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艺术教育的高校虚拟美术馆的设计研究

来源 :艺术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dyj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端虚拟美术馆以较低的场馆建设、展览策划和运营成本,实现了高校展示、存储教学作品的需求,拓宽了艺术教育受众的辐射面,改变了受众和艺术作品的时空、交互关系,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理想方案.通过基于移动端虚拟美术馆的高校毕业设计展监案例展示,表明了移动端虚拟美术馆能够完善和补充高校的艺术教育模式,促进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以及师生一公众之间形成有效的交流互动,提高艺术教育的传播效益和学习体验,辅助师生基于大数据开展精准的教学研究和作品创作.
其他文献
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医院党建工作对档案信息的利用效果.本文从医院党建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展开论述,详细阐述了健全配套管理制度、强化管理者业务能力、明确党建档案管理内容、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技术、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优化档案管护设施这几项医院党建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策略,希望能够为医院党建工作发展提供助力.
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长片,除了需要拥有吸引观众的故事结构,同时也需要具有深度、引人反省的主题.如果仅仅表现简单且浅显的个人冲突,正如麦基所说的,影片将会沦为浅薄枯燥的肥皂剧集.所以,为了使影片具有深入的主题,我们便需要反派角色.在一些较为简单的剧情中,反派角色单纯作为外界敌对力量的化身.而在一些反派角色得到更好设计的故事中,反派角色会作为主角内心纠葛的外部体现.文章主要对皮克斯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中反派角色的设置进行分析,以求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长期以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因学科创新性要求,具有思维活跃、个性独特的特征,同时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相对匮乏.文章通过对课程思政视域下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标准研究现状的分析,梳理出课程思政视域下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标准研究价值.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相关概念和内涵的阐释及受控因素的分析,并基于课程思政主题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实施、评价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制定艺术设计课程标准中思政教育的基本原则,然后提出课程思政视域下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标准开发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
“时尚”最初作为西欧文化体系的符号,对于俄罗斯而言是剂甜蜜的毒药:它既是先进、当代与开放的象征,但亦隐射着“欧洲化”可能带来的民族性的消解.rn在沙皇时代,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继位后,来自欧洲的洛可可风尚不仅成为了权贵阶层、更是俄罗斯社会的审美主流.尼古拉斯一世登基后,渴望见到女性穿着更具俄罗斯风格的“制服”,于是一种称为“法国式沙拉芬(Frenchified sarafan)”的形象诞生:传统的俄罗斯头饰被复苏,配以束腰及长后摆,而天鹅绒与金银色刺绣成为了皇室的视觉象征.
期刊
姗姗来迟的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终于在今年5月末于线下亮相.“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这个主题原本在2019年疫情前就已经定好,原本旨在讨论气候危机、移民问题,以及种族、社会和经济上的不公等.而在“保持社交距离”成为疫情时期生活守则的当下,这个主题显然被赋予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铜鼓是岭南文化造物典范.据统计,广西铜鼓蕴藏量之大、类型之全、分布之广,均居全国首位,因而享有“铜鼓之乡”美誉.羽人纹是广西铜鼓纹饰经典图像之一,其发展历经“写实羽人纹—变形羽人纹—游旗纹”三种形式,反映了壮族先民宇宙观图式变化,并衍生出由“娱神”至“娱人”的天人观念,在铜鼓纹饰发展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婺州窑位于浙江中部的钱塘江上游的金衡盆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商周到隋唐时期虎子这种精妙器形的胎釉工艺、装饰工艺、造型工艺,基于美学和仿生学等跨学科角度,来展现婺州窑历代烧制技艺和特点,探索婺州窑背后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发现这一动物器形背后的独特匠心和美学价值.
廉洁文化建设需要以文化为载体,而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其对德育下的廉洁文化建设具有一定指导及促进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艺术教育与廉洁文化之间的联系,分析了当前艺术教育与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融合现状及存在问题,旨在探讨通过将艺术教育与廉洁文化二者相融合来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新方式及路径.
从国内外优秀漫画作品中探索创作规律,逐步提升国产漫画整体质量,改善漫画创作生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动作场面作为漫画作品的高光内容,可视为融入本土文化元素较好的切入点.文章通过对漫画中动作场面实现的方式和具体限制的梳理,论述漫画的创作语言与基本准则,以期加强漫画动作桥段的整体可信度和可读性,进一步启发国内优秀漫画作品萌芽,让历史典故、传统文化符号等更多元的本土文化元素呈现在漫画这一极富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中,加强国产漫画的文化价值输出,提升国际文化竞争力.
南音,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和人文魅力.由于其历史悠久、师承严谨、口传心授等因素限制,现存文献资料极为匮乏;目前发掘到最早的南音古文献可追溯到明万历年间1,之后陆续出现星点文献,于唱奏形式、乐器形制、旋律形态、润腔方法、曲式结构、语言文字、曲谱特点以及南音历史渊源之事2,靡不涉猎,然独不涉及造像艺术.作为菲物质文化遗产乐种,只关注其音乐文字方面,视觉造像艺术却是视而不见,那么所出成果亦是“两张皮”的常态,传承亦是日渐式微.故笔者以南音中经典造像孟郎君造像为例,努力探究南音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