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u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以提高妇科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科护理;个体化健康教育;临床效果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妇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心理需求,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由过去的单纯治疗转变为治疗疾病同时要得到良好的心理护理,而个体化健康教育作为妇科护理的重要环节,是病房整体护理的延伸和补充,极大程度上体现了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1]。本研究主要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①符合相应妇科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18~60岁;③不合并有精神心理性疾病者;④不合并有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3]:①孕产妇、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者;④合并有精神及心理性疾病者;⑤合并有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者;⑥有手术禁忌症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共120例。
  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试验组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40.6±5.8)岁;体重42~66kg,平均(51.5±5.3)kg;子宫肌瘤患者26例,卵巢囊肿患者18例,不孕症患者10例,异位妊娠患者6例。对照组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9.4±6.5)岁;体重43~65kg,平均(52.0±4.9)kg;子宫肌瘤患者23例,卵巢囊肿患者17例,不孕症患者15例,异位妊娠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前1天由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进行常规访视,包括:对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心、肝、肾等重要器脏功能的检查以及心电图的监视等;试验组术前1天由麻醉师常规访视而手术室护士对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术前一天,手术室责任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与患者接触,作自我介绍;了解术前患者的身心状况,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以适当的方式告知患者进行手术的必要性;选择全身麻醉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介绍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以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
  2)针对患者表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制订适宜个体特征的心理疏导计划。①对焦虑、恐惧者主要采用真诚的语言与其交谈,启发患者从内心深处讲述自己的顾虑和心理需要及期望;并以温和的语气与患者讲解有关手术的大致过程、麻醉方式及麻醉苏醒时可能出现的一些不适,如插管难受、口干、四肢无力、想活动、切口疼痛等需要病人配合,以尽快拔除导管减轻不适;有必要向患者说明手术前一些必要性介入性操作,如必需留置导尿管等,使患者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使之产生陈述性记忆,提高患者的心理阀值,不致因全身麻醉苏醒时导尿管等的刺激而出现躁动等不良反应。②对于心理素质较稳定、知识较丰富(特别是对医疗知识有一定了解的)的患者,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人员及麻醉师的素质等,耐心与患者沟通,逐一细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麻醉及手术方面的问题;使患者消除紧张不安心理,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解除各种顾虑,主动配合手术医师及麻醉师顺利完成手术麻醉过程。
  3)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在麻醉诱导前再次告诉患者麻醉后苏醒期的感觉以及拔管时的不适,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麻醉师的处理。
  4)心理干预主要是采取放松疗,相关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情况经常邀请患者到办公室或安静的环境中,与一对一、面对面地交流,使其打开心扉,和盘托出,有利于护理人员冲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提出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护理对策,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好转。
  1.3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经SPSS18.0统计软件录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的描述采用( ),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百分比,分析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新意义[4]。
  2.结果
  2.1 护理效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联合组 60 40(66.7) 18(30.0) 1(3.3) 96.7
  对照组 60 28(46.7) 14(23.3) 18(30.0) 70.0
  P值 <0.05
  2.2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自我管理水平评分边角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呢变化
  组别 例数 运动功能 自我管理水平 生活质量
  对照组 60 77.3±2.1 70.7±2.2 69.9±2.1
  观察组 60 91.2±1.9 92.4±3.2 94.2±2.6
  P值 - <0.05 <0.05 <0.05
  
  2.3术后两组患者躁动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37,P=0.000;t=13.094,P=0.000),试验组的VAS评分等级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1,P=0.018)。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患者躁动情况比较
  组别 术后苏醒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VAS评分
   0级 I级 II级 III级
  试验组(n=60) 4.1±2.0 5.2±2.6 73 24 2 0
  对照组(n=60) 8.8±1.9 10.3±2.9 59 33 7 1
  P值 0.000 0.000 0.018
  
  3.讨论
  妇科疾病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类型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模式以及性观念的转变,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妇科疾病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常见的妇科疾病包括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囊肿患者、不孕症患者、异位妊娠、宫颈糜烂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会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的生活来带极大的不便,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妇科疾病的有效护理显得尤为重要[6]。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妇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心理需求,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由过去的单纯治疗转变为治疗疾病同时要得到良好的心理护理,而个体化健康教育作为妇科护理的重要环节,是病房整体护理的延伸和补充,极大程度上体现了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近年来,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疾病的临床护理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
  从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方式来看,较好地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和个体性护理,这种护理模式,尤其注重对患者心理因素的护理,通过倾听患者的主诉,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有利于患者充分表达和宣泄情感[7-8]。相关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情况经常邀请患者到办公室或安静的环境中,与一对一、面对面地交流,使患者感到轻松。妇科疾病不同于其他外科疾病,通常会有难以言语的个人隐私因素,这时候,只有和患者进行针对性、一对一的交流才能使其打开心扉,和盘托出,有利于护理人员冲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提出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护理对策,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好转。相关研究表明[9],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各类妇科疾病的运用中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提高其健康行为、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提示在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通过对120例妇科疾病患者分别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手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疾病的应用中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提高其健康行为、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吻合[10]。因此,我们认为,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妇科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良红.17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8(2):258.
  [2]于云 ,刘裕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9(31):419.
  [3] 孙琳,郭媛媛,陈星菊,等.全麻行肝叶切除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J].重庆医科大学杂志 ,2010,35(11):1751.
  [4]Radtke FM ,FranckM ,Hga emarm L,eta1.Risk factors for inadequate emergence after anesthesia :me ergemeedeliri—um andhypoaeliveemegrence[J].Minerva Ansetesiol,2010,76(6):394.
  [5]孙娟.个体化心理护理对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前心理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02(23):98.
  [6]高婧 ,朱桂玲.术前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57.
  [7]巩继平,王培山.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前个体化护理策略的应用及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08(16):1633-1636.
  [8]Rui G,Yang ZZ,Li M,eta1.Porbable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delirium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pinal surgery[J].Eur Spine J,2009,17(11):1531.
  [9]王跃军,陈珍红.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2,8(1):10-12.
  [ 10 ] 刘运梅,肖丁华,马金秀.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8(2):471-472.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皮肤病患者,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各类型的皮肤病患者的特征,才能有的放矢的实施临床护理工作,达到提高皮肤科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皮肤病患者特征 护理工作特征  皮肤科是当今医学界发展速度较快、较新、专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近年来,随着皮肤病的不断变异,患病年龄越来越小,病种越来越复杂,对皮肤科临床护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大大促进了皮肤专科护理工作的发展。针对不同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起到的作用并总结分析护理体会,给今后在临床护理中出现的状况提供足够的科学依据。方法:本次临床护理根据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之间住院的5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分析,采用随机分组法把这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经过讨论分析
期刊
【关键词】 外科;护理;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控制是对各级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生活服务时是否达到标准的干预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系统化的质量保证与评价机制是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重要保证。我们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护理质量实施监测评价反馈改进以来,外科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大幅上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护理质量控制内容  1.1.1 整体护理质量 各级护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日常护理的相关状况。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患者58例及日常护理人员20名,通过调查问卷和随访的方法,对置管后护士日常护理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护士对PICC置管后的日常护理知识掌握合格率为85.0%,实际工作状态合格率为75.0%,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65.0%。结论:医院要针对性的加强护理人员在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工作
期刊
【摘要】 性状鉴别是中药鉴别中最常用、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通过用眼看、手摸、鼻嗅、口尝、水试、火试等简单的方法,观察中药或饮片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等,对中药进行鉴别的方法。作者通过多年的中药调剂和管理工作实践认为,中药性状鉴别以其简单、方便、快速的特点,在经营和调剂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利用植物标本或原植物熟悉植物形态,利用中药材样品熟悉药材性状,在工作中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术后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排尿状况、睡眠状况与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心血管手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包括多种并发症的出现、排尿困难、睡眠障碍、心理焦虑等症状。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与监测,以及及时治疗等,患者术后并发症、排尿障碍、睡眠困难与焦虑心理等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关键词:心血管;术后;护理;对策    心血管术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牵正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味+针灸+中药敷帖治疗的112例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104例(92.86%);显效7例(6.25%);有效1例(0.89%)。总有效率100%。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面瘫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面瘫; 中医;综合疗法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按照平行分组法分为优质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分别行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优质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少于常规组(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取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实际病情,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加强必要的心理护理,做好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同一批次开始儿科临床护理学习的学生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人,分别接受情景教学与常规教学,完成学习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能力,学习兴趣等进行综合评估比较。 结果:情景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护理知识掌握及护理实践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也显著提高。 结论:在儿科护理带教中采用情景教学,可有效提高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当前中成药在临床应用时伴随的问题。方法:从医务人员方面、中西药合用、不良反应以及滥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结果:中成药在临床应用方面有较多问题,应该加强规范。结论:在使用中成药时,“辨证论治”始终是中医分析疾病和医治疾病的根本规范。  关键词:中成药;临床应用;问题;  中药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比较快,中成药在临床应用方面也就十分普遍,因此,中成药所起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是,中成药在临床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