690210
  2扬程(m)444449
  3功率(KW)13213245
  4台数432
  5备注3用1备3用1用1备
  如采用二次泵系统则水泵选型如下:
  表4二次泵系统水泵选型表
  序号项目溴化锂机组电制冷离心机组电制冷螺杆机组
  一次泵组
  1流量(m3/h)690690210
  2扬程(m)222225
  3功率(KW)555522
  4台数432
  5备注3用1备3用1用1备
  二次泵组
  序号项目系统A系统B系统C系统D系统E
  1流量(m3/h)555753603485550
  2扬程(m)23.520.519.52125
  3功率(KW)5575454545
  4台数32233
  5备注2用1备1用1备1用1备2用1备2用1备
  2.2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系统节能经济性比较
  2.2.12.2.12.2.12.2.1冷冻水侧采用一次泵和二次泵系统经济性比较如下:冷冻水侧采用一次泵和二次泵系统经济性比较如下:冷冻水侧采用一次泵和二次泵系统经济性比较如下:冷冻水侧采用一次泵和二次泵系统经济性比较如下:
  表5一次泵和二次泵系统经济性比较
  序号项目一次泵系统二次泵系统差额
  1功率(KW)83776275
  2水泵及相关阀组投资(万元)136182.6-46.6
  表6集中空调工程分负荷时间段分析
  部分负荷率100%~75%75%~50%50%~25%25%~0
  
  因此,如采用二次泵系统满负
  荷状态下可节省系统功率约75kw;园区制冷期天数为87天,每天运行11小时,电费按1
  元/KWH。因水泵采用变频,功率随着主机负荷变化,而负荷是逐时变化的,其时间段如左表
  所示(引自《实用空调供热设计手册》)。则每年可节约运行费用为:75×87×11×(100%
  ×1.68%+75%×20.23%+50%×42.15%+25%×35.94%)×1=33672元;
  在投资造价上,二次泵价格要高于一次泵46.6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3.8年。而上述投
  资回收期是基于满负荷状态下的,而鉴于用户是陆陆续续的接入,要达到满负荷状态,至少
  要3年以上。
  2.2.22.2.22.2.22.2.2二次泵系统经济性可行性分析:二次泵系统经济性可行性分析:二次泵系统经济性可行性分析:二次泵系统经济性可行性分析:
  当二次泵位于末端用户且二次泵由用户承担时,系统功率将仅为一次泵运行费用;但由
  于二次泵末端众多,将存在系统难以调节的缺陷;因此本方案考虑将二次泵设置于机房。
  (1)采用二次泵系统的思路:
  冷源侧位为定流量系统,而末端用户侧为变流量;为了节约输送动力消耗,因而采取冷
  源侧定流量而用户侧变流量的方式;
  (2)二次泵空調水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特点:
  二次泵系统通过设置公用管把整个系统分隔为两个水力工况相对独立的回路:冷水制备
  和冷水输送,各回路均设有循环泵来提供本回路循环动力。当制冷机负荷与用户负荷相等时,
  桥管内流量为零;当用户负荷减少时,桥管内流量从供水流向回水。
  图4二次泵系统运行方式示意图
  二次泵系统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制冷时间比例/%1.6820.2342.1535.94
  
  二次泵系统通过设置公用管,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制冷机定流量负荷侧变流量的矛盾,而
  且实现了系统各部分水力工况隔离,同时具有分布式水泵水力稳定性好的特点。当供冷系统
  容量较大且负荷变化范围较宽时,采用多泵并联变速运行可有效降低运行能耗,在低负荷时
  系统仍能保持较高的效率。水泵调速采用远端恒定压差控制时,系统具有最大的可变扬程,
  运行能耗较近端压差控制要小。
  (3)本项目的二次泵系统分析:
  经过理论计算,二次泵节约所占电耗约为夏季空调电耗的1.5%,由此可知,虽然二次
  泵系统较一次泵节能,但所占比例很小,如若存在设计误差或是运行管理误差,二次泵系统
  的节能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对二次泵系统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正确选用和
  设计空调水系统的设备配置形式,才能真正达到节能的目的。
  2.32.32.32.3一次泵和二次泵技术性经济比较一次泵和二次泵技术性经济比较一次泵和二次泵技术性经济比较一次泵和二次泵技术性经济比较
  2.3.12.3.12.3.12.3.1相关资料及规范描述相关资料及规范描述相关资料及规范描述相关资料及规范描述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2)第8.5.4第1条:“冷水水温和供回
  水温差不大的中小型工程,宜采用变流量一级泵系统”;第3条:“系统作用半径较大、设计
  水流阻力较高的大型工程,宜采用变流量二次泵系统”;
  (2)技术措施中也有类似规定或论述:“负荷侧系统较大、阻力较大时,宜采用在冷源侧和负
  荷侧分别设置一级泵(定流量)和二级泵(变流量)的二次泵系统;当各区域管路阻力相差
  悬殊(超过0.05Mpa)或各系统水温要求不同时,宜按区域或按系统分别设置二级泵”
  2.3.22.3.22.3.22.3.2二次泵劣势:二次泵劣势:二次泵劣势:二次泵劣势:
  比较水力计算可知,本系统中阻力最低的为系统C,A、B、D、E四个环路与系统C阻
  力损失差分别为3.7m、1.1m、1.6m、4.8m,均不超过5m;因此采用二次泵成为了不必要得
  方式。但還需要进一步比较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与二次泵系统的优劣势,才可得出结论。比较
  如下:
  (1)由于水泵转速调节中流量与扬程存在的二次方关系,这样流量较小的调整,就能引起扬
  程较大的变化,故二次泵频率调节是一定有要下限的。否则可能引起系统的水力失调。
  (2)为尽量满足每个供水回路最小流量需求,二次泵系统一般需要多台配置,而多台配置还
  要加上每台泵的频率控制,使得调节控制增加了难度,增加初投资的费用。
  (3)二次泵系统最大的问题是一次泵环路与二次泵环路之间藕合问题。一次泵环路与二次泵
  环路藕合一般需要通过一条平衡管来平衡流量差。当二次泵总流量大于一次泵总流量时,多
  余的流量不经冷水机组而由二次泵再次吸入流向系统中,此时冷冻水水温经中和后会升高,
  
  末端设备效率因此会降低。当二次泵总流量小于一次泵总流量时,多余的流量流经冷水机组,
  回水温度下降也会导致冷水机组效率下降。上述二种情况均能造成冷冻水泵空做功,造成能
  源的浪费。
  为解决二次泵系统中一次泵环路与二次泵环路藕合问题,必须配套良好的控制系统,
  与此同时由于最低频率的限制以及二次泵多泵配置,使得控制起来更为困难。当一次泵环路
  与二次泵环路藕合不好时,可能导致二次泵系统运行不节能,甚至更费能。
  (4)运行中出现了供水量大于需求量的问题。出于设计角度考虑,水泵常常选型偏大,原因
  有二:1)一定的安全系数;2)设计时按照最大设计冷负荷考虑,而实际使用中绝大部分
  时间都不曾出现过这种负荷。
  (5)在冬季采暖及夜间加班时间段,由于水流量过小,但仍采用二次泵系统,则反而造成了
  输送能耗的浪费。
  2.3.32.3.32.3.32.3.3一次泵变流量的优劣势一次泵变流量的优劣势一次泵变流量的优劣势一次泵变流量的优劣势
  (1)一次泵变流量的问题
  1)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中一次泵的变速控制方式是决定运行费用大小的关键,对于系统水
  力平衡合理的空调系统要综合考虑温差控制或压差控制的利弊;
  2)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对机组能效一定有影响,会造成机组能效的降低,应从水泵和机组的
  运行费用两方面考虑系统能耗。
  表7与一二次泵系统相比,一次泵系统的优缺点
  一次泵系统优点一次泵系统缺点
  一次费用较低复杂的旁通控制
  需要机房面积较少复杂的冷水机投运控制
  减少泵峰值电力
  泵年能耗较低
  对于空调工程师来说,在了解了变流量一次泵水系统的发展状况与优缺点后,最关心的
  问题是系统如何正确设计与运行。仅就系统设备与配管连接而论,变流量一次泵水系统要比
  定流量一次泵/变流量二次泵水系统简单得多。变流量一次泵水系统的复杂性在于它的控制
  环节,而控制环节的复杂性往往在空调施工图上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来,需要由弱电自控施工
  图及其控制顺序来反映。这些特殊控制要求既需要空调工程师对这种系统运行的节能原理与
  安全法则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对当今市场上的冷水机组的控制功能有详细与准确的掌握,
  
  经综合分析后提出明确、详细、及时的书面控制顺序要求。
  目前,从了解的信息来看,很多自动化技术公司在推动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空调水系
  统中,已经走在暖通空调专业人员的前面,能够通过自控技术实现空调系统整体的节能运行,
  但相对的,其代价成本也居高不下。
  3.3.3.3.项目能源站水泵系统结论项目能源站水泵系统结论项目能源站水泵系统结论项目能源站水泵系统结论
  (1)二次泵系统理论上是减少能耗的,但由于一次环路与二次环路的耦合问题,实际运行中
  很有可能导致不节能;但控制系统的要求相对简单。
  (2)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虽然能够降低水泵的功耗,但却直接降低了主机的能效,在能源站能
  耗系统中,主机功率约占系统电耗的60%,主机COP的影响将至关重要;因此合理的控制将
  直接决定了系统的节能与否;
  (3)二者选择的核心,实质在于主机在变流量工况下能效比的维持:前者可能造成水泵功耗
  的额外损耗,后者需要完善的旁通控制和主机投运控制;
  (4)从系统的控制操作角度来说,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完善的控制系统将具有一定优势,但其
  对工程人员(无论是设计和运行人员)有更高的技术要求;而复杂的控制总会在系统使用过程
  中发生故障。因而降低了系统可靠性。相反,二次泵系统不需要复杂的投运控制和旁通控制
  ——实质上是无故障的;
  (5)针对本项目,从经济性角度分析,二次泵系统投资大,节能效果不明显,回收期长。一
  次泵虽然运行费用高点,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6)综合造价、技术及经济性分析,推荐本项目采用一次泵系统。
  参考文献:
  [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015-2020
  [2]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
  版社,2004
  [3]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4]蔡文剑.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基础[M].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0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对城市污水回用也不尽相同。MBR污水处理技术作为高效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广泛使用。本文对MBR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进行分析,并比较经济效益,以供参考。  【关键词】MBR;污水处理;特点;应用;效益  中图分类号:U664.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进步,高科技融入污水处理技术,不断涌现出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MBR就是一
期刊
【摘要】本论文以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研究的重要性为分析对象,并根据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安全影響进行了分析,结合该实际情况,对地铁隧道施工时建筑物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铁隧道,邻近建筑,影响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地铁隧道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如今,施工的安全性还存在很多问题,急
期刊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生产的  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建筑业安全  管理的现状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整个建筑业效  益的提高,也成为建筑业及建筑施工现场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  原因之一。如何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目标  的实现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探讨了工民建施工项目安全  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
摘要: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提升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力度,进而培养出人格完满的、全面发展的人,是这门课程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激活经典文本中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人格和健全心性。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性;人文素养;经典文本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现阶段道路橋梁的施工管理已成为许多施工企业之间重要的竞争条件,先进的施工管理已经成为施工企业今后是否可以继续发展的前提,为保证施工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对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通过不断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对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路桥工程,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关乎着整个路桥工程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就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路桥工程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4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路桥工
期刊
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正常保护运行的重要手段。继电保护装置系统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关系整个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事故处理的基本方式。对继电保护安全工作的管理需要从施工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上全面展开。分析电力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现状和主要问题,并对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由于现行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越来越广。空调系统室内机噪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本文从空调系统室内机噪声的分析的必要性、室内噪声行业标准、多联式空调常用室内机的几种形式及降噪方案的确定与实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多联式空调;室内;噪声  中图分类号:P733.2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空调产业的不断壮大,多联式空调系统室内机的噪声问题得到了人们
期刊
摘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山水城市,按照《重庆市环境保护“五大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渝府发[2013]43号)要求,对大渡口区城区空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及成因进行分析研判,并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 二氧化硫 防尘控尘  中图分类号: Q938 文献标识码: A  在国家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期刊
摘要:由于矿产业工作技术的不断发展,浅层的矿产资源日渐减少,研究发现矿资源储量已不能满足当今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我国经济在现阶段高速的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更加紧迫,所以地质勘探和深部找矿技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今后地质找矿成为必然之路。本论文对地质勘查的技术原则与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关链词:地质勘查; 原则;深部钻探找矿方法;  中图分类号:P634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