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情境教学 放飞创新翅膀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yqyy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个性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情境教学以其“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鲜明特色,在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上有其独到之处。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情境教学为突破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展开学生创新翅膀呢?
   1.创设民主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能和学生平等地研讨问题,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创见,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对学生的错误,哪怕是十分幼稚可笑的,教师也不应呵斥指责,而应对其乐于思考的精神给予鼓励、支持,以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 2.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以语言描述为主的情境创设,可以给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天地。语言情境依赖学生已有的表象和想象起作用,要求语言准确、简练、生动形象,能诱发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感知所学的语言材料。在教师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学生们通过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思维、记忆和想象而进入特定的情境。如:教《第一场雪》我在引导学生理解"雪末儿"时,以语言描述为主,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我用动情的语调有声有色地讲述: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真是一幅奇丽的图画。学生们跟随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展开想象,调动了学生储存在脑海中对雪景的表象,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感受了语言文字蕴含的美,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 3.创设表演情境,激活学生创新的思维
  21世纪的课堂,应当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如:学完《两小儿辩日》一课,学生对两小儿辩论的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古代汉文,也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课外知识、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师可组织学生表演这个故事,还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假如两小儿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你身边,你会用你所知道的知识给他们讲解吗?能为他俩做裁判吗?”小组合作讨论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把自己所知道的和看书了解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并且还当了一回“法官”。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又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4.创设争论情境,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还应该培养他们大胆的探索和批评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例如我在为《赤壁之战》一课作小结时说:“从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中,我们懂得了知己知彼,看准敌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克敌制胜。”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曹操不是侵略者,他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有勇有谋,赤壁是中国的地盘,他要是统一了中国,三国就不会鼎立了。我听后笑着说:“你见解很独特。其他的同学你们希望谁胜?”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有的希望周瑜胜,因为曹操地盘大,刘备没有地盘。有的希望曹操也别来,周瑜也别来,要和平不要战争。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 5.创设音乐情境,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
  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音乐与文学本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客体心中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者是感情。两者互有长短,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在有的时候利用音乐长处与文字的优势,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文章,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让学生一起唱那熟悉而又动听的歌曲——《小小的船》。学生随着歌声飘呀飘,他们的思绪来到了夜空。可以想象,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感怎么会不投入;学生想象的翅膀怎么会不打开;学生学习的潜能怎么会不被激发。用音乐、歌曲这样一种学生熟知的艺术方式来开启他们智慧的大门,对激荡学生的情感,展开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 6.创设想像情境,丰富学生创新的源泉
  想像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是无边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像。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可充分利用课文,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出书本,超越教师,用发展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我利用结尾的空白,培养思维创造性。文中最后一句写“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我引导学生乌鸦会怎么想呢?有的说:“鸟鸦知道自己被骗,心里非常难过”;有的说:“乌鸦哭了一会儿又飞去找食物了”:有的说:“鸟鸦回到家把被骗的故事告诉自己的孩子们,教育他们从这件事上要吸取教训”……那么狐狸又会怎么样呢?有的说:“狐狸很得意,美美地吃了一顿,心想鸟鸦真是大笨蛋,而自己又是那么聪明……”;有的说:“这么小的一块肉,狐狸根本吃不饱,她又懒惰去找食物,又在树下等乌鸦,乌鸦再也不上她的当了,结果狐狸活活地饿死了。”…… 学生各抒己见,思维非常活跃,他们的设想,体现了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新精神。
  总之,情境教学为课堂提供了一种环境支持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它强调一个支持学生学的环境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灵活地创设各种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开学生的创新翅膀,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
其他文献
【摘要】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智力,它又可分为:重知识形成的过程;重探究能力的培养;重思维方法的训练。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注重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习效果。  〖HJ1.1mm〗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小学数学教学也日新月异,出现
期刊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
期刊
【摘要】 情感目标新课标中课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之一,它是指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情感控制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要重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语文、热爱语文,渴望了解祖国语文的情感;体会语文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实现情感目标在语文课堂中有效达成。    【关键词】 情感目标 策略
期刊
创新与审美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如果语文教师不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懂得审美艺术,不会“以美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觉,教学效率就不会很高。  长期以来,本位性的高考一直束缚着高中语文教学的手脚,限制着教师的想象,规范着学生的思维,使师生的认识都陷入了单行性误区,而高中语文也成了真正的高考工具。传统的语文观认为语文是一切学科之母,故而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 1.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
期刊
1.精心选择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 1.1 巧置悬念,抛砖引玉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失街亭》时,预习之后,设置悬
期刊
许多教师把音乐课当做语文、数学课一样来进行教学,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上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当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该学段的学生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小学音乐教学时,显而易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认知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不应成为其主要内容,感悟音乐才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核心
期刊
教育的创新关系一个国家的强盛,民族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便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主要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责任感”,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改变重视传统教育中注重对学生系统知识的传授,加强对学生创新能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移情阅读,对话阅读,探究性阅读,或许能进入“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实现语文
期刊
小学低段音乐教材选择了许多适合于低段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乐音化教学活动的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还停留在较浅的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