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探析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s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铸牢国防生听党指挥,培育政治绝对可靠的军队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文章从与思政教育、国防精神、红色资源、军队需求相结合四个方面,探讨了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国防生;方法与途径
  [作者简介]于洋(1985—),男,南昌航空大学海军学院学生辅导员。(江西南昌33006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现实需要,是更好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培养国防生的地方高校如何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变得尤为重要。
  
  一、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打牢国防生思想根基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用一定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受教育者被塑造成为具有符合一定阶级、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1]。进行思政教育,师资队伍是关键。落实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针对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可由学生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兼任思政课专职教师,由驻校选培办军官以及学生党团政工干部组成的思政教学团队。基本建成一支思政课专职教学人员、教辅人员和军政培养人员“三位一体”,功能互补、有机统一的教师队伍。只有充分发挥国防生学生政治辅导员、驻校选培办、国防生党团政工干部的教育引导作用,才能打牢国防生思想根基。
  (一)思想是关键,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五句话为核心的当代革命军人价值观要成为国防生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组织并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精神、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开展谈理想等活动,端正国防生思想,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国防生学生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与其他学院的辅导员相比,有着更为特殊的使命和职责。国防生学生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需兼任思政课专职教师,须定期、不定期利用晚点名时间召开思想教育动员会,将党和军队的使命融入到他们的思想里。
  (二)理论定行为,树立良好行为准则。根据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丰富鲜活思想内涵, 驻校选培办军官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分年级、分专业、分对象,有针对性地将其融入政治理论课程中,作为指导思想加以运用。并通过设置反映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课程,形成以《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为主体,各门课程向核心价值观培育聚焦的教学内容格局;针对国防生认知特点,在理论灌输上求“深”,在解疑释惑中求“实”,在教法学法上求“活”,推行研讨式、案例式、辩论式等教学法,增强教学效果,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国防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以及行为的指导思想。
  (三)实践出真知,培养学以致用本领。国防生学生党团政工干部是一个学院学生工作管理与教育的核心骨干,要时刻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采用“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带动集体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活动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深入学习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并积极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开展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在点滴培养中加深国防生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真正意义上让广大国防生学以致用。
  
  二、与国防精神相结合,铸就国防生崇高理想
  
  国防精神是国家及其民众在国防实践中形成的与国防需要相适应的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支持国防巩固与强大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2]。国防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是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把握重点,强化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积极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作为培养国防生的高校,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同样需要把握重点,强化培养国防生的忧患意识。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报效国家、献身使命是每个军人应具备的素质,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国防生是不适应中国国防安全需要的。因此,要重点在爱国主义精神、爱军习武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民族自立自强精神上,通过不断的、反复的灌输,让每一个国防生心目中都建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迎接各种挑战。
  (二)升华理论,铸就崇高理想。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国防生特点,探索理论学习新途径,切实提高国防生国防精神的理论水平,是在国防生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因此,国防精神教育理应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理论普及和推广。一是要把握出发点,让国防生紧紧抓住从军报国的思想根基,一切行动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基本指南;二是要明确人生航向,让国防生的国防精神得到升华,成为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集中体现;三是要确立最高目标,让国防生在心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力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三)结合实际,培塑国防精神。国防精神是公民抵御外侮、维护国家主权的强烈观念,是公民国防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3]国防精神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一是要提倡尊崇革命先辈,发扬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奉献、铮铮铁骨的精神,定期组织纪念烈士野营拉练、参观革命纪念馆等活动,使国防生增强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国防意识;二是要组织学习军队特色文化,及时开展知识讲座,邀请军队教员、退伍军人、先进人物等传授军事化文化,激发国防生爱国之情;三是坚持贯彻落实国防生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培养国防生良好的革命军人作风;四是要树立国防生旗帜标杆形象,激励他们在各个方面勇争第一,做到学习上争优,军事素质上创先,切实使国防精神在国防生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三、与红色资源相结合,夯实国防生爱国情操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4]红色资源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革命文化内涵,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感和高尚品质。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可以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相结合。
  (一)弘扬红色精神,提升报国热情。和平的年代背景、充裕的物质资源和安逸的生活环境让现在的国防生普遍对那段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懈探索、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历史和那种全力拼搏、不畏牺牲、誓死保卫祖国的红色精神渐渐开始淡忘。邓小平曾经说过:“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5]因此,地方高校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提升国防生报国热情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让红色精神宣传深入课堂。开设以宣讲红色历史和红色事迹为主题的课程,让红色精神进入课堂、写入教材;二是要让红色精神宣传深入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媒介,让红色精神深入到“管、育、训、养”等各个环节;三是要让红色精神宣传深入人心。红色精神宣传要定时、定人、定量,做到理论上互通、内容上衔接、实践上连贯,使红色精神真正成为激发高昂斗志和报国热情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二)开发地方资源,夯实培养阵地。在实习基地中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传统展示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红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国防生的思想。将理论联系实践,打牢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作为培养国防生的高校应利用丰富的地方红色资源,建立国防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领国防生参加各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国防生深入实践和参观学习,让其在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中,自觉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报国从军信念。
  (三)塑造校园环境,力求深入人心。国防生在地方高校中生活、学习、训练,处于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之中,建立良好的红色资源环境能更好地让国防生对革命精神加深了解。除去课堂之外,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是高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从这一方面入手,着力打造一系列能够大力宣扬革命精神的特色活动。加强学生活动与党团活动相结合,通过专题研讨、特色团会、形势报告、调研工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广泛开展我军光荣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国防生中牢固树立起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崇高理想。
  
  四、与军队需求相结合,打造国防生过硬本领
  
  为了适应国防生“三个衔接、三个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资源优势,培养出适合部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地方高校在作为后备军官的培养基地时,应按照我军人才需要,结合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理念,狠抓军政训练、推进连队文化,全力培育合格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一)加强科学文化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国防生作为一名未来军人,不懂科学文化,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下必定是举步维艰。地方高校必须在培养国防生时,在学风建设上加大力度。学风建设不仅是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国防生的选拔是根据部队技术干部的需求,面向各个不同专业选拔的人才。加强国防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利于部队未来科技的发展,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一是要坚持落实早读、晚自习制度,培养国防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性;二是要加强日常上课管理制度,做到无旷课、无迟到早退现象的发生,强化国防生“热爱学习、科技强军、知识报国”的紧迫感;三是要与各项评优评先挂钩,形成良性的“机制效应”,激励国防生牢固树立刻苦学习的使命感。
  (二)狠抓军政素质训练,衔接部队任职要求。要丰富充实地方高校对国防生军政训练的内容,严格落实“按级实施”的指导方针:一是对新招收国防生开展军政基础训练,端正入伍动机,培养基本军人素质;二是对二年级国防生展开集中军事训练,强化军事基础技能;三是对三年级国防生进行军政理论课集中授课,提升国防生军事理论素养;四是对四年级国防生开展赴部队实习,接受当兵锻炼,缩短任职培训衔接适应期,同时组织以体能、军事体育、军事理论、军事队列为主要内容的毕业考核,并将考核内容记入毕业生档案,督促国防生积极投身各项军政训练,打牢过硬军事素质;五是组织丰富有趣的军事体能训练活动,为国防生营造尚武强军的氛围。引导国防生坚定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理想信念,以满足部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开展军营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具有军旅特色的军营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育才氛围,是军人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倍增器”。一是建设健全寝室文化,制定详尽的内务标准,每个细节高要求高标准,要求每个国防生内务达标,内务检查成绩纳入年终考评;二是建设走廊文化,内容要紧贴部队教育前沿,将部队先进人物事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知识融入其中;三是营造模拟营连宣传文化竞赛氛围,结合各类主题教育,利用黑板报等形式,开展竞赛评比,并通过光荣榜、海报板、区队报刊架等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四是建立完善各级中队、区队、班三级管理序列,采取任命、选拔、轮值等方式,发挥各级骨干作用,落实好各项制度,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国防生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余廷文.中日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张杰.论新时期大学生国防精神的培育[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8卷,2008,(5).
  [3]匡璧民.军事理论教程[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2002.
  [4]魏本权.传承与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资源学[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责任编辑:建学]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健康问题越来越高重视,与此同时,食品检测实验室面临着越来越艰巨的任务。食品检测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着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当前食品检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为此,需要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为食品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本文对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1、食品检测实验室的重要性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
介绍了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单体的合成路线,阐述了这种单体在制备聚酰亚胺薄膜、耐高温分散涂料、光刻胶等方面的应用状况。
"城市化"运动带来之"外来人"及其身份悖论表现为:"农民工",既无土地承载其自然人身份,也无职业承载的劳动者身份,成为"新移民"中被最当先、最厉害、也最恢弘异化出的城市"另类人";"飘飘族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俗称赣南,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红色革命的摇篮。全市辖18个县(市、区),283个乡(镇)。3466个行政村,总人口907万人。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个,占江西全省的
本文针对转炉净汽化系统的设计和生产运行管理进行探讨,以求净汽化在转炉炼钢厂发挥更好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上犹县加快贫困群众和库区移民脱贫致富步伐,将扶贫和移民工作摆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转变扶贫和移民工作方式,加大产业扶持工作力度,强化产业发展措施
介绍了罩式炉加热罩燃烧咀结构型式,国产研究和试验过程,工业应用和调节。
摘 要:本文结合实例,对某变电站主变保护跳闸事件进行了介绍,并对保护动作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继电保护;动作;波形;二次回路  1 事件简述  事件发生时系统运行方式见图1,#1主变为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相邻#2主变为中性点接地运行,  2010年5月14日16时48分,110kVBC线AC相发生接地故障的同时,A站#1主变B屏保护装置差动保护B相出口跳三侧开关。  2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高校组织自身处理各种固定资产活动的一项管理工作。笔者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与目标入手,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本文引用新概念诠释能量的“量”与“质”在退火炉节能方面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