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角色创作中的中国传统艺术应用技巧分析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影视动画角色创作技巧也层出不穷。为了增强影视动画角色创作效果,设计者应该注重对我国影视动画市场的分析,同时对时代元素和传统艺术的灵活应用,借助不同的创作技巧,塑造出典型的影视动画角色。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基于影视动画角色创作现状,分析了中国传统艺术在影视动画角色创作中的应用价值和具体的应用技巧。
  关键词:影视动画;角色创作;传统艺术;应用技巧
  在影视动画创作过程中,角色创作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角色塑造效果,将对整部影视动画的创作表现力和影响力,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影视动画创作者应该给予角色创作高度的重视。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了诸多原创设计因素。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艺术,能够激发艺术灵感,以此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动画角色。但对于影视动画角色创作者而言,如何巧妙地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彰显出艺术的魅力,还成为其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影视动画角色创作现状
  在过去很多年,我国影视动画产业为了争夺市场,涌现出了大批世俗化的作品,制作过程比较粗糙,水平偏低,缺乏内涵,受众范围较窄。新时期,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开始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结合我国影视动画创作现状展开分析,我们可了解到: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影视动画产物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动画作品也成为了经典,吸引了一代人们的眼球。但通过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富有影响力的影视动画作品中,都蕴含了传统文化元素。如此意味着,我国影视动画创作产业,正在逐渐引入传统文化艺术。可见,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是保持艺术鲜活性的重大举措。
  二、中国传统艺术在影视动画角色创作中的应用价值
  当下很多影视动画作品的商业气息过浓,并且同质化问题严重,缺乏民族特色和文化气息。因此,大部分影视作品很快被其他作品所替代,并且被受众所遗忘。但我们不可否认,在影视动画市场上,仍然存在一部分优秀的作品,令人难忘。其中,融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作用,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如,以中国民间神话为题材的《大闹天空》《悟空传》《功夫熊猫》《愚公移山》等影视动画作品,凭借其浓厚的文化艺术和民族色彩,获得了受众的喜爱。可见,中国传统艺术在影视动画角色创作中的应用,对于增强影视动画作品的文化色彩、受众影响力非常有利。
  三、中国传统艺术在影视动画角色创作中的应用技巧
  (一)应用水墨艺术,增强角色运动感
  水墨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其民族文化气息非常浓厚。在进行影视动画角色创作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借助水墨画艺术,增强角色的运动感,让原本平静的画面充满了活力。基于水墨画艺术进行动画角色创作,能够使得角色更具灵力,并且让作品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动感体验,激发受众的想象力,丰富作品内涵。水墨画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艺术色彩,魅力独特。在创作角色的时候,融入水墨画艺术,能够让角色更加新颖,从而吸引受众的眼球。水墨画类型的影视动画,在人物和情节创作方面,相对模糊,界限不明,给人一种朦胧美。基于水墨画艺术进行创作的影视动画有很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小蝌蚪找妈妈》。在创作“小蝌蚪”的角色过程,创作者借助水墨画的柔和、朦胧特征,表现出小蝌蚪的运动神态,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观众在欣赏这类影视动画的时候,也往往能够获得更深的感悟,感叹于动画之动、水墨之美。
  (二)应用剪紙艺术,增强角色平面感
  剪纸这项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虽然动画作品强调“动”,但“动静结合”的角色,才是经典的角色、成功的角色。在创作影视动画角色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融入剪纸艺术,以此增强角色的平面感,让角色给人带来一种动静皆宜的审美体验。例如,中国首部以剪纸艺术为创作基石的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其中的“猪八戒”角色,给受众带来一种全新的观看体验,令人耳目一新。再如,经典影视动画《葫芦兄弟》中的“葫芦娃”角色,平面感强烈,成为受众心中永不堙灭的形象。虽然随着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剪纸艺术的应用范围受到局限。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剪纸艺术在影视动画角色创作中的应用,能够令角色形象更加独特,更加经典。在制作现代影视动画作品的过程中,创作者同样可以对剪纸艺术进行灵活应用,发挥出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三)应用京剧艺术,增强角色审美感
  被成为“国粹”的京剧艺术,是一门高雅的传统艺术,与大众的审美习惯与审美需求相符。京剧凭借独特的魅力和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眼球,征服了世界各国的人们。在制作影视动画角色的过程中,创作者就可以借助京剧艺术,塑造出典型的形象,增强角色本身的美感,给受众带来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如,《京剧猫》这部影视动画作品中的“京剧猫”角色,就是基于传统文化中的京剧艺术而创作的。该动画的剧情围绕国粹京剧展开,在宣扬正能力的同时,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审美感受。再如,《贵妃醉酒》这部影视动画中,则完美地结合了传统水墨艺术和京剧艺术,其中塑造的“杨贵妃”这一动画角色,堪称一绝。以京剧艺术为蓝本创作的动画,一方面展现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也使得角色更加饱满,更具审美特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影视动画角色创作的过程中,设计者不仅需要关注当代艺术特征,而且需要关注传统文化艺术内涵,通过动画角色创作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塑造出优秀的动画角色,打造经典影视作品,促进动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天成.数字媒体技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传承探微——以《韩熙载夜宴图》历史情景动画再现为例[J].美与时代(中),2014(04):74-75.
  [2]殷琳.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3,26(05):20.
  [3]陈雪梅,王之润.中国传统艺术在动画电影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77.
  作者简介:
  王蒙蒙(1997-)女,汉族,籍贯:山西省临汾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动画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际经济往来与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英语作为大学阶段学生的必备技能,在教学过程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传统的教学过程与生命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课堂效率低下。在大学阶段英语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將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大学英语
期刊
摘 要:疑义利益解释规则的适用对规避保险人利用拟制格式条款的优势使其利益最大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司法实践中的不合理适用却也使得保险人“总是受伤”,通过合理期待说来阐释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适用,探讨如何平衡保险交易双方的利益。  关键词:合理期待说;疑义利益解释规则;限缩解释  保险合同的疑义利益解释规则,又称不利解释规则,是指格式合同的语句存在歧义或者模糊时,应对格式合同的提供方或拟定方做出不利的解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圆明园导向标识系统为例,通过归纳和研究西方导向标识系统的逻辑和风格,结合我国历史和圆明园独有的文化,分析圆明园导向标识系统。总结最符合圆明园历史与实际的导向标识系统风格。这对于我国国内导向标识系统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导向标识系统;西方艺术;圆明园  导向标识系统是多个设计专业的交叉结合,其中包括了建筑学、环境设计学、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等。它在空间中利用可视化视觉符
期刊
摘 要: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地方人口结构性变化加剧了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空巢老人”一度成为社会性热点话题,农村养老也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探討农村地区参与式养老社区的整体规划,本文结合农村实际,对当前农村地区养老现状进行分析,进而从空间布局、服务体系、环境与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养老;居家养老;社区规划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阶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从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其在今后的就业之中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就对当下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提出
期刊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应用逐渐普及。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促进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的有效吸收,进而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关键词:文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在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开展过程中,高校应以文化传承的角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科技进步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科技进步的成果, 越来越多的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打破传统讲授模式,实现立体化教学,让学生能够多方面感知教学内容。实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巴,解放时间,解放空间”。不单单是坐着听,还要互动起来。  关键词:美术教学; 多媒体;美术教学方法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实力的支撑下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学科价值观,为后续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做好思想的指引与准备。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讲,学科素养的培养与雕琢因人而异,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让学生能够以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开展学科学习。我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为例,浅谈教师如何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  
期刊
摘 要 :古筝演奏中气韵的协调,是展现古筝艺术美的关键。所谓气指的是音乐的内在美,而韵则是其外在美的表现,气韵的结合不仅要实现内外的统一,还要达到因气而活、因韵而美的效果。古筝艺术演奏中,不仅要展现出气与韵的各自特征,还要实现两者合二为一,使得观众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及鉴赏古筝演奏表演。本文旨在明确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韵,并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分析气与韵的展现。  关键词:古筝艺术;气韵;审美意识  
期刊
摘 要:雕塑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肩负着某种特定情感的表达,它通过三维立体的感受,给人们的心理带来直接影响,因此现代雕塑设计应该注入情感元素,才能赋予雕塑新的实现情感的表达,引起欣赏者心灵的共鸣。  关键词:雕塑;艺术形式;情感表达;传达  雕塑来源已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雕塑雏形。当时原始人为了自己的部落创造出区别于其他部落的图腾,以表达一种精神归属,方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