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的现状与建议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dongb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不断发生,范围越来越广,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这些事件都对我国政府提出了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更高要求,而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审计工作尚未能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审计工作的要求,我国政府在救援措施和救援资金调配等各方面也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本文针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 审计 现状 建议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在对震区人民送去关心和慰问的同时,不禁思考近年来我国的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不断发生,范围越来越广,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因此,及时了解目前我国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的现状,总结历次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工作的经验与不足,研究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对提高我国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的质量,更好的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大有益处。
  一、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及其审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例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初的雨雪灾害、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都属于典型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
  与常规的审计不同,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审计项目是没有预先立项的,具有临时性;审计工作需要随着救灾工作的进行同时开展,具有紧迫性;审计工作事关灾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政治性。因此,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理念等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
  二、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现状分析
  (一)审计成本难以控制
  常规审计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等。而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的成本又有所不同,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涉及的资金量较大,审计的内容又是非常规的,而且跟踪审计是全过程不间断进行的,要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在既定的时间内实施好审计工作,同时又要把审计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的成本是难以控制的。
  (二)审计资源不易整合
  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审计时间紧、相关的资金量较大、影响程度大,如何合理的配置审计资源也是一个难题。整合审计资源包括对国家审计部门和地方审计部门审计力量的整合,以及有关部门的力量与审计部门力量的整合,还包括审计系统内部的资源整合。
  (三)审计工作与正常管理工作的职责划分不明
  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与常规审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提前介入了管理工作,从审计的本质的角度看是起到了监督和促进管理工作的作用,但是全过程参与到了管理工作中去,如何划分自己的职责范围,做好监督工作却不参与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与正常的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点。
  (四)审计方法对创新的要求高
  由于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具有其特殊性,常规的审计方法不一定适用,因此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要注重审计方法的创新,审计人员如何采用不同于常规审计的适当审计方法也是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的一个难点。
  (五)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高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由于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的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就需要有相应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如何提高,知识结构如何改善也是当前工作中面临的难题。
  三、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的建议
  (一)完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体制
  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审计的应急预案属于一项部门预案,是整个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做好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的风险管理,应尽可能在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审计环节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制订相应的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的应急预案,从而以确保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披露全过程每个阶段的审计信息
  为及时的反馈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发布全过程每个阶段的审计事项报告,虽然每个阶段的报告不是审计的最终报告,但却是审计的阶段性成果。这样可以及时纠正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控制住风险,完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专项资金的管理规范,落实每个阶段的审计报告中提到的建议。及时的披露全过程每个阶段的审计信息也能使公众及时地了解事件的进展情况以及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成果,从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也能平息各种小道消息,安定人心,保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转变常规审计观念和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审计观念和方法应不同于常规的审计,审计工作要尽量提前介入,实现审计关口前移,审计评价也要提前,审计过程中及时评价并提出审计意见,而且要关注落实审计意见的情况。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审计涉及到的部门多而且资金量很大,在执行审计时,应注重把握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以全局为重,保证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管理工作高效运作。
  参考文献
  [1]周应良.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审计的探索与尝试[J].审计与理财,2010(1)
  [2]习菁.突发性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物资跟踪审计响应机制的构建[J].审计月刊,2010(1)
  [3]王中信.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全过程审计方式探讨[J]审计研究,2009(6)
  [4]佘晓燕.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项跟踪审计研究[J].商业会计,2010(7)
  [5]钱淑萍.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及财税政策[J].审计与理财.2008(12)
  作者简介:郝莉莉(1989-),女,汉族,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国家审计。
其他文献
【摘要】在国际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劳资管理的困难会进一步加深,劳资矛盾也会进一步恶化,如何改善劳资管理,降低甚至化解劳资矛盾就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笔者认为只有在认清当前劳资管理的现状,查找出问题所在的基础上,才能寻找到解决劳资管理问题的办法。本文试对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劳资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 劳资管理 劳资矛盾  随着社会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劳务纠纷案件层出不穷,从以往个人劳
杂志社出了一个选题叫:“透视万科”.学习是在否定之否定,在扬弃和继承中进步,于是,在北京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周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密林,在半山腰的一间茶馆,临窗望景,微风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一直延续到今天,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灵物,不仅受到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青睐,同时也没有
所谓职工与公司的命运共同体,简单地说,就是职工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的一致,通过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一致的分配体制和职工在公司的主体地位保证体制,使职工在思想意识上把自己的命运同公司的发展紧密结合,使公司与职工建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依存关系。职工与公司的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与否,不仅仅是影响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直接关系到职工能否树立与企业同甘共苦的信念,直接关系到职工素质能否得到提高,甚至直接
根据相关调查,国内的一部分大学生有着负面心理,这些负面心理会引起心理问题进而影响正常的大学生活,甚至会导致退学或者休学现象的产生.大学期间的生活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重
时代在进步,随着经济的提高,国企经营在飞速的发展当中,并且在国际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要想使国企能够更长远的发展,那么就不然要加大力度的对其进行管理在这当中党建工作又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不同概念框架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组成进行了梳理和思考,从两个不同方面探讨“相关性”和“可靠性”冲突时的处理方法,并对我国现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提出了补充意见。结合我国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特殊背景和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论证了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旨在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一定得推动作用。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 相关性 可靠性 高质量  一、引言  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金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切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0例,观察组使用腋静脉留置针,对照组使用头皮或四肢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组患儿留置
【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被状告验证不实的民事纠纷案件越来越多,投资者捏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恶意欺诈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就使得验资业务越来越复杂。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验资业务的基本状况,指出验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 验资工作 问题 对策  一、验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存款验证凭证不完善  现阶段,很多注册会计师在取得和分析银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