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低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与突变现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bo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基因检测,了解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低年龄人群的基因序列与突变特征.方法 从乙肝监测点收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血清,取其中年龄小于16岁者,扩增包括preS和S基因在内的基因序列片段,共1100碱基,序列测定后与标准基因型别比较,确定病毒基因及血清型别,确定a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替代突变发生率,选取一株病毒进行全基因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 共检测样本35例,33例血清扩增出乙肝病毒基因序列,其中30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B型,占90.9%,3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C型,占9.0%,1例血清型为ayw,3例为adr,其余29例为adw,共有5例在a抗原决定簇发生氨基酸替代突变,发生率约为15.2%.其中5856号血清扩增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为B型,血清型为adw,共3215个碱基.结论 该地区乙型肝炎基因型主要为B型,血清型为adw,人群中a抗原决定簇某些位点已发生与疫苗免疫逃逸相关的突变。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78例HBV DNA阳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分为ETV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ETV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内科综合治疗,并予ETC抗病毒治疗.检测两组肝功能、PTA、HBV DNA载量变化,记录不良事件.于第12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对ETV组有效与无效病例的基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TV组、对照组的基线特征相似.12周时E
目的 研究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H5N1病毒NS1蛋白对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禽流感病毒A/Anhui/1/2005(H5N1)的NS1基因、插入80~84位缺失氨基酸的NS1突变基因及流感病毒A/Puerto Rico/8/1934(H1N1)的NS1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转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内IP-10的
期刊
目的 探讨不同抗原在体外活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及诱导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能力.方法 用无血清培养基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培养DC,在DC成熟前,分别加入HBsAg多肽、HBcAg多肽刺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用液闪计数仪观察DC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用ELISA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IL-12的分泌水平.结果 经HBcAg多肽刺激DC的CD86表达率为(
关于登革病毒及其感染的研究迄今还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reverse genetic8 approache8)对登革病毒进行研究是目前的热点.本文将就近年来反向遗传技术在登革病毒研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随着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飞速发展,重组病毒载体成为当今病毒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的病毒疫苗载体也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安全有效性都有待进一步证实,应用较广泛的腺病毒虽然有表达水平高、容量大等优点,但是其在成人中感染率极高,现有的宿主免疫会局限载体的复制并降低其免疫原性。
期刊
目的 采用携带GFP报告基因腺病毒载体表达HBsAg细胞毒性T细胞(CIL)表位MHC单链三聚体,为增强HBV特异性免疫提供新方法.方法 构建小鼠MHC Ⅰ类分子(H-2Ld)限制的HBsAg优势CTL表位肽与MHCⅠ类分子重链(Ld)和β2M链(β2-microglobulin,β2微球蛋白)的单链三聚体(HBsAg-SCT).并将HBsAg-SCT亚克隆到GFP标记腺病毒载体,以HBsAg和O
目的 开展有效的麻疹病原学监测,分离麻疹病毒,了解广东省2005-2007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分离株基因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Veto/Slam细胞从暴发和散发麻疹疑似病例的咽拭子和尿液标本中分离麻疹病毒,并对所有分离到的麻疹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出核蛋白(N)基因碳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对其产物测定基因序列以定型.结果 2005-2007年共
目的 观察慢性HBV感染患者免疫耐受期与免疫清除期肝组织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例免疫耐受期及12例免疫清除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FoxP3的表达,6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结果 FoxP3阳性信号位于淋巴细胞胞核内,阳性细胞主要聚集在汇管区,肝窦内亦可见散在单个淋巴细胞呈阳性.在免疫耐受期及免疫清除期患者肝组织中FoxP3较正常肝组织明
目的 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及放射免疫检测法(Farr)检测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开展临床联合检测寻找合适的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标本共200份,其中包括门诊和住院及后期追踪经临床诊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20份标本、类风湿关节炎(RA)20份标本.进行性系统硬化症(PSS)20例.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CTD)20例,干燥综合
1 Ⅱ型干扰素  1.1 概述:干扰素-γ属Ⅱ型干扰素  γ型干扰素(IFN-gamma)同名有:抗原诱导干扰素(Antigen-induced interferon);免疫于扰素(Immune interferon(IIF);Ⅰ型干扰素(Type-2 interferon);T干扰素(T interferon);有丝细胞分裂素干扰素(Mitogen-induced interferon);酸不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