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纤维发育异常的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骨纤维发育异常(osteofibrousdysplasia,OFD)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7例OF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病损大小及影像学表现等.同时复习每例标本的大体及显微镜下改变,并采用链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SP)染色检测Cytokeratin(CK)的表达.结果发病年龄2~15岁,平均7.2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2.1年.女性发病高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4).所有病例均累及胫骨,1例同时累及腓骨,表现为局部包块.X线片示胫骨干前方皮质增厚,呈溶骨性多囊改变,周围有轻度硬化影.组织学表现有分带现象,骨小梁周围有丰富的骨母细胞.CK检测仅2例阳性(11.8%).10例获随访,其中8例复发,复发率为80%.结论OFD主要好发于幼儿胫骨,病程较长,具有特征性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系一独立的疾病,与长骨造釉细胞瘤等不同.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对骨小梁结构特性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雌性Hound犬16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只,口服阿仑膦酸钠,剂量为0.5mg@kg-1@d-1;另选8只作为对照组.12周后处死16只
目的验证不同浓度的阿仑膦酸钠对人成骨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从而决定局部持续使用此药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可行性.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测试不同浓度(1×1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籽骨系统在外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45足正常足和141足外翻足籽骨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以胫侧籽骨位置(tibialsesamoidposition,TSP)来表示]进行测量,并与外翻角(halluxvalgusangle,HVA)、跖间角(intermetatarsalangle,IMA)、跖趾关节半脱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足与外翻足籽骨的绝对位置无差异,T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