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家族8样蛋白2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S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家族8样蛋白2(TIPE2)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

方法

SPF级健康成年雄性BALB/c小鼠40只,6~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空载质粒组(VP组)、空载质粒组+ALI组(VP+ALI组)、腺相关病毒过表达TIPE2组(T组)和腺相关病毒过表达TIPE2组+ALI组(T+ALI组)。VP组和VP+ALI组气管内注射空载腺相关病毒,T组和T+ALI组气管内给予携带TIPE2干扰序列的腺相关病毒,3周后制备小鼠内毒素性ALI模型。VP组和T组气管内注射等容量PBS,VP+ALI组和T+ALI组气管内注射LPS 5 mg/kg。各组于注射LPS后24 h时采集腹主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浓度,随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确定肺湿重/干重(W/D)比值,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IPE2、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NF-κB的表达。

结果

与VP组比较,VP+ALI组肺损伤评分、W/D比值、MPO活性和血清TNF-α浓度升高,PaO2和OI降低,肺组织TIPE2表达下调,p-JNK和NF-κB表达上调(P<0.05),T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P+ALI组比较,T+ALI组肺损伤评分、W/D比值、MPO活性和血清TNF-α浓度降低,PaO2和OI升高,肺组织TIPE2表达上调,p-JNK和NF-κB表达下调(P<0.05)。

结论

TIPE2表达下调参与了小鼠内毒素性ALI的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病变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9年1月至11月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Fazekas方法
目的评价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电针减轻大鼠脑卒中后中枢性痛(CPSP)中的作用及其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6周龄,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CPSP组、CPSP+假电针组(SEA组)、CPSP+电针组(EA组)和CPSP+电针+ SIRT1抑制剂EX527组
目的探讨miR-425-5p对脂多糖诱导的肠道L细胞胰升糖素样肽1(GLP-1)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孵育肠道L细胞系GLUTag细胞,检测miR-425-5p和GLP-1的表达和分泌;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miR-425-5p、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胰升糖素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检测TOP/
血管内治疗已经成为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时间窗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对颅内大动脉非急性和慢性闭塞的介入治疗,国内外尚缺乏统一的指南。目前关于非急性和慢性血管闭塞再通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且尚缺乏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本文主要对慢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术前评估、治疗进展、治疗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部分学者的诊疗经验。为今后广泛开展该项技术提供宝贵的经验积累,并为后续研究作一铺垫。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识别及干预有助于延缓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及进展,本文介绍了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阐述国内外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提供参考,为编制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脑卒中认知功能评估工具提供思路。
目的研究阿霉素在体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和骨髓单核细胞(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BMSCs在成骨培养基中用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处理,以CCK-8法检测其对BMSCs活性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以及ALP活性的测定检测阿霉素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BMMs同样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