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朗读的“瓶颈区”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z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分文章七分读”,中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供学生朗读的佳作。语文的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理解沟通的能力,并提高审美情趣,这些目标的实现与朗读是分不开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也多次提到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成了被很多教师“遗忘的角落”,甚至出现多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深刻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功能价值是每个语文教师亟待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朗读”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现状
  1.朗读的目的性不强。
  在教学中,朗读往往被当作过渡环节、点缀或课内空余时间的填充手段,并未明确朗读的目的,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2.朗读时间不够充分。
  一节课40分钟,要么根本不朗读,要么朗读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朗读的时间大多被讲解课文、回答问题占用。
  3.朗读评价被淡化。
  朗读的音声性使它无法成为语文试卷上的考查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没有朗读评价。学生读完,教师简单概括的语言,如“好!读得不错”“声音有点小”等,成为仅有的一点朗读评价。
  4.教师指导朗读存在随意性。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比较注重读音的指导,却忽略了如何调动课文内部感情,如何把握好文章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指导。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策略
  1.给读书留足时间
  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顾埋头讲课文,因为觉得如果读课文会耽误课程的进度,但殊不知朗读的作用往往比讲课文的作用要大很多。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能成为千古名言,理也就在此吧。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2.朗读务求全员参与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单调的阅读方法之会使学生枯燥乏味,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都、争着读。同时教师可通过音乐、图片、实物、电脑课件、影视片段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朗读的情境。亦可通过表演、竞赛、教师引讀、泛读等方法激发朗读的情趣。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中,就可用表演对话的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除了参与表演的同学外,其他同学也很有兴趣。
  3.理解与朗读要相辅相成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教学法理论中对朗读有过这样的论述: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时钻进文中,朗读时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能使人感受。以往教师常常用自己“如花妙嘴”来解剖教材,从各个角度把教材剖析得七零八落,全无“美感”。学生变成“注水鸭子”,更无情感可言。其实初中语文中的有些词语虽不深奥,却用得很传神,可以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意会。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引导学习进行言语的感知,使他们懂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宣泄。例如在《变色龙》一文中,警官奥楚蔑洛夫根据狗主人身份的不同而表现出对赫留金前后巨大反差的态度,认识了一个见风使舵、欺上媚下的沙皇警官形象,认识了小市民的卑微麻木,苟且度日,沉沦黑暗,那么这时再让学生去读文中的对话,效果会更好的。
  4.巧借多媒体,突破“美读”难关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是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知识,教师用几句教学语言很难表达清楚。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利用电教媒体,就能大大减少教学实践,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掌握本领。例如在读朱自清的《春》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再配轻音乐,加上春天特有的小鸟的叫声,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进入春的美景中,这样再让学生读课文是,就比什么也没有接触好多了。
  5.科学运用朗读形式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形式读得不到位是,宜用泛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形式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是适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是,适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遇到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适宜用齐读……
  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1)泛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的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泛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找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得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泛读与形式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负担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实际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能深刻地体会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举足轻重地作用。要努力褪尽虚幻的课堂浮华,寻找真实的朗读出路。朗读不但要重量、重质,而且要注重读的形式和方法;读要读出情,充满“情感”的课堂训练,是学生、教师、作者激情碰撞的世界,让学生情藏于心间,而溢于言表的深刻体验,是永远具有生命力的,永恒不变化得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的分层异步教学方法是针对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提出来的。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惯就不同,思维方式与兴趣爱好就更不同,每一个人的发展潜质也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很有必要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情况入手,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发挥潜质的机会。小学数学的分层异步教学方法正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高度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
期刊
[摘 要]:由于各种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耳聋学生语言发展迟缓。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不但能活跃思维,提高思维的敏锐度和应变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有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培养聋生的语言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说话兴趣,激发语言表达; 二、创设语言情景,加强语言训练;三、增加实践机会,发展语言能力;四、体会积累语言的乐趣,培养语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它成了众多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焦点。有些同学“谈文色变”,无话可说。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而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改革课堂教学,善于点拨学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最终形成能力。  一、改革课堂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科学课程教学的基础内容,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小学科学实验的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和方法,依次是结构能力目标的培养,“三环教学法”,由扶到放的教学理念,以期能够为相关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 操作技能 培养目标 三环教学法  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小学生实验科学的培养目标体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标准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学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创新不够,办法不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工作方法上应进行下面的改革。  1、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本质,也是贯穿整个新课程标准的红线。这就要求中学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
期刊
我在农村中学从教英语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受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开展英语教学很难,特别是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很难,口试英语心理障碍很大。现在我就简单谈谈学生的口试心理障碍。  一、学生英语口试时心理障碍  1、 有些教师在使用人教版新教材(Go for it)时只注重学生句型结构、固定话题等形式的训练。学生能对答如流,但一旦离开了课堂、课本或换了环境就不会运用,产生以下几种心理障碍:  (1)“无话可说”产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或模拟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数学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欲望,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指出
期刊
[摘 要]:在中学数学课堂上,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是联系教材、教师及学生的纽带,更是让学生激发兴趣,启迪思考,引导训练,检验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提问在中学数学课堂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是质疑的开始,是思维的源头,是学生主体的具体实现。如果提问方法运用得当,对于学生知识巩固、思维启发、潜能挖掘,都将会有很大帮助。因而关于提问教学的研究也愈加得到人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个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创新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欲望,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学生创新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创设情境必不可少。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简化教学环节
期刊
[摘 要]: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繁锁、教学方法呆板,造成学习数学困难,学生心理压力太重又不愿付出一定的心智努力,厌倦学习数学;进入大学后,如何克服厌学情绪,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及应对策略。运用自己掌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教给学生数学独特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