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对外感病的意义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对外感病的意义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 外感病 意义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22-01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这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倡导的三焦辨证法,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他的这一理论不仅对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对外感病的治疗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下面我就“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在外感病中的意义探讨如下。
  1 从生理讲
  上焦包括心肺两脏,心为阳中之阳,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主血脉,司神明,为“君主之官”;肺为阳中之阴,清虚之脏,主气,司气化,为“相傅之官”。心与肺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统领全身气血的运行。血脉的运行不仅要靠心气的推动,而且依靠“相傅之官”的“治节”,气行则血行而津液布化,气滞则血凝而津液枯竭。心肺同居胸中,特别是肺与外界直接相通,在外感病中最易出现邪热伤肺及心神被扰,而使上焦气化功能失职,若使心肺得安,务须畅通气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意即轻清透达,宣展气机,才能恢复其“上焦如雾”的生理功能。
  吴鞠通认为“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肺脏娇嫩,喜清肃,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外邪由皮毛口鼻侵入,客于肺卫,导致卫表失司,腠理开合失常,卫阳被遏,肺气失宣,而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痰多等手太阴肺经之证。病在其表,仍使邪从表而解,惟以轻清宣透,方可驱邪外出。
  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是肺系疾患中的常见病,其病理为风寒邪热闭肺,肺失宣肃和降。由于肺气闭阻则气血运行不畅,肝失疏泄条达,表现为面青唇紫,肝脏肿大;如正不敌邪,心血瘀阻加重,心失所养,造成心血不足,则生心阳虚脱之变。肺主气而朝百脉,心主血而运营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若要使心气转复,心血运行,务必肺气宣畅,肺畅气顺,方能主气灌营血而运行百脉,治病求本,所以开宣肺气为首选之法,惟以轻清宣透,使肺气郁闭得开,肺金自不反侮于心,则心衰可望纠正。
  疾病初起,病在肺卫,往往卫表之证不解,即气营两燔或热陷心包而出现身热烦渴,神昏谵语,舌蹇肢厥等证。若使温邪不致逆,惟以轻清宣透,使在表之邪“汗而发之”,此乃已病防变。
  2 以药物论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首在药取辛凉,辛味以宣郁散邪,凉性以清解表热,辛凉之品,质地轻扬,药力达上,符合“上焦之治,药重则过病所及”,“其用药有极轻清,极平淡者,取效更捷”之意。吴鞠通所创辛凉清透的代表方—银翘散,即以银花、连翘、竹叶辛凉轻清透热,疏调上焦气机,配荆芥穗、豆豉、薄荷、黄芩等疏泄腠理,正邪出表,辛散凉清,使卫分邪热得泄,肺气得宣,气机条畅,腠理通畅,营卫和调,津液四布,自然汗出而病解。用意虽非发汗,而得汗出之效。更有加减银翘散方,仍以银花、连翘、竹叶为主,加犀角、玄参、麦冬以治心包受邪浅证,取其“清肺与膈中之热,领邪出卫”。再于加减银翘散方中加生地、丹参、黄连则成“透热转气”之清营汤,寓清营养阴于宣畅气机,清泄气热之中;使营分邪热透出气分而解。可见吴鞠通匠心独具地运用银花、连翘、竹叶等药物,既清宣肺气,又入心经清热透邪。吴鞠通这一理论用于临床,引申为以下四法:
  2.1 疏邪清化:外感风温初起,正阳被遏,表气郁闭,证见发热、微恶风寒、汗泄不彻、咳嗽做呛、鼻塞流涕、口渴咽干、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症。以银翘散化裁辛凉疏表,清宣肺气,可用淡豆豉、银花、连翘、杏仁、薄荷、荆芥、竹叶等。发热甚者加石膏或玉泉散、一枝黄花;热重而惊惕不安者,加钩藤、蝉蜕;咽口肿痛者加射干、僵蚕;咳重痰多者加前胡、鱼腥草。
  2.2 宣肃清化:风热不散、郁闭肺气、肺失宣肃、津聚成痰,而致痰热闭肺,证见发热烦躁、咳嗽做呛、痰鸣而吼、面赤口渴、舌红、苔薄黄腻或黄厚腻、脉滑数等症,以麻杏石甘汤宣闭窒,津肺气,清邪热,化痰浊,可用炙麻黄、杏仁、炙桑皮、玉泉散、薄荷、银花、连翘、竹茹、竹叶、鱼腥草等;咳吼喘甚者加葶苈子、干地龙;痰鸣辘辘者加射干、天竺黄、青礞石;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全栝楼;气急鼻扇明显者加钩藤、蝉蜕;唇周紫绀者加丹参、红花。以上多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以及某些肺炎并发心衰之治。
  2.3 清泄开达:温邪深入,热伤营阴,证见身热夜甚,口不甚渴,燥哭躁扰,舌绛无苔,脉细数等症;或见肺病逆转,热陷心包而发壮热灼手,痰壅气粗,四肢厥逆,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宜清凉养阴泄热,开窍启闭达邪,取黑膏汤加味,配合“三宝”速救其急。可用鲜生地、蝉蜕、钩藤、玄参、芦根、竹茹、竹叶等;热甚动风者加服紫雪散熄风止痉;神志昏蒙而有谵语者合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清心开窍;痰鸣漉漉,气粗如吼者用猴枣散化壅阻止痰浊;大便闭结腹胀拒按者加大黄泻下。
  2.4 力戒厚味沉降:肺卫之邪逆转心包,治当清心开窍,非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不能开其闭,然“三宝”质重气味俱厚,多服易损脾胃之气。外感之病,如只顾清热解毒、凉血镇痉、豁痰开窍,以望速效,妄投沉寒厚味之品,则后患无穷。肺为娇脏,即病之后,胃气更弱,若再投重镇祛邪之品,终将邪去正伤,病难痊愈。正因如此,吴鞠通治疗热闭心包之神昏谵语多用清营汤送服“三宝”。或“先与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既以清营汤”。其意义在于治上不犯中。
  3 总结
  3.1 上焦心肺正常与否,影响着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因此“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意在调节心肺之偏,恢复“上焦如雾”的生理功能。
  3.2 外感热病的治疗须体现“透邪”思想,然非“清剂”则不透。故风温初起,宜疏邪清化,透邪外出,邪热闭肺需宣肃清化,达热出表;热伤营阴、邪陷心包,又当清泄开达,透热转气。
  3.3 苦寒里药,厚味沉降,治上犯中,为拟方择药之意,惟取轻清平淡之品,才合“治上焦如羽”的本意。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引发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的原因,结合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作用机理及治疗要点,临床上对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中医敷贴治疗能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敷贴 小儿腹泻 治疗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20-01  在中医领域,称小儿腹泻为泄泻。一直以来,小儿腹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5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评价。  结果:干预组早产儿的体重开始增加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出现腹胀、胃潴留消失、呕吐消失时间也都早于对照组。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积极意义,可以改善其肠
期刊
摘要: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并找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的160名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观察,并从患者、护理人员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 护理风险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10-02  随着我国经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作用机理。  方法:选择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为10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给予推拿治疗手法,而治疗组给予牵引配合推拿的治疗手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10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治愈,53例患者好转,2例患者作用不大,治疗的有效率为98%;而单独推
期刊
摘要:中药饮片是中医用于遣方治病的基本药物,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发现中药房的主客观条件即中药房的硬件设施、工作机制(质量管理体系)、人员素质及责任心。因此,中药房必须确保提供高质量的饮片,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本文探讨分析中药房发现的饮片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医院中药房 中药饮片 质量 危害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蛇丹”[2]。近一年来应用围刺、点刺拔罐法为主要治疗带状疱疹36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带状疱疹 围刺 点刺拔罐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13-01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期刊
摘要: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曾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  结果:通过分析可知,造成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狼疮活动、肾功能损害以及应用糖皮激素与细胞毒性药物;通过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中医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压指标的改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定喘祛痰方联合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定喘祛痰方与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上的区别。  结果:观察组在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鱼鳔补肾丸联合育之缘口嚼片治疗男性不育对患者精子形态的影响。  方法:选择60例合并精子形态学异常的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口服鱼鳔补肾丸和育之缘口嚼片,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口服,治疗12个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各参数的变化。  结果:治疗12个周后,治疗组的精子密度、成活率、正常形态百分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鱼鳔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