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神经损伤后慢性痛的早期机制

来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神经病理痛由手术恢复后的行为学检测来鉴定.而一般手术的恢复需要几天甚至一周之久,所以神经病理痛的早期机制很少受到关注.Katsuei Shibuki等从脊髓和大脑皮层可塑性改变的角度,深入探讨神经损伤早期的触诱发痛机制.作者首先从解剖结构方面进行研究.利用经颅黄素蛋白荧光成像发现,切断正中神经/尺神经(M/U)后,用足底毛刷刺激其感受野,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皮层反应减弱,而邻近桡神经/肌皮神经(R/Mc)所对应的皮层区域开始出现反应,而且在3小时后反应增强,持续1~2周.切断R/Mc后,该现象消失.说明在一侧神经损伤后,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皮层活动降低,而邻近神经支配区域的皮层活动增强,即皮层发生了可塑性改变.切断脊髓背柱后该现象不受影响,但在切断脊髓丘脑束后该现象消失.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冲击波配合封闭疗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 234例跟痛症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冲击波组、封闭组和联合组,各78例。冲击波组采用冲击波治疗,封闭组采用单纯封闭治
目的 探讨超声冲洗在慢性牙髓炎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2例行慢性牙髓炎一次法根管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