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长波传播时延的测量

来源 :陕西天文台台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在长波授时与导航系统中,进行传播时延的修正,研究电波传播时延修正的理论及方法,及通过传播时延的测量测定土地等效导电率等,必须对电波传播的时延进行精确的测量。利用飞机搬运原子钟方法就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长波传播时延的方法。一九七八年十月至十一月进行的3262工程电波传播搬运钟试验,采用飞机搬运铷原子钟测量了我国不同传播路径上许多地点长波天、地波传播的时延,测量的精度为±0.14μs。下面我们就这次实验中传播时延的测量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其他文献
本文用1950-1977年相对于BIH 1968年参考系统的18个天文台站的测时地方偏离值,计算了各台站的经度长期变化值.确定了美洲相对于欧亚板块的经度年变化值,并且求出此两板块的相对转动角速度.转动极的坐标取自Le pichon(1968、1971年)提供的值. 本文还对我们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其他作者给出的结果进行了一些比较.
期刊
苏联一些矿山测量技术权威性著作,为地下导线测角误差,拟定了理论分析方法。我国矿山测量工作长期的实践,对地下导线测角精度,积累了大量实践资料。理论分析的预期误差和实践取得的实际精度,两者相差很大。因此,绝大多数矿山测量工程技术人员认为:理论分析的精度偏低,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和指导实际工作。
期刊
本文用我国四个台站的剩余纬度(O-C)序列,用最大熵功率谱、周期图和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找出了四个序列中共同的周期。结果表明除半年项、周年项外,在谱图中还存在2年、3.1年、4.4年项.
期刊
两井定向时,每一个井筒中下放一条垂线,井上下均用导线进行连接测量(参阅图1)。由于导线测量有误差,地面连接导线所算得的两垂线A、B间的距离C_上和井下连接导线经投影改正归算后求得的两垂线A、B间的距离C_下通常不等,而产生线量闭合差(?)_C=C_上-C_下。两井定向平差的目的在于消除线量闭合差(?)_C。
期刊
本文利用上海天文台OPL(No.14)丹容等高仪1973-1977年的观测资料,采用个别星位在下、上半夜观测残差的处理,求出前棱镜角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曲线.并对此处理方法和所求得的曲线作出分析和讨论.本文还对温度变化特性曲线的习用研究方法作出评述.
期刊
自1974年以来,我国矿山测量中应用的DJ_6—T_(60)和DJ_2—T_(20)陀螺经纬仪先后研制成功,陀螺经纬仪在矿山测量和工程测量定向,以及在专业学校教学中应用日渐增多。本文目的在于概略的叙述这类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指北原理,着重从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出发,推导出陀螺灵敏部摆动方程式和方程的解。
期刊
为了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工作的需要,上海天文台在上海光机所的协助下,研制成功了一台第一代人卫激光测距系统.采用的是红宝石激光器,脉冲功率100兆瓦,脉冲宽度25毫微秒.接收望远镜口径30厘米,计数器分辨率10毫微秒.仪器安装在上海天文台余山观测站. 从1975年12月以来,曾先后测量了《Geos-1》、《Geos-2》、《Geos-3》和《BE-C》四颗卫星的距离,最远达到2752公里,单次测距精度
期刊
在导线测量中,对于边长丈量较差的相对误差的规定很不一致。例如:有的单位将导线相对闭合差的规定比边长丈量较差相对误差的规定要低,其数值规定为前者是后者的1—2倍;如表1:
期刊
本文初步分析了上海天文台的第一代人造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测距精度.利用四条地面基线对本测距系统进行校准,并采用改变接收口径模拟卫星回波的大幅度变化等方法,得到单次测距精度约为±1.5米.
期刊
为了开展人造卫星激光测距工作的实际需要,探索了一种拦截人造卫星的方法.特点是利用较早的轨道根数或观测资料,在单台站有可能以较短的时间内拦截到卫星.我们利用一、二年前的卫星资料先后拦截到Geos 2和Lageos等卫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