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林和人工林固碳特征差异分析

来源 :福建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binw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从林区、气候区、林龄等方面研究我国人工林和天然林的碳密度、碳储量,同时分析1973-2013年天然林和人工林固碳的动态变化.结果 表明:各林区天然林与人工林碳储量差异较大且人工林碳密度均低于天然林.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储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各气候区天然林碳密度为36.61~61.69 thm-2,人工林碳密度为27.75 ~38.52 t.hm-2;在气候区尺度上,除了降水和温度外,林分类型也是影响林分碳密度的关键因素.人工林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天然林的碳密度随着林龄增大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碳储量、碳密度都有明显提高,尤其是人工林碳储量增加较快.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大尺度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固碳特征差异的理解,而且对改进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策略以提高碳汇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Web爬虫流量的增长以及恶意Web爬虫行为的日益复杂化,为保障网站应用的安全,Web爬虫的检测及其类型的辨识十分必要。现有的Web爬虫检测方法大多针对结构复杂度较高的网站,而高校政府等机构需要对外提供上百个网站服务,具有单个网站功能单一、结构简单的特点,应用传统Web爬虫检测方法存在遍历模式差异过小、会话内访问内容区分度过低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机构提供的网站服务分为多种职能类型
随着无线通信终端不断朝着高集成化、小型化以及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到来,智慧城市的便捷性也逐渐惠及每一个人。无线通信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对射频研究领域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基于此研究背景,在本工作中,选取集成滤波功能的射频无源器件以及频率可调的射频收发前端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详细的研究。本文的具体工作包含如下几点。1、提出了一种具有多个传输极点的平面微带双宽带带通滤波器。所提出的双宽带带通滤
高速采集系统在雷达定位、天气、地震预警、航天、通信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许多场景下,要求高速同步采样系统能够准确、快速地对现场高频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和判断。针对高速同步采样系统中高频信号的采样、高速数据实时处理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以FPGA作为主控制器的高速同步采样系统,在研究和工程中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ADC+FPGA+高速接口设计了一种高速同步采样系统。首先,设计了数字下变频模
[目的]探究干旱绿洲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作物蒸腾蒸散特征及蒸腾占总蒸散的比值,为T/ET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联合运用树干液流(包裹式)、涡度相关法以及微气象观测系统于整个生长季(5—10月)对敦煌沙漠绿洲区无核白葡萄树(Vitis vinifera L.)的冠层蒸腾(Transpiration,T)和总蒸散(Evapotranspiration,ET)特征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分析了不同生态系统及不同观测模拟手段下蒸散发的分割结果.[结果]生长季中,冠层蒸腾量从0.20 mm/d上升到生长中期的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