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三式,让生命焕发光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ge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一种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而且应该视为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我们应该从生命成长的需要出发来考虑课堂教学生活,把教学当作生命的释放、生命的张扬、生命的成全,使课堂教学从纸面化的文本世界走向学生生命化的精神世界,从而在课堂教学中点染学生的生命色彩,照亮学生的精神生活,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和生命成长的摇篮。
  我以高年级的几篇课文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批注式阅读——让儿童的生命得以释放
  所谓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研究性阅读的方式,是一种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阅读的主题,结合自身的特点,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的发展与生命的释放。
  案例:苏教版语文第上册《最后的姿势》
  师:学习这篇课文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请大家再次仔细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把它写下来,一会儿我们交流。
  ……
  生:(满脸疑惑)老师,我发现这课的“!”用得特别多,一共有十处,这是为什么呢?
  师:哦?这个我还真没发现,是这样吗?咱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正如你所说的那样!
  生:(兴趣盎然)读文,找“!”,并最终形成共识。
  师:“!”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咱们一起来思考,为什么这篇课文中会用这么多的“!”呢?
  ……
  生1:第四自然段中共有五个“!”。“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这三个“!”说明危急情况来得突然,正是情况突然所以后文“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中的“!”说明谭千秋老师说话简洁有力,临危不惧。
  生2:第六自然段中“……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说明情况更糟,我们不由得为这四位同学捏一把汗。
  生3:第八自然段中“四个学生都还活着!”令人松了一口气“……让他永生难忘!”说明谭千秋老师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动了救援人员,同时他也感动了我!
  生4:第十一自然段:“张开双臂,呵护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千秋老师在危难之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为重,这是爱与责任的体现,正是这一姿势让人们深深感动,永生难忘!
  生5:“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说明英雄的精神、事迹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对话是一种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在对话过程中,让学生不断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逐步完善情感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敏感地意识到其价值,并加以及时引导,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了“批注阅读”这个环节,并及时地捕捉有效的教学契机,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体会到了标点对于表达情感的作用。
  二、个性化解读——让儿童的生命得以张扬
  解读文本无疑成为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语文教学的求真之旅。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是专业化的阅读行为,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阅读主体,以最大程度地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为目的,是孕育生成性课堂的基础。教师的专业解读必须做到三种眼光:成人的眼光、儿童的眼光、教师的眼光。以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来引领学生的个性解读,从而让学生以个性化的解读方式,透过文本的表面而张扬学生独特的心理世界。
  案例:苏教版语文上册《郑成功》
  师:同学们,大家认为郑成功打赢这场仗的原因有哪些?
  生1:军队训练有素。
  生2:准备充分。
  生3:讲究战法。
  生4:还要一点运气。
  师:(好奇)哦?说说看呢!
  生4:“一发炮弹刚巧打中弹药库”,“刚巧”不是说明带有一点运气的成分吗?
  师:是啊,看来打赢一场仗还有许多人所考虑不到的因素啊!
  生5:我对郑成功的战法有疑问……
  师:(饶有兴致)哦?再说说看呢!
  生5:为什么要“驾着舰船向敌军舰队冲去”采用“肉搏”的方式,而不能直接击沉敌舰呢?
  师:(略一思索)这个问题很深刻,大家一起来讨论。
  生1:前文介绍“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从插图上看,郑军的舰队不过是由一些木船组成的,说明当时的郑军与敌军的装备是有很大差距的,“将敌舰团团围住”这么做应该是郑成功早就计划的,他不仅是一个民族英雄,更是一个军事家啊!
  生2:在高兴之余,我不免有点难过。当时郑军与敌军的装备有很大差距,说明中国当时的军事实力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啊。
  生3:中国人发明了火药,而那些侵略者却用它来侵占我们的国土,太可恶了。看来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免遭侵略啊!
  ……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耳朵是心灵的通道。倾听,是师生信息获取的必然途径,是心灵交流的平台,是智慧碰撞的契机,是理解达成的关键。教育要倾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倾听。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一种倾听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并自始至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过程一波三折,可谓精彩至极。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最具创造性的学生与文本对话时的独特体验。
  三、个体生活经验——让儿童的生命得以成长
  儿童的生命世界的成长乃是人世间最崇高的事业。如果我们用契合儿童心灵的方式,也就是最人性、最柔软、最有效的方式去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和生命灵气,就能让每一个独特的生命都得到自然和最优化的发展。
  案例:苏教版语文第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天游峰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投影出示图片……
  生甲:(迫不及待)我去过武夷山,到过天游峰!
  师:(略一迟疑,然后大声宣布)现在,老师有一个想法,请这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天游峰,大家有问题可以向她提,怎么样?
  生:(欢呼)好!
  生甲(兴趣盎然地)播放投影,为大家介绍天游峰并一一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教师在上课时,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群体,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未曾料到的事情,上面案例中的“偶发事件”显然是教师在备课时所没有考虑到的,但他凭借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沉着并成功地采用“学生代替老师”的方法展开了教学,课堂气氛得到了有效调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里的每一次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闪现的亮点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让这种资源成为课堂生成和拓展的又一渠道。
  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的课堂,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最简捷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丰厚的收成,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此时的教学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孩子们忘记课堂、忘记自我,与教师一起寻找生活背后的光亮,寻找每个人内在的生命活力涌动的光彩,寻获那人性靓丽斑斓的自由时空。
其他文献
现行五年制师范前三年使用的都是高中教材,其在编写体系上十分完整,符合学生认知层次性要求,但是针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教师还必须重视学生今后教学能力的培养.本文作者根据
本文讨论预热温度、含水量、膨胀温度、膨胀时间等因素对珍珠岩膨胀倍数测试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珍珠岩最佳膨胀条件为预热温度350~450℃、预热时间(15~20min)膨胀温度1150~12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经营业绩考核是近年来中西方学者、咨询机构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六年来,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国有企业业绩考核办法。但现行的国有企业业绩考核体系还有许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21-02  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大自然变得格外诡异,地震、海啸、干旱、火山喷发,重大自然灾难接连不断,极端气候频发,令人类刻骨体会到大自然的反复无常,残酷无情与人类生命的脆弱。灾难除了给生还者留下难以磨灭的身心创伤外,更多的是思考:我们的子孙们如何才能与大自然“天人合一”地和谐相处?或者说什么样的下一代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前,市场对紧身衣的需求呈强劲增长趋势.为提高测试各种功能性纺织品压缩性能的准确性,德国海恩斯坦研究所开发出新一代压缩测试设备Hosycan,如图1所示.rnHosycan可用于模拟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发展为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奠定了基础,利用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对高职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探索与实践,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发展性 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23-02  根据教学手段产生时间和技术水平,可将教学手段分为: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虽然有其
我国煤炭企业在传统的高度开采,高度排放,低度利用的“两高一低”生产模式下,煤炭资源浪费严重,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破坏,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威胁,企业生存危机凸现。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得到扩展。在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探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新的改革创新点,从而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精神。  【关键词】教学 多媒体 应用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22-01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是集理论研究、技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