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规则下独立担保的功能与定位--以利益与风险分配为视角解读《独立保函司法解释》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保函司法解释》的出台,正式承认了独立担保在中国国内市场的有效性,并确立了独立担保的中国规则。当事人各方的利益与风险分配机制成为解读这套新规则的关键。独立担保的核心功能是替代押金与保证,就其利益与风险分配机制而言,符合中国民商法的基本原则。其风险虽集中于基础交易中的主债务人身上,但仍属于正常的市场风险。独立担保具有微弱从属性和高度独立性,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应是一种与“保证”并列的“人的担保”。现阶段,独立保函开立人仅限于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独立担保的广泛适用性受到了限制。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中国稀土企业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