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危及海洋生物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3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东地区有一个死海,那片水域中由于盐分太多而没有任何生命存在。死海其实不过是一个内陆湖泊,并非全球海洋的一部分。
  
  科学家在对全球海洋进行探索时发现,海洋中也有不少生物难以生存的死亡区域,大都是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导致的恶果。
  绝大多数动物的生长都需要氧气,如果没有氧气,动物就会窒息而死。陆地上的动物如此,海洋中的动物也如此。然而,海洋生物学家发现,由于人们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海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低氧区,那里的海洋动物由于缺氧而死。科学家称这些低氧区为海洋死区。现在这样的死区越来越多,已经严重威胁海洋生态和渔业的健康发展。
  从1910年发现第一块海洋死区以来,近1 00年来已经发现了405块海洋死区,总面积达25万平方千米。而全球海洋的总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海洋死区已经占据了万分之七的海洋面积。面积最大的海洋死区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河口,面积达2.2万平方千米,占了全球海洋死区面积的将近十分之一,相当于新泽西州的大小。
  美国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牵头对全球海洋死区进行研究。他们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死亡区域,在1995年对海洋死区进行复审。研究发现,截至1990年全球才只有162块海洋死区,1980年只有87块海洋死区,1970年只有49块海洋死区。而最早报告海洋死区的论文出现在1910年,当时全世界只有4块海洋死区。
  近年来,海洋死区的数量和面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根据研究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海洋死区在近几十年来呈现每10年就增长一倍的趋势,这样的扩散速度实在太惊人了。如果人们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控制,照这样的速度进行下去,大概几百年后,大部分海洋就会变得静悄悄,找不到生命了。
  海洋科学家公认的海洋死区标准是每升海水的含氧量不足2毫克。然而,许多海洋动物的生存要求更高。比如,加拿大和美国东部海面发现的一种幼蟹,在每升海水的含氧量8.6毫克的海域中,就开始挣扎求生。目前使用的死区含氧标准,不足以避免海洋生物大规模死亡的损失。
  形成海洋死区的主要原因是海藻泛滥。海藻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像陆地植物那样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但是海藻的生长和繁殖很快,并且不断死亡,然后沉入到海底并腐败,成为海底泥滩中细菌丰富的食物来源,细菌在分解这些海藻时会从周围水域消耗氧气。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海藻生长中产生的氧气要比细菌消耗的氧气少得多,结果导致相应水域成为死区。导致海藻过多的原因并非自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人们把大量污水排入江河,这些污水顺着江河进入大海。污水中富含海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海洋死区中的需氧细菌也会直接从这些富含营养的污染物中吸取养分,消耗海水中的氧气。
  导致海洋死区的另—个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因为氧气在温水中溶解度会降低。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海水中的溶氧量也随之降低。部分区域的海洋生态系统曾经是季节性死区,主要出现在海藻疯长和气温较高的夏季。如果过了这个季节,那里又会适合其他生物生存。然而,如果有机污染物持续排入,需氧细菌就会常年活动和大量繁殖,那里的海域就成了难以恢复的永久死区。
  海洋死区最早出现于北部纬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如美国东岸的切萨皮克湾,以及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峡湾等,因为那里的污染比其他地区严重。然而,随着地球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城市活动中排出的有机污染物增多,近年来在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沿海地区也发现了海洋死区。
  死区蔓延已成为全球沿海生态系统的主要威胁。在海洋死区中,海洋生物不易存活,尤其是鱼类和螃蟹、虾等甲壳类动物更为脆弱,这些海洋生态链低端动物的死亡会导致大型海洋生物缺少食物而死亡。海洋死区的扩张,威胁到渔业的捕获量,进而对依赖渔业为生的数亿人口造成重大威胁。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也是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一片生机勃勃的海洋,而不是一片逐渐走向死亡的静悄悄的海洋。
其他文献
近期,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试图通过上市融资扩大生产规模的消息一经公布,引起了轩然大波,“活熊取胆”成为社会公众讨论的焦点。一些动物保护人士坚决反对,并呼吁取缔“活熊取胆”。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称,采取无管引流的方法取胆,熊并不会感到不舒服,并提出目前“活熊取胆”还没有任何替代品。归真堂也做出回应,决定2月22日、24日为开放日,对外开放参观。  相比于原始的杀熊取胆,“活熊取胆”减少了对野
如何形成短信、电视、电台、广播、社区信息等互为补充的立体化发布体系,是未来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    4月17日,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广东各地。  这次由强对流天气引起的灾害性雷雨大风从广西进入广东肇庆市封开县,狂风卷着黄色的尘土,遮天蔽日,然后一路向广东中部横扫过去。此次气象灾害造成17余人死亡,因灾伤病近200人。佛山市成为这次强对流天气的重灾区,辖下顺德区陈村镇出现14级阵风,与强台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