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鸣恩 我没有一座城堡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韦鸣恩长得离谱的爵位名就像他充实的不可思议的阅历一样丰满。而其实,他仅至而立之年。
  他叫韦鸣恩,或者Nat Wei。但自从2010年6月起,他正式的名字变成了“伦敦哈克尼自治镇肖尔迪奇的韦鸣恩男爵”(Nathanael Ming-Yan Wei, Baron Wei of Shoreditch in the London Borough of Hackney)。是的,这个长得离谱的名字宣示着他显赫的身份:终身贵族。同时,贵族的身份也意味着他自动进入被称作“贵族院”的英国上议院—上议院也有一个冗长的正式名称,“与会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会之受尊崇的灵职与俗职们”,它由600多名贵族和26名大主教、主教构成,议员全部为非选举产生。
  几经改革过后,如今的上议院权力已经大大不如经选举产生的下议院,但韦鸣恩跻身其中同样是个奇迹。韦鸣恩祖籍广东珠海,父母在1970年代由香港移民英国。作为二代移民,韦鸣恩在极其普通的家庭、极其普通的学校里成长,然后通过傲人的成绩进入牛津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全球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
  如果他的故事到此为止,似乎就是一个典型的华人移民二代成功模版—通过高智商和坚持不懈的奋斗,成功进入欧美主流社会,变身中产阶级,直至百万富翁。但韦铭恩偏偏没有继续这条路。他选择了辞职,开始社会公益活动生涯,直至被首相卡梅伦任命为政府顾问,被册封为终身贵族,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完成这一系列过程,他用了不到十年,在他仅仅33岁的时候,韦鸣恩变成了“韦勋爵”。
  2012年春夏之交的北京,韦鸣恩在北京接受了本刊专访,谈论他的个人历史、贵族感受、华裔身份和他的人生梦。
  勋爵不是我的选择
  记者:我昨晚跟朋友吃晚饭的时候,告诉他们我要去采访一位英国的勋爵,大家的眼睛都开始闪烁。他们的第一个问题是:他有自己的城堡吗?
  韦鸣恩:我没有一座城堡。在很久远的历史中,英国贵族是一群有自己封地的富人,他们给国王提供咨询意见。英国成功地将这种体制保有了上千年,也成功地将这种制度进行演化和改革,让那些没有城堡的人,比如我,能够成为勋爵。但我们保有这样一种名号,而且也能在上议院提出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意见—给政府,也给王室,这是很好的一种与历史的连结。
  记者:也就是说,尽管你在很多地方留下的名字是“肖尔迪奇的韦勋爵”(Lord Wei of Shoreditch),但你并不拥有肖尔迪奇的土地?
  韦鸣恩:我不拥有肖尔迪奇,我只是住在那里。被册封为勋爵后,会有机会来选择一个地方作为封邑,多数勋爵会选择自认为有联系的地方。我觉得肖尔迪奇是伦敦甚至英国的创意之都和科技枢纽,它也是很好的一个地方,让我思考如何将社会公益工作做得更好。我的名字还是韦鸣恩,但从法律意义上,我的名字叫做“肖尔迪奇的韦勋爵”。我甚至不得不改我护照上的名字,就像婚姻一样,很多人结婚就要改名字。成为勋爵后要改名字,这是协议的一部分,这不是我的选择。
  记者:在上议院,你是第三位当选议员的华裔。得知自己被选作贵族和议员时,感觉如何?
  韦鸣恩:我不是“当选”为议员,我是在卡梅伦首相的邀请下,被指定和任命,进入上议院。当时我感到非常惊异,因为在我的生命中我并没有预想会得到这样的荣誉。我很荣幸。那是一个重大的、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在我的办公室里,电话响了,我接起来,是戴维·卡梅伦。是卡梅伦在电话里对问我说,请问你是否愿意加入上议院?我有一会儿没发出任何声响,我只是想喘口气!我跟他说,“Wow,这可太棒了,我从来没想过这样的事会发生。我对你的想法也非常感兴趣,不过,我可以先跟我的太太聊聊再回复你吗?”
  
  记者:你是英国现在最年轻的贵族之一?
  韦鸣恩:是的。当然,世袭勋爵可以在21岁的时候就得到这个身份—如果他的父亲去世。唯一一个更年轻的勋爵是通过世袭在21岁得到勋爵。在上议院改革以后,他离开了议院,然后在32岁的时候被重新任命为勋爵。但作为第一代的终身贵族来说,我是历史上最年轻的。
  记者:很多人在讨论你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韦鸣恩:这似乎是一个悖论。荣誉不是一种你能追寻的东西,但你在默默服务的时候,它也许会到来。我离开麦肯锡的生意,用了10年时间从事慈善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很多人认为我简直疯了。人们说,你完全可以做到合伙人,成为百万富翁,等等。但我只能说,我自己的经历也是非常宝贵的,我必须负责任,而且持之以恒。最重要的事就是要为其他人服务,就像耶稣讲的,要爱世人,孔子也讲过类似的话。
  不跟这种“欺侮”文化合作
  记者:你是基督徒,你的父亲是“基督教华侨布道会”在英国的牧师,宗教对你的生活方式,对你从事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韦鸣恩:我想,人们有一种价值观是很重要的。人生的意义不能只是赚钱,扩大影响力,或者养家糊口。一定要有一种原则或指导,告诉你在生命中如何行动,我的信仰就是这样一种原则。历史上的很多人是通过内心的这种原则和指导,去获得更宏大的人生图景,所以我认为这很重要。
  记者:你的中国背景在你生活或工作中给你带来过麻烦吗?比如有媒体报道你小时候上学被白人学生欺负。
  韦鸣恩:你知道,青春期的时候总有些坏家伙,他们想要“试探性”地欺负你一下,看你怎样反应,然后他们再打回来,对吧?我的政策就是,我不跟这种“欺侮”文化合作。我学习很努力,我也会用他们的语言讲话。如果有这种欺侮的事情发生,我并不是特定的目标。我英文讲得很好,我会各种体育项目,参加各种社区活动。种族是这种欺侮事件的重要因素,这个事情是非常不公平的,如果英文讲得不好,如果看起来不是很“英国”,如果没法跟大家很好地交流,可能你就是容易被欺侮的对象。但如果很主流,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记者:你还提出过“中国梦”的概念,能讲讲这个概念吗?
  韦鸣恩:在过去的两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当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变得强大,通常它会有自己的梦想,因为它的文化也会开始变得让人着迷。比如在19世纪,人们会有一个“英国梦”。英国梦包括跟一切英国文化相关的东西,比如女王、城堡,还有英国绅士,要有礼貌、高贵和得体。进入20世纪,很多人都有一个美国梦,包括自由、民主、选择和机遇、可口可乐、牛仔裤和西部牛仔、追求成功等等。现在21世纪,中国崛起的时候,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梦?什么是中国现代的价值观,它又能怎样使世界受益?如果我在西方,中国梦的价值对我是正向的?还是危险的?还是我完全不能理解的?我想在接下来的几年或者十几年中,中国和中国人将有机会来定义一个中国梦,定义中国梦传达的信息和形象,告诉世界它代表什么。但梦想的背后往往有一种理念支撑,比如美国梦的背后是“自由”,英国梦的背后是“绅士”,中国梦的背后也许是注重家庭、和谐、尊重多种文化和差异。   记者:跟“中国梦”相比,世界上谈论更多的却是“中国模式”。中国的发展模式,威权政治加自由市场,似乎正在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韦鸣恩:“模式”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里面包含了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元素,对其他地方未必合适,中国的“模式”也很难出口到其他地方。我愿意谈论的是“原则”。说说英国,迄今为止英国的系统运转良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宪法。宪法让很多人能够在重大关头参与重大决策,其方法包括民主,但不止是民主。比如上议院的贵族参与,还有互联网的民众反馈,等等。当然还有强大的政府也很关键,相比欧洲很多国家的弱势政府而言,英国的政府相当强势。在重要的时刻,比如应对战争或经济危机时,人民需要强势的领导。如何保障政府的强势,以及人们感觉到自己的影响和选择权,中国和英国都有值得人们学习的经验。
  2.5代移民
  记者:我们都知道去年你辞去了“大社会”计划顾问的职务。为什么你要辞职,在政府工作让你不愉快么?
  韦鸣恩:我觉得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都很相对独立地进行社会工作,我们不需要待在政府里面才能做这些事,因为我已经有10年的相关经历了。我想要做的是推动社会变革,有时候在政府内做这些事并不容易,尤其在英国,时时要面对巨大的媒体关注,跟政府各部门协调等等。我认为,有时“大社会”计划不一定要完全由政府完成,它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工作,我现在的很多工作也是跟大社会计划相关的,不过更多的是从地方做起,从草根阶层做起。
  记者:所以不像很多媒体说的,你辞职是因为你要换个薪水更高的工作来付你的账单?
  韦鸣恩:实际上我现在在做更多的“免费”工作。在政府时,我每周被要求做2天的无薪工作,现在我每周差不多要做4天。但在此之外我其他的工作做得也不错,所以我还能持续下去。很有趣的是,作为勋爵,我一方面是要在政治上非常主动,另一面还要做一个公民,独立地参与社会事务。在英国,我可能把自己的角色看做是一个社会改革者。
  记者:在英国,华裔英国人通常都做什么样的工作?你这么活跃地参与政治,这应该是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例子吧?
  韦鸣恩:我想我们得理解移民的生活状态。在美国,现在可能已经有第四甚至第五代华裔在生活,现在他们有人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比如骆家辉。但在英国,华裔移民基本还只是第二代。第一代移民通常两手空空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他们开始在当地建立一点自己的小生意,他们的任务通常是生存。第二代移民开始注重教育,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校。教育可以引导这一代移民从事更多专业性的工作。第三代除了重复父辈们的工作之外,有人可能想做些跟前两代移民都不一样的事情,比如去媒体工作,或者参与政治。我是2.5代移民。我认为想要参与政治的人不应该首先就追求政治本身,而是应该先做其他的事情获取经验。
  记者:那么你对伦敦奥运有哪些期待?
  韦鸣恩:创造性的一部分是艺术、美感、智慧和灵感。我想英国奥运给后代的遗产也包括怎样做得更简洁,当你没有那么多钱可用的时候,你也可以做得更有灵感和创造力。
其他文献
中国明星互联网企业象,多是技术出身。要么理性而稳健,在外人看来几成固执;要么自信而有锋芒,成了行业公敌。而在王维嘉的眼里,学会享受,尊重互联网精神,才是企业家生存的价值所在。口水与喧嚣,只是溅起的尘烟, 稍纵即会消散。  在IT这个沧海桑田须臾改的行业,出现了一个个神话企业,也造就了一批IT明星。他们中有技术出身的博士,也有从学校走出来的老师,更有半路辍学的学生,他们上瘾一样沉迷在这个冷酷多变的世
期刊
男人谈天说地,以酒助兴,天文地理各种奇闻轶事,说不尽的各朝代春秋、战事。如果从酒本身出发,涉及各种酿制传统、富有的文化内涵以及讲究的包装和等级品质,能在精益求精的这些噱头中引起共鸣,实乃一大快事儿。   自古有王羲之曲水流觞,君子坦荡雅聚,把酒言欢,诗词歌赋,计上心头。文人雅士相聚,可以不吃饭,但无酒便不欢。在诸多历史大事件发生时刻,开瓶庆贺是全世界不变的传统,大到祭天、朝贺、寿辰、凯旋,小到故友
期刊
他始终扮演的是一个『管家』的角色,很少做决定,但能将主人的决定妥帖地执行下去。这个主人,有时候是总统、党主席,有时候是社会规范和主流舆论,有时候,则是女朋友。  法国人奥朗德正式就任法国总统后马不停蹄地做了很多事,但似乎没有其他事比下面两件更受关注:一是他的专机首航即遭雷击,一是他和同居女友正在认真考虑结婚。  上述两件事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奥朗德和他的女友瓦莱丽相恋5年,他们之所以要结婚,根本原因
期刊
田溯宁的名字意思是“记住列宁格勒”。田的父母都是留苏的生物学学生,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为了追忆当年的快乐时光。田溯宁深受家庭影响,本科亦读生物学,毕业后亦入中科院读研,后进得州理工专修环境保护。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围观了戈尔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演讲,接触到了互联网,从此便一发不可收了。  有一个在坊间流传很广的比喻:车子在大路上前进,突然遇到一个大坑,按田溯宁性格就会鼓动整个车队的斗志,大声喊,没有退
期刊
Mikko Lagerstedt的相片传达的主题是人类无法回避的孤独。画面纯粹、安静却带有一丝丝神秘。摄影师强调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让人身临其境。“我想表达的就是在我按下快门瞬间的所思所想。我比较喜欢简单的画面,一般只有一个主题在我的图片中。我希望图片能给大家身临其境的感觉。至于孤独感,我想是因为人们大多数时候是孤独的,只是在看到我的照片后这种孤独感加重了。”  2008年12月,Mikko Lag
期刊
陶闯大概便是传说中的『天赋异禀』:搞学术,34岁就做到了国家首席研究教授和联合国顾问。做生意,本就是海外华人创业的极个别案例,在微软浸泡四年后,市场眼光和手法格局已足以说服孙正义,也许未来还将说服你。  虽然头顶“唯一将公司卖给比尔·盖茨的华人”光环,身负“从孙正义手里拿到全球互联网视频最大单笔融资”故事,“陶闯”仍然是一个未被舆论充分消费的名字。来到PPTV担任CEO之前,陶闯是微软两大战略投资
期刊
每一届的奥运都会制造出一个或者是一批标志性建筑。对于2008年的北京来说,这个标志性头衔毫无疑问地属于鸟巢;再倒退4年,雅典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则是由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的奥林匹克中心。那么,今年7月的伦敦又将使出什么样的建筑杀手锏?  对于睁大眼睛等着伦敦以奥运之名冒出些新鲜的钢筋庞然大物的人来说,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伦敦从来没有想要和它的前任主办者们进行任何建筑竞
期刊
云端 数字枭雄的游戏与决战  创新与反抄袭、竞争与发垄断,一直贯穿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快速、暴烈、草莽、口水,基本上是互联网大佬和新贵应对竞争与反击侵略的常备武器。他们以利益为纽带,抢山占地。在司法不健全的当下,合法的竞争与不规范的商业行为,得不到必要的维护与惩戒。枭雄之战,故常在;尽管他们人人自称乔帮主的信徒,但这信,似乎只能漂在云端,落地生根则很难。  这个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江湖,集中了目前最活
期刊
从2000年第一次进入可可西里参与保护藏羚羊至今,穿梭地图般,张醒生行走在世界上跟环保有关的各个角落。他的上一站是云南普洱,下一站是非洲。做环保的十二年,也是他返璞归真的十二年  普洱 第五次来了,我越来越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在这座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小市、昔日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我看到了一个把生态保护作为未来发展主要战略和考量的政府管理团队。这在中国不多,我为之着迷。  最近两次,中坤投资集团董事
期刊
“耄期致勤倦,颐养谢尘喧。”爱新觉罗·弘历在自己六十岁,即执政到第三十六个年头时,开始为自己退位后理想中的安逸生活操起心来。于是,他在前朝康熙帝嫔妃们居住的地点—紫禁城东北处宁寿全宫,破土动工,修建包括太上皇极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等在内的连贯建筑群。其中,西边是花园,花园中有留碑亭、曲水流觞、假山、树林,还有符望阁、倦勤斋、三友轩、云光楼、萃赏楼等建筑。  宁寿全宫位于紫禁城东北面,有“微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