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全过程设计”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ie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上都有所获益,本文就《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节课尝试从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设计,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加以反思,以期获得相应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给同行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案例。
  关键词:学习过程设计  自主学习  探究事理  知识迁移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中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与老师、同学以及学习对象(内容)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上发生改变的过程。学习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如何设计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笔者就《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节课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进行了反思。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学课程标准“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一个一级主题。学好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所学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等知识的衔接,能够让学生理解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基因传递的特点,更好地理解生物遗传的实质;也可为接下来学习本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和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奠定理论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还可为高中生物遗传部分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课前——自主学习
  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时并非是一片空白,不论在学科知识上,还是在学科学习能力上,都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学习的起点应当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和学习力上,将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经验”融合,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可以自主学习的事实性、陈述性等显性的知识,教师给学生以必要的支撑,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识别、提取相关信息,达到了解和记忆的程度,既让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也节省了课堂有限的宝贵教学时间。
  基于此,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的实质是基因的传递、生殖细胞是基因传递的桥梁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几项课前引导性学习任务。
  首先填写课本33页“想一想,议一议”的填图练习。这个填图练习是将上节课图中的染色体去掉,直接看一对基因的传递。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完全可以完成的。这样在新课学习的导入课题环节就可以开门见山地直接提问:“父亲能卷舌,母亲不能卷舌,受精卵基因组成为Aa,发育的子代能否卷舌?”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的欲望,顺利地引入课题。
   第二,调查父母亲以及自己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老师进行汇总并制成表格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并根据表格内容向学生提问: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生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单眼皮?父母双方都是单眼皮,生的孩子为什么不会是双眼皮呢?(特殊情况除外)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埋下伏笔。
  第三,搜集孟德尔生平和有关豌豆杂交实验的资料。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提示学生从孟德尔之所以取得成功,它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和他为什么选择豌豆为实验对象这两个方面去指导学生进行搜集。这样,在课堂交流时,学生就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教育目标。
  总之,课前学生适当的自主学习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老师在教学中坚持设计高质量的课前学习任务,并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课前学习成果,这样学生才乐于去学,才能使学习更有效、更持久。
  二、课中——探究事理
  生物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事理性(原理性)知识,它们隐秘在生物学表象的背后,需要在老師的引导下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探究,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课堂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问题推进”和“模拟实验”等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一)问题推进
  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请学生观察课本34页图7-15这组图片,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孟德尔惊讶的表情,并说出他为什么如此惊讶。然后追问:子一代全都是高茎的豌豆,矮茎豌豆不出现,这是不是偶然现象呢?并呈现其他相对性状(圆粒和皱粒、黄色和绿色)的纯种豌豆杂交实验。
  教师提问:这三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中,子一代性状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引出孟德尔的解释: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如:高茎、圆粒和黄色)和隐性性状(如:矮茎、皱粒和绿色)之分。之后又提问:性状由基因控制,子一代矮茎性状不表现,是因为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了?引出孟德尔的进一步实验:将子一代高茎豌豆(杂种豌豆)的种子种下去,得到子二代。呈现子二代结果(有高茎有矮茎)和杂种绿色豌豆、杂种圆粒豌豆的后代性状。
  教师再问:子二代的性状表现出哪些共同之处?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控制高茎、圆粒、黄色豌豆的基因属于显性基因,控制矮茎、皱粒、绿色豌豆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通过教材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实验,设计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以问题推进的方式分析实验结果,逐步得出结论,理解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规律,分析基因组合后表现出不同性状的原因。这样学生就不是被动、零散地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能更好地建立知识体系。最后,教师推导出本节课的重要概念:相对性状有显隐性之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也有显隐性之分。在子一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
  (二)模拟实验
  形象具体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意愿。在学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何传递,引导学生推导遗传图解这个教学环节,怎么表示亲代、生殖细胞的基因?子一代Dd产生几种生殖细胞?子二代的基因组成有几种?这些问题抽象不易理解,通过模拟实验能使问题具体化。   如用两个盒子分别代表精子和卵细胞,分别装写有D和d的纸卡,模拟雌雄生殖细胞随机结合。统计子二代的基因组成类型。
  另外,教师提供红色卡片(代表显性基因D)、透明卡片(代表隐性基因d),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填图并将两种卡片摆放在相应位置。模拟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的基因传递。之后教师提问:表现高茎个体的基因组成有几种?(两种DD或Dd)表现矮茎的基因组成有几种?(一种dd)引导学生形成基本观点:基因组成决定生物的性状。由性状表现分析基因组成,从现象到本质,揭示遗传规律。
  通过这样直观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能加深对“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这一知识的理解,另外还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抽象概括能力等。
  三、课后——知识迁移
  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归于生活。许多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比如在学习了性状的遗传取决于基因的组成后,教师反馈提问:“想一想,议一议”中,受精卵基因组成为Aa,发育的子代能否卷舌?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生的孩子为什么会是单眼皮?
  与导入部分相呼应,学以致用。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体验运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由对单双眼皮遗传现象的解释自然过渡到禁止近亲结婚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近亲结婚的危害及其原因,使学生能够理解《婚姻法》中确立“禁止近亲结婚”这项法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认同优生优育。顺利实现课堂知识的迁移,落实生物学科培养学生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
  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舉一反三,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兴趣作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血型如何遗传。(提示:人类的血型由基因决定,它的遗传也符合孟德尔定律)通过课后的学习,学生不仅发现了血型在亲子间传递的规律,还认识到血型遗传是临床输血和器官移植配型的理论基础,还可用于亲子鉴定等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高中知识衔接,迁移提升了本节课所学知识。
  总之,学生学习全过程设计做到了用教材来教和学,而不是教教材;训练了学生生物学理科学习的方法,建构了本节课的遗传学核心概念;充分地展开了学生思维探究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质。但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要求,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还得在后面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问题研究”《城市交通如何疏堵》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合肥交通的真实情景,探讨合肥2020年交通拥堵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对身边的拥堵节点进行调查,引导学生关注北斗+5G+AI+XR技术,从人口迁移和流动、城市空间结构、智慧绿色汽车发展、交通综合运输网和智慧路灯等方向进行讨论,最终引导学生尝试大概念大单元思维建设生态小区(相当于市辖区规模)设计,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的说明和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而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对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要从情境、实践和体验三个方面入手。本文就此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空间观念 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指出了空间观念就是根据
期刊
摘要: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在新教材中从历史艺术美、历史科技美、历史人物美三个方面挖掘美育素材,结合历史课堂教学进行美育渗透,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  关键词:  美育素材 美育渗透 美育价值  “美育”思想在春秋晚期孔子的思想中已初见端倪。现代“美育”思想来源于西方,最早出自德
期刊
摘要:概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基础有限,因此教材并不直接呈现概念,而是将概念蕴含于数学探究之中,以帮助学生在应用中理解概念。教师要遵循小学生认知及发展规律,在概念教学中渗透抽象知识,让学生在数学概念的感知与建构过程中有效形成抽象思维。本文以《小数的性质》为例,阐述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亲历概念形成过程,培养抽象思维。  關键词:数学概念 抽象思维 探究过程 思维发展  概念教学的主要
期刊
摘要: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各个学科都应找到进行思政教育的抓手。本文以“自由组合定律”一节教学为例,尝试从课程育人理念的转变、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教学评价的完善等方面阐释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知识教学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育 农业技术教学 實践及思考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核心,也是贯穿于教学始终的一项基本任务。本文以一道经典的“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为例,展示了波利亚“怎样解题”理论中“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四个步骤。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来看,在数学教学中贯彻波利亚“怎样解题”理论,有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理解其数学本质。  关键
期刊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英语早读课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经历过小学学习的铺垫,进入初中后,学生已经不太愿意开口朗读,这一点在早读课上尤为明显。如何改善这种不良的学习氛围?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及同行间的交流反馈,从早读课的现状入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三点可行性优化措施。上好每一节早读课,感受在琅琅书声中激荡着的学习乐趣!  关键词:初中英语 早读课 困扰 优化措施  古往今来
期刊
摘要:全面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是国家层面为充分扭转应试教育倾向、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进行的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长期以来,高中生物的选修教学一直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但其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社会责任的培养和生涯规划指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好选修内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因地制宜地梳理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关键词:育人方式改革 高
期刊
摘要:铜陵市中考自2010年起将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考必考内容,并将考试分数计入中考总分。笔者通过对近几年铜陵市中考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考生操作的观察,以及对中考生物实验操作题的分析,总结了考生易错的考核点,并提出了几点方法建议。  关键词:中考 实验操作 错例  一、安徽省铜陵市中考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方案简介  为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发挥招生考试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导向作用,自2
期刊
摘要:一堂课缺少“留白”,就失去了独立的思考。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针对“留白”这门艺术展开研究与探索,力求通过合理“留白”,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推进英语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 留白 教学效率  教学中的所谓“留白”,就是给学生留空间、留机会、留平台,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本文中,笔者以译林牛津版小学英语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中S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