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动句时序特征形式的语义探讨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8785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汉语连动句,简单地说是由若干个动词短语构成的单句。在对其内部的时间结构进行深度剖析以后可以看到,连动句内部各个VP之间具有彼此参照的时序意义。对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围绕连动句时序特征的形式语义展开论述。
  关键词:连动句 形式语义 时序意义
  对于连动句的研究,不少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里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在充分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连动句时序特征的形式语义进行探讨,以期和相关人士互相交流学习。
  一、各个VP事件之间具有“先-后”(先事)的时序关系
  针对连动句中每一个VP来说,其主要是依据时间次序抑或是逻辑次序进行排列的,可以理解成VP1代表的动作先发生,然后发生的动作是VP2……VPn,无论哪个VP事件,基本上都不会出现重合的情况,具有“先事”的时序关系。
  (一)表示“先事—过去时”的时间意义。当连动句内部存在“先-后”次序的事件,意味着在探讨时就已经出现了,那么这个时候代表为“过去时”。
  例:妈妈刚刚推门(VP1)走了进来(VP2)。
  (二)表示“先事——将来时”的时间意义。当连动句内部存在“先-后”次序的若干个不大事件,意味着在探讨时即将出现,那么这个时候代表“将来时”。
  例:小红抓住绳子(VP1)爬上去(VP2)钻入森林(VP3)。
  (三)表示“先事——现在时”的时间意义。假如连动句内部存在“先-后”次序的多个不大事件,意味着在探讨时发生,那么这个时候表示“现在时”。
  例:爸爸正拿水壶倒水呢。
  二、各个VP事件之间具有“同时”(当事)的时序关系
  针对连动句中每一个VP来说,其主要是依据时间次序或是逻辑次序进行排列的,可以理解成VP1代表的动作先发生,然后发生的动作是VP2……VPn。但是在整个事件当中,基本上都会发生重合的情况,也不会衍生出先后顺序,这可以称之为“当事”的时序关系。
  (一)代表“当事——现在时”的时间意义。
  例:有的人正叼著烟袋(VP1)坐着(VP2)。
  (二)代表“当事——将来时”的时间意义。假如连动句内部的若干个事件在探讨时将要发生,那么这个时候代表“将来时”。
  例:妈妈要带着小刚(VP1)去哈尔滨(VP2)。
  (三)代表“当事——过去时”的时间意义。当连动句内部存在“先-后”次序的事件在探讨时就已经出现了,那么这个时候代表为“过去时”。
  例:他们昨天开会(VP1)讨论了这个问题(VP2)。
  针对同步关系的连动句来说,无论是哪几个VP事件之间从时间发生的那一刻开始,基本上都是“同时”的,大部分都倾向于前一个VP,动词后面通常都带有相应的状态标记“着”,主要代表和后面一个VP“同时”进行。倘若前一个VP和后一个VP的位置对调,那么VP2后面就不会带有相应的状态标记“时”。当位置发生变化以后,句子的意义也会因此发生适当的变化。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直接交换位置,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干扰,只受到连动句句式意义的影响,所以每一个VP之间的关系也就发生变化了。就这种关系的连动句而言,VP1的动词后面通常都会携带“着”这一状态标记,可以发生在VP1中的动词也会受到相应的制约,往往代表伴随、持续意义的动词;在概念上充分彰显出“无界性”的语义特点,这种动词有起始点,但却没有终止点。显然在这种连动句句式当中,前一个VP的事件时间均涵盖下一个VP的事件时间。如老爷爷弯着腰走过去≠老爷爷走过去时弯着腰。
  三、具有互相参照时序意义的连动句的逻辑语义表达式
  这些比较独立而又多次发生的较小事件之间存在相应的时序关系,通常是前一个事件先于或是同于后一个事件发生,即E1≤E2≤……≤En。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将存在时序意义的连动句所体现出来的时间意义描写如下。
  针对存在“先事”或是“当事”关系的连动句语义来说,可以理解为:
  ①妈妈刚才推门走进来。(先事—过去时)②小明将抓住绳子爬上去钻入树林。(先事—将来时)
  ③爸爸正在拿鱼竿钓鱼。(先事—现在时)④妈妈要带着小刚去哈尔滨。(当事—将来时)⑤他们昨天开会讨论了这个问题。(当事—过去时)
  ⑥爸爸正抽着烟坐在沙发上。(当事—现在时)
  上述均是站在形式语义的立场上来对连动句的时序特点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和PTQ英语系统相比,内容上比较简单,省去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省去了内涵问题的处理内容。二是省去了个体概念与命题态度词的论述。三是省去了以往的时间逻辑算子。四是省去了对区间语义学等相关技术方式。五是省去了句法形成的规则等诸多内容。显而易见的是,对汉语的时态以及时相方面的探讨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建立形式语句系统的工作也是日后所要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因为文本篇幅有限,只是站在时制的立场上来探讨连动句内部的时序特征,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临定.连动句[J].语文研究,1981(02).
  [2]刘楚群.论连动句式“V起来+VP”[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3]郑学丹.连动句的时态解读机制[J].现代外语,2018(04).
  (作者简介:郜若琪,女,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发展趋势上逐渐呈现出“史学化”倾向,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此发展趋势也持肯定态度,甚至指出文学研究只有向文学史方向发展,才会使文学著作更具有时代感和真实感。在进行文学研究的同时,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关系延伸至小说映射出的时代现象,才能让文学著作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使其能够更广泛地为文学界所接受和认可。我国在文学研究的态度上一向是百家争鸣的,在研究的方向和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民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民众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红歌作为我国民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体现,在社会经济的长久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现阶段,民众在生活和工作中过分追求潮流和利益,忽视了红歌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红歌的现代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将对红歌的现代意义进行细致的阐述,并提出一些实践途径,以期能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留下诸多灿烂的文化。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理念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拼搏、团结、自信等精神,而诸多文化的发展不仅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论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关键,并分析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从而继续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发展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
摘要:通过对各种类型“被”字句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性特征,发现其区别性特征是由“被”字句中不同VP构式的语义内涵决定的,是“被”字句构式与VP构式互动的结果。研究还发现,这种区别性特征之间具有某种认知理据性。本文将从空间位移入手,厘清不同类型“被”字句之间的认知脉络,尝试为“被”字句提供统一的认知。  关键词:义素分析 “被”字句 构式 认知理据  一、汉语“被”字句的产生条件及成因 
摘要:本文将避开“女性主义”理论,细读文本,挖掘《作女》的真正内涵,即向往“自由”的女人。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定义“作”的真正含义,即“自由”,是一种忠于内心、自然舒适、肆意洒脱的状态。其次,探讨“作”的具体表现,在小说中,主要集中于卓尔与陶桃、郑达磊的关系上。最后,论及小说在艺术上是如何“作”的,包括在叙事结构和语言两方面。通过以上三部分的论述,理解“作女”的真实面目,即“自由”女。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