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处理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含量的影响

来源 :儿科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_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超声前处理方法对β-内酰胺抗生素高分子杂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对不同厂家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阿莫西林胶囊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超声前处理的方法可导致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阿莫西林胶囊的高分子杂质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5.5%-14.8%)。结论: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高分子杂质含量时应尽量避免强烈的超声处理。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的37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372例ADR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
目的:观察新生儿惊厥持续状态应用咪达唑仑与苯巴比妥钠的疗效。方法:72例惊厥持续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咪达唑仑负荷量0.1-0.3mg/(kg·次)静脉推注,再予
患儿,男,6岁,因“咽痛伴发热1d”就诊。入院后查体:体温38.9℃,脉搏98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体重22kg,神清,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
近年来,随着医药科学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药不断涌现,临床上静脉输液用的药物在不断增加和更新,不同种类药物的配伍使用临床较多,但有些药物之间存在的配伍禁忌,在目前已有的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佐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入选2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匹多莫德佐治组)14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
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网络虚拟经营。在未来计算机企业的世界里,网络化贸易将国与国之间的商业竞争推向高科技前沿,并且网络的经济使发展中国家有可能进入更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化滞散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条件为Shodex Rspak DE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82∶18),流速为0.8m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