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颌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应用于微创自动化牙磨除术的护理配合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al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讨论牙颌数字化三围成像技术应用于微创自动化牙磨除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不同牙列期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以20例行微创自动化牙磨除术患者为微创组,其余患者采用传统拔牙方式,作为参照。两组患者术前均行牙颌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拔牙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的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拔牙窝变形、术后肿胀率及断根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痛苦率、畏惧情况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
  结论:严密的护理配合在微创自动化磨除技术可改善拔牙中患者的畏惧情况,降低患者痛苦,断根率低,术后肿胀少,可最大限保护牙槽窝。
  关键词:牙颌牙磨三维成像技术微创术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13-02
  随着微创手术概念的引进,微创拔牙在口腔外科领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通过一系列改良器械的应用,改善了拔牙过程中患者的痛苦。现回顾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期间微创拔牙40例患者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40例,均需拔出下颌阻生智齿。其中男性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20例采用微创自动化牙齿磨除术;传统组20例,用传统拔出法。
  1.2设备与仪器。牙颌组织CT扫描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飞利浦公司生产;Original Luxator微创拔牙刀,由瑞典Direta公司生产。常规拔牙器械:拔牙钳、牙龈分离器、锤子、牙挺。
  1.3操作方法。
  1.3.1数牙颌组织数字三维成像。全部患者自颅颌面部自下颌下缘6cm至上颌眉骨下缘断面连续扫描。仪器选择骨组织窗,电压120Kv,电流74mA,水平分辨率1024×1024,层距0.5mm,共获得363层CT图片,CT重建断层图像以Dicom格式存储。
  1.3.2护理配合。术前与患者适当沟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按照常规查体,排除拔牙禁忌症。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惧,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应对心态,力求取得患者的配合和信任。全部患者均给予2%利多卡+肾上腺素行神经组织麻醉,75%乙醇口周皮肤消毒,铺洞巾。1%碘伏消毒术区,切开软组织,暴露牙体组织及周围骨组织。
  1.3.3拔牙操作。微创拔牙:按照无菌手术操作规程,常规消毒后应用专用高速涡轮机(反头式)和专用长钻去除覆盖在牙体表面的骨组织,分离牙冠和牙根,随后应用微创拔牙刀插入牙根与牙槽骨之间,切断牙周膜,拔出患牙。
  传统拔牙:麻醉起效后,应用传统骨凿去除牙齿周围骨阻力、牙体阻力,拔牙钳子反复颊舌向摇动,松动后脱位,拔牙困难者可在牙与牙槽骨之间置入牙挺,敲击法使牙挺楔入,用力撬出。
  1.3.4术后护理。术后搔刮清理拔牙窝,生理盐水反复性冲洗,复位缝合。叮嘱患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7d后复诊拆线。在整个操作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拔牙后牙窝变形情况,复诊时注意询问术后反应。
  2结果
  3讨论
  以往临床拔牙主要采用传统的拔牙器械,然而该方法常受到材料、设计的限制,拔牙过程后对牙周组织的机械性损伤较严重,如牙周病软硬组织、颞下颌关节损伤,尤其是牙挺的应用,会引发牙槽嵴和邻牙的损伤,术中及术后痛苦大,导致患者对于临床拔牙产生了非常大的恐惧感。随着对口腔知识深入研究,部分学者提议将“追求拔出结果”转变为“享受拔牙过程”,大力提倡微创技术的应用。
  Original Luxator微创拔牙刀作为近年来来微创拔牙中的优秀代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由7把不同刃端设计的器械构成,且刃端并匹配不同位置和形态的牙根。拔牙时应用专用高速涡轮机和长钻针将牙冠取出,之后再用拔牙刀切断牙周膜,挤压牙槽骨,取出牙根。拔牙刀刃端锐利,可直接切断牙周膜,无需撬动、拨动等损伤,极易将牙齿
其他文献
摘要:肥胖不仅影响人的体态美,更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疾病。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更易受到美食的诱惑,却又更注重自己的形体变化。女性肥胖不止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更给工作和家庭带来不和谐因素,因此,关注女性肥胖,了解它的原因、特点及防治,是我们迫不及待的责任。  关键词:女性肥胖特点防治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就中医护理干预在肛肠术后便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肛肠手术治疗后便秘患者,均行中医护理,对患者护理前后排便情况,舒适评分及焦虑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后排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后舒适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后焦虑
期刊
摘要:体细胞重编程是指分化的体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被逆转后恢复到全能性的状态,或者形成胚胎干细胞系,或者进一步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的过程。目前,体细胞重编程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核移植、特殊细胞间融合、特定培养条件下的细胞扩增以及病毒转染遗传因子诱导。利用特定多能性遗传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制造而成的细胞称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human pluripotent stem,iPS)。人类胚胎干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下微创旋切活检与导丝定位活检在诊断乳腺不可触及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的比较。  方法:将本院90例患者超声发现的148个NPBL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70个病灶),观察组45例患者(78个病灶)。观察组使用导丝定位活检诊断治疗,对照组应用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系统进行诊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情况。  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后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救治的1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按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治疗前、治疗后的心理辅导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骨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半年后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经过对比半年后随访结果发现,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产科收治的孕产妇13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产妇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孕产妇则是接受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而后对这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20例,将患者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分组的方式为随机抽取。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积极、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心理障碍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症状的减轻同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阵发性房颤的护理对策。  方法:对本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的阵发性房颤的115例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58例,常规组57例,对常规组进行常规生理护理,对干预组在常规生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和药物护理。  结果:患者住院治疗后,对出院的患者进行回访,观察住院患者的康复情况,干预组患者康复51例,平均住院时间17.3天,对护理效果满意患者56例;常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药剂选用。  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9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分析主要临床表现,并作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动脉血气分析,给予患者支气管舒张药、祛痰药、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必要时给予较大剂量雾化吸入,视情况给予氧疗及机械通气。  结果:9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经过合理治疗后,显效77例,有效11例
期刊
摘要: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逐年上升,使葡萄球菌对各种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本实验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研究,为临床使用红霉素和克林霉素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方法:应用Microscan Walkaway-96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鉴定MRSA和MSSA、K.B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NCCLS 2004年版“增加对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