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中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如何根据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初中生进行培养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课题。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书籍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情景教学做了比较深入的实践与研究,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的内容,能够促进教改的实施。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03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过去的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要点,让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中。结果,学生并没有真正生成自己的知识,最终造成他们学习兴趣缺乏、实践能力低下、综合思维能力差。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达不到新课改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笔者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采用了情景教学模式。情景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体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同时,它对推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改革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实施策略
  1.查阅资料知晓情景
  在地理教学中,如果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材中所涉及的情景,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根据课本内容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课前到图书馆或者是上网去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是去博物馆进行参观,让学生切身感受、甚至接触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学生通过查阅、感受,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比如,笔者在上“民族”一节的时候,在上新课前笔者提前一周布置了学习任务: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或者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的民族政策,至少了解一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等,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分组汇报学习成果。结果,到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的时候,他们的成果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有的小组搜集了很多精美的图片,做成了PPT展示;有的小组通过网上搜索、编排了韵味十足的民族舞蹈;还有的小组编演了短小精彩的舞台剧;还有心灵手巧的学生制作了漂亮的民族服装。课本知识是枯燥的,单一的死记硬背并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让学生切身感受民族文化的情景,才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甚至触发他们的灵感产生创造力。
  2.利用媒体再现情景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这是地理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它可以给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生动形象的精彩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与进取,而且还可以再现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化抽象于形象,变复杂为简单,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在学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时,学生很难理解凌汛的产生和地上河的形成。笔者就播放了“黄河的凌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地上河”等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对凌汛的现象、形成、危害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象、形成原因、产生的危害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也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正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
  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候,教师除了从网上下载视频资料,也可以使用自己录制的视频资料。比如,学习“中国的气候”一节,提到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笔者就展示了笔者曾经去新疆吐鲁番旅游时拍摄的一些图片和视频,图片和视频中因为有了笔者的出现而更显得真实、亲切,让学生兴奋不已,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3.制作模型领悟情景
  地理模型是指抽象地表示区域地理系统状态或其组成要素特征的实物模型或数学统计模型,它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通过让学生制作地理模型的方式促进其学习。比如,在学习“地形图的判读”的时候,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等高线的原理,在地形图上容易混淆山脊、山谷。笔者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地图模型,通过对地图模型的制作,他们加深了对等高线的理解,加深了对山脊、山谷等的认识。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地图后,也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图中不同山体部位的名称。又如,通过制作高脚屋地理模型,加深了学生对东南亚气候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知道了气候等地理因素对传统民居等的影响。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就会对情景有比较深入的领悟,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结合生活创设情景
  皮亚杰的知识结构理论表明,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和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知识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生活与地理息息相关。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笔者常常结合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进行地理教学。比如,在学习“天气与气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知道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时间,笔者就让学生在学校同一地点分别测出6:00、12:00、14:00、18:00四个时间点的气温。通过多次测量,学生发现:早晨气温很低,14:00时候的气温最高。其实,很多学生以前一直认为是中午12:00气温最高。测完后,几个学生问为什么气温不是12:00最高,而是14:00左右。于是,笔者让他们去查资料、去问物理教师。最后,学生豁然开朗。在讲到气温与地势的关系时,笔者就提问:回忆一下,你们去爬银瓶山(东莞最高峰)时,是在山脚还是在山顶凉快呢?大家异口同声回答:山顶。然后笔者告诉他们,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6℃,并嘱咐他们以后再次去登银瓶山时,带上温度计测量山脚、山顶的气温。笔者根据课本内容,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动手、动脑,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地理是有用的;既培养了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了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和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体系的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认为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认识到在相同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不应因地和因人而异的科学严谨性。  关键词:溶液酸碱性;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5-000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也许和化学始于人们在对最邻近或最关注的物质进行识
成都博物馆  这次,探险小分队一起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古城成都,第一站自然是成都博物馆。  走入成都博物馆,李晓东就开始絮叨起来:“成都作为美食之都,其实该办一个美食展览,最好展览上能安排试吃……”  “是不是还需要加个锅,给你来一锅现成的牛油火锅?”连欧阳都想逗逗他了。  李晓东听了,眼睛顿时发亮:“是啊,来一锅灵魂好汤,配上新鲜食材,再加一份招牌酱料,简直就是舌尖上的美味,我跟你们说哈……喂喂,你
尊師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教师节快到了,记得给老师们送上一份祝福哦。你知道吗?在古代,只有贵族才请得起教师,不像现在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哦!
摘要: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以此为契机,文章提出在化学教学中结合生活、结合社会实践进行教学的活动方式,以达到学化学,用化学,使化学走进千家万户的目的。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与生活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12-002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化学年,我国已在2011年4月9日,正式启动主题为“化学一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施行,教育行业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要求,在新教学改革理念中,实现生活化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师所探寻的目标。初中语文的良好教学需要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中,而实现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完善和创新,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的感知生活。因此,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探讨,旨在让初中语文教学更接地气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璞玉。
摘要: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教学最直接的受益者,在教师教学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是知识的增长还是思维的变化。文章以“常见结构的认识”为例,总结与反思学情分析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终点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99  教学设计是一项始于课堂教学之前
我敢肯定, 你们每个人都想遇到一个仙女。如果真的遇到了仙女,你们肯定想请她用魔杖点一点,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要说仙女嘛,我可是认识一个。  她是一个真正的仙女, 头发拖到地上,闻起来有玫瑰花的香味。  她总穿着雾一样的裙子,手里拿着魔杖,轻轻一点就是一道星尘。  这个仙女就是我妈妈!  你们肯定认为我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你们想错了!  我跟妈妈之间有个问题,就是她工作太多了!要是只有我和妈妈两个
摘要:对苏教版《实验化学》中碘一淀粉显色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淀粉;碘;显色现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7-007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苏教版《实验化学》第57页“拓展课题4-4”中涉及到淀粉与碘显色现象的探究。一般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在简单与复杂之间有着广阔游移空间很值得探究的问题。正像教材指出的,“淀粉溶液遇碘后显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