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貌类型区信息容量和分形维数的耦合关系研究

来源 :现代测绘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jh_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容量是计算机图形图像学领域的概念。文章将信息容量引用到地学分析当中,通过建立遥感影像信息容量的计算模型,对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塬、梁、峁)区遥感影像的信息容量和分形维数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信息容量和分形维数有很好的相关性,这就说明信息容量也能很好地反映不同地貌类型的地表特征,挖掘出了信息容量所蕴含的地学信息,为信息容量在地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在水利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中,服务接口是实现共享服务的核心,通过它可向用户提供共享服务和二次开发接口。服务接口是运行平台门户系统和一切业务应用系统定制的基础。基于对水利平台总体架构、运行环境的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平台总体架构中服务层的构成,进一步分析了服务接口系统的层次,借助统一模型语言,探讨了服务接口系统的业务逻辑。
ERPRIT算法估计的地表散射相位由于易受到森林去极化成分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植被高度反演结果严重偏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散射机制分解的ESPRIT植被高度反演算法。该算法关键点是利用Freeman分解理论和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估计得到更加准确的地表散射相位,以替代ESPRIT算法估计的地表散射相位,进而改善植被高度反演的精度。最后,分别利用欧空局(ESA)免费发布的Pol
本文探讨了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过程中业务审批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并以江宁区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为例,重点介绍了其主要架构和主要功能划分情况,为其他地区国土资源一张图管理中关于业务审批、业务流转软件平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文分析了现有的兴趣点采集的方法、MMS和基础数据的特点,对兴趣点的属性结构进行了设计,研究了基于MMS与基础数据的兴趣点采集方法的作业流程,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有效指导实际开挖施工任务是当今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城市地下三维管线开挖分析方法,通过管线段/管点与开挖面之间空间关系判别及管线段动态分段,实现任意开挖面下的地面开挖分析及相关数据统计,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施工开挖面的任意性导致地面开挖分析困难的问题,为城市地下管线施工提供一个可行的指导方案。
本文通过对紫荆公园景观塔轨道安装测量三维基准网布设研究,详细介绍了一个极小范围内的高精度施工控制网建立的要素,对比了精密工程测量的控制网和高精度大地控制网的区别,同时提出对控制网网形进行精度估算,以便确定控制网建立的可行性。
地理数据获取、建模手段的进步使得地理现象、地理过程的表达、建模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GIS的发展,其研究对象已从早期的地表简单几何对象发展为如今的复杂三维地理空间对象,并从静态对象研究发展为时空动态对象的研究。本文从几何代数的理论入手,分析了当前时空数据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基于几何代数的时空统一表达,并结合全省车辆通行数据进行分析。
介绍了CNAS对校准和实验室能力(CMC)的最新要求,以手持式激光测距仪为例,对校准和实验室能力(CMC)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探讨。
目前GDCORS系统已建成并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测量作业之中。该文对GDCORS系统概况及特点进行了简单叙述,详细介绍了GDCORS数据后处理模式的相关原则与技术,结合实例论述了GDCORS数据后处理作业模式在高等级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并对GDCORS数据后处理方法与GPS静态测量方法的成果进行了比较与精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测量作业方法较常规测量方法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可得到广泛的应用。
时速达200km/h以上的铁路既有线改造工程,对既有线的测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原布设外移桩导线的测量精度已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利用精测网点CPⅠ、CPⅡ,直接对既有线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是拟合整正既有线线位的必然要求,本文就是通过分析和实践,提出了提高既有线点位精度的方法及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