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他满怀深情地呼吁:要爱护儿童。珍视短暂的儿童生活。儿童的事情应该让儿童自己去做,自己去判断、预想、思考,使儿童通过个人的经验去寻求对生活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开展活动。作为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围绕有效观察、深度体验、自由对话、无限创意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一、有效观察——让孩子拥有一双睿智的双眼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现实情境中,置身于观察资源的世界里,教师要及时地提醒和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水平。
在开展“大棚种植的调查”的活动中,学生通过种植基地调查、听种植基地技术员的介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小黄瓜、蘑菇、小番茄等品种的图片和资料。同时,我利用作文,就观察目标、观察计划、观察方法、观察记录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性指导。为期半个月的实践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也倍感珍惜。他们开始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地从各种蔬菜的生长变化中,多角度去观察,不时地询问着技术员各种的问题,及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在成果汇报课上,学生以“我喜欢的——(蔬菜)”为题进行了汇报。汇报中,学生们从各类蔬菜的外形、生长习性、果实的特点、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详实表述。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此次实践活动,让我拥有了一双睿智的双眼,通过观察,感受了奇妙的蔬菜世界。”
二、深度体验——让孩子拥有一份美丽的童真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为此,我经常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形成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感悟。
一次,我在“家中的污染”实践日记的批阅中,读到了一位学生的日记:“昨天下午,爸爸和屋后的邻居为了一件小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父亲回家后,从抽屉里翻出了的几节旧电池要扔进邻居家的水井里。我发现后,急忙上前阻止,但被满脑都是仇恨的父亲责骂了一顿。这几节废旧电池还是被无情的父亲扔进了水井里。从这件事身上,我看到父亲这一辈人的环境保护的意识是何等的薄弱!在明知电池对人体有害的情况下仍采取这种做法泄愤,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第二天的综合实践课上,我在班上读了这篇日记,表扬了这位心地善良的女生。之后,我组织全班学生展开了讨论。学生从保护环境的意义、电池的危害、解决的方式谈了各自的看法。几天后,班上的几位男生拿着5节电池放在讲台上。当他们说明情况后,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位女生也舒心地笑了。
三、自由对话——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单一、封闭的课堂向自然、生活接触。在这个开放的大课堂里,他们亲眼目睹,深切体会,参与了一个又一个真诚倾诉和思维碰撞的对话过程。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教师,更应放手让学生与自己、他人和环境对话,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在“保护母亲河”课题研究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参观了本地污水处理厂,走访了自来水厂、长荡湖养殖户、环保部门,暗访了部分橡胶厂、化工厂的排污情况。他们在整个过程中,积极与相关人员进行对话,对长荡湖的污染情况及如何治理有了新的认识。为此,学生们还专门制作了手抄报,到街道、农村、企业发放,宣传环保,倡导善待环境的生活方式。这项活动也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对“保护母亲河”工作的高度重视。
四、无限创意——让孩子拥有一双放飞的翅膀
关于创意,美国的创造学家亚历斯·奥斯本指出:人一旦失去自信,独创力便将窒碍不前,因此要经常奖励他人所提出来的创意。不管提出来的创意是否有价值,光是提出创意的那份勇气,便值得赞扬。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开展活动。活动中,学生往往会从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生活、观察生活,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求新奇,从而形成不少的创意。
在前段时间开展的“低碳生活我能行”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利用纸盒、毛线头、可乐瓶等废旧物品精心制作了各种创意作品,如小型浇花瓶、可折叠文具盒、芭比娃娃、小动物装饰挂件等。特别有趣的是,班上的一位小男生还专门为班主任制作了一个由易拉罐做成的可以翻转的烟灰缸,上面还写着:“老师,吸烟有害健康!”
在展评活动中,学生们分别通过实物展示、制作方法介绍、表演等形式发表自己的创意成果,同时相互进行了创意作品的答辩。一件件富有创意的作品,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从小环保节约的好习惯。
给孩子一个机会,他就还你一个奇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走进生活、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在亲身体验,积累经验,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开展活动。作为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围绕有效观察、深度体验、自由对话、无限创意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一、有效观察——让孩子拥有一双睿智的双眼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现实情境中,置身于观察资源的世界里,教师要及时地提醒和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水平。
在开展“大棚种植的调查”的活动中,学生通过种植基地调查、听种植基地技术员的介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小黄瓜、蘑菇、小番茄等品种的图片和资料。同时,我利用作文,就观察目标、观察计划、观察方法、观察记录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性指导。为期半个月的实践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也倍感珍惜。他们开始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地从各种蔬菜的生长变化中,多角度去观察,不时地询问着技术员各种的问题,及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在成果汇报课上,学生以“我喜欢的——(蔬菜)”为题进行了汇报。汇报中,学生们从各类蔬菜的外形、生长习性、果实的特点、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详实表述。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此次实践活动,让我拥有了一双睿智的双眼,通过观察,感受了奇妙的蔬菜世界。”
二、深度体验——让孩子拥有一份美丽的童真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为此,我经常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形成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感悟。
一次,我在“家中的污染”实践日记的批阅中,读到了一位学生的日记:“昨天下午,爸爸和屋后的邻居为了一件小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父亲回家后,从抽屉里翻出了的几节旧电池要扔进邻居家的水井里。我发现后,急忙上前阻止,但被满脑都是仇恨的父亲责骂了一顿。这几节废旧电池还是被无情的父亲扔进了水井里。从这件事身上,我看到父亲这一辈人的环境保护的意识是何等的薄弱!在明知电池对人体有害的情况下仍采取这种做法泄愤,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第二天的综合实践课上,我在班上读了这篇日记,表扬了这位心地善良的女生。之后,我组织全班学生展开了讨论。学生从保护环境的意义、电池的危害、解决的方式谈了各自的看法。几天后,班上的几位男生拿着5节电池放在讲台上。当他们说明情况后,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位女生也舒心地笑了。
三、自由对话——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单一、封闭的课堂向自然、生活接触。在这个开放的大课堂里,他们亲眼目睹,深切体会,参与了一个又一个真诚倾诉和思维碰撞的对话过程。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教师,更应放手让学生与自己、他人和环境对话,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在“保护母亲河”课题研究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参观了本地污水处理厂,走访了自来水厂、长荡湖养殖户、环保部门,暗访了部分橡胶厂、化工厂的排污情况。他们在整个过程中,积极与相关人员进行对话,对长荡湖的污染情况及如何治理有了新的认识。为此,学生们还专门制作了手抄报,到街道、农村、企业发放,宣传环保,倡导善待环境的生活方式。这项活动也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对“保护母亲河”工作的高度重视。
四、无限创意——让孩子拥有一双放飞的翅膀
关于创意,美国的创造学家亚历斯·奥斯本指出:人一旦失去自信,独创力便将窒碍不前,因此要经常奖励他人所提出来的创意。不管提出来的创意是否有价值,光是提出创意的那份勇气,便值得赞扬。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开展活动。活动中,学生往往会从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生活、观察生活,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求新奇,从而形成不少的创意。
在前段时间开展的“低碳生活我能行”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利用纸盒、毛线头、可乐瓶等废旧物品精心制作了各种创意作品,如小型浇花瓶、可折叠文具盒、芭比娃娃、小动物装饰挂件等。特别有趣的是,班上的一位小男生还专门为班主任制作了一个由易拉罐做成的可以翻转的烟灰缸,上面还写着:“老师,吸烟有害健康!”
在展评活动中,学生们分别通过实物展示、制作方法介绍、表演等形式发表自己的创意成果,同时相互进行了创意作品的答辩。一件件富有创意的作品,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从小环保节约的好习惯。
给孩子一个机会,他就还你一个奇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走进生活、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在亲身体验,积累经验,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