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军民融合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建设

来源 :健康体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军队卫勤力量参与灾害救援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军军民融合式灾害医学救援法规制度、搜救协同机制、联合救援演练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充分利用军队卫勤力量,加强军地联合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军地联合灾害救援信息共享平台,依托模拟训练基地提升联合救援能力和加强军地通用应急医学救援物资器材储备等对策。
  关键词:灾害医学救援;军民融合;体系建设
  近年来,世界各地以地震、洪水、海啸、冰雪灾害为主的传统自然灾害频发,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矿难、火灾、爆炸等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灾难事故数量亦居高不下,日趋常态化、复合化、大型化,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安全。在国家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完善多部门协同、军民融合的紧急医学救援协调联动机制”作为其中一项基本原则。军民融合式灾害医学救援体系是指在军民融合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思想指引下,将军队卫勤系统有机融入国家医学救援系统,按照平时共建、战时共保、资源共享、互促共赢的总体原则,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军地一体化灾害医学应急管理体系。新时期,在紧急灾害医学救援指挥机制、法规制度、力量建设、应急准备、救援处置等方面深化军地联合形式,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式灾害救援体系,对于提高国家大规模灾害事故风险抵御能力,提升军队卫勤力量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军队卫勤力量参与灾害救援的优势和不足
  军队卫勤力量在灾害医学应急救援中具有先天优势,这主要是由其特有的性质、编制、装备和训练决定的。基于灾害医学救援具有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伤员批量发生、伤情复杂等特点,军队医院抽组的卫勤力量具有出动迅捷、机动性强、展开速度快和救治能力强等特点,相对于地方医疗资源或救援力量,在分级救治、批量伤员通过、现场急救处置、卫生防疫防病和野外通讯保障等方面,尤其在核化生灾害的侦检、防护、急救、洗消等技术装备及人才、药材储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军队卫勤力量占救灾一线全部医疗力量的60%;在玉树震后短短30min内,就有3个军队医院医疗队抵达地震灾区。除了技术因素外,当军队卫勤力量出现在灾害事故现场时,军人的出现能给灾区受伤人员一种强大的精神安慰,有重要的稳定民心作用。因此,军队医院卫勤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匹配现代灾害救援需求。然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发生大型灾害事故情况下,军队卫勤力量只能占到整个救援力量的一部分,人员编制数量和药材携运行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批量伤病员的救治需求,要提升大批量伤员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必须要融入到军地联合灾害救援体系中。
  2当前军地卫生力量在灾害医学救援中面临的问题
  2.1区域性军地灾害救援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军地联合灾害救援卫勤保障的协调机制已有初步进展,但仍停留在军委机关与国务院卫生部门或应急管理部门,以及省级政府部门与省军区之问的联动机制。在地、市区域性层面上,受军、地各自垂直指挥体制影响,尚未完全建立起有效的横向军民融合灾害救援机制,一旦灾害事故发生,地方政府和卫勤力量不能依案迅速应对,容易贻误救援“战机”。此外,灾害或事件发生后,由于参与现场救援的力量众多,多为跨区异地的军地联合救援行动,存在多部门、多单位、多组织,指挥管理分散,各方隶属关系复杂,军地之间、部门之间指挥关系异常复杂。在更高一级临时联合指挥部门未建立之前,现场组织灾害救援时,往往会出现为军队和地方两套班子、两种体系,导致现场各类应急医疗救援力量“各自为战”,卫生资源利用率不高,整体救援效果不佳。
  2.2军地联合搜救与信息共享机制不通畅
  联合搜救不仅是战场卫勤保障的首要任务,也是平时灾害救援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消防与医疗是区域灾害救援中“搜”和“救”的主要力量,但目前的法律法规体系中,甚至在某些地方灾害应急预案中,都没有明确消防与医疗之间的协调合作联动机制。在災害救援初期,批量伤员集中产生,搜救工作是重中之重,往往是消防、公安及一些地方救援队冲在一线,负责搜寻幸存者或转运伤员,但实际中常出现由于信息不共享、对接不通畅等问题导致现场搜寻与伤员急救不能同步进行,很多伤员经消防力量现场搜救出后,因得不到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而发生死亡或致残。在此阶段,地方医院救援队尚未形成或收拢,只有常态化备勤的军队卫勤力量有能力整队进入灾害现场组织急救收治。地方部门消防力量与军队卫勤力量在灾害救援时如何实现同步跟进、融合协作、军地联动,军地联合救援取得成功的关键,需进一步完善加强。
  2.3军地联合灾害救援演练平台较为匮乏
  灾害医学救援是快节奏、高效能、高消耗的联合救援行动,不仅需要针对平时罕见的大批量伤员应急处置能力,还要具备应对时机不同、地域不同、任务性质不同的灾害救援能力,这需要军地救援力量在平时开展基地化灾害救援训练,并达到高度一致的默契配合。尽管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但灾害应急管理水平、灾害预警体系构建、基础训练设施建设、物资储备与物流体系与欧美、日本等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各级紧急救援组织机构,联邦政府在各州、市、郡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培训基地;每年培训基地都对从事紧急救援工作的人员按照循序渐进原则进行两级强化培训;相对而言,我国灾害应急救援专业培训基地覆盖率、轮训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军地共用型培训基地数量严重不足,灾害救援模拟训练手段十分匮乏,制约了联合应急救援能力的快速生成。
  2.4应急救援卫生物资储备预置不够完备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不可预测,但在时空分布上有一定宏观规律,如西南地区地震、泥石流频发,东南沿海地区易遭受台风破坏,长江黄河沿线地区夏季易发生洪灾等。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必然急需大量的急救药材物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卫生防疫和维持生存等。由于我国存在地貌的复杂性、灾害的多发性、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救灾物资器材储备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在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时易出现单一储备结构不能满足多元保障需求、不同阶段药材物资结构性短缺与积压、临时药材筹措困难和物流不畅等问题,导致药材保障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不强。   3建立軍民融合式区域灾害医学救援体系的举措
  3.1加强军地联合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建设
  在国家、战区和省、市等不同层面建立完善军民融合、军地联合、上下顺畅的灾害医学救援体制,确保救灾行动高效运转。在国家层面上,在国务院应急管理部指导和协调下,借鉴美国陆军“医疗部队兵力池”的理念,将地方和军队卫生力量纳入到联合灾害救援体系中,整合区域卫生资源,掌握区域救治能力,集中组织救灾卫勤保障,建立国家军民融合式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实现在平时发生灾害事故期间军队卫勤及时补充地方医疗资源,在战争期间地方向军队卫勤提供后备医疗支援和国防力量动员。在区域层面,可组建分级、分层、分类的灾害应急医学救援队伍体系,在各级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指挥中心预设军队卫勤指挥席位,在各战区联指或联勤保障中心预设地方动员部门卫生要素席位,形成权威统一扁平精干、顺畅高效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组织指挥机制,军地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定期举办应急领导小组会议,重点围绕联合搜救、疾病监测、疫情防护、预先准备等内容,开展协商沟通工作。瞄准提升灾害救援风险抵御能力,组织军队卫勤指挥人员和地方卫生、医院管理、急救、临床专家,参照军队战时卫勤保障的理论和经验,借鉴国外应急医学救援先进理念与组织指挥体制,以及结合区域灾害事故易发特点,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灾害救援决策平台,并制定一系列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应急医学救援预案,形成应急出动与规范对接的标准作业程序,并通过桌面推演、实践演练不断拓展军地相关灾害救援预案的完备性。
  3.2建立军地联合灾害救援信息共享平台
  军地联合灾害救援行动中,应发挥信息技术的联通性和渗透性,依托军地既有的通讯设施和先进的信息化指挥装备,以有利于数据信息的快速流通和衔接为目的,打破军地之间、行业之间的条块分割,把分散部署的军地各类卫生单元链接构成一个保障整体,全面共享数据资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在立足军队军事信息保密原则基础上,把军地各部门、各单位自成体系的网络、业务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系统综合集成为一体,建立包含交通、公安、消防、医疗等救援信息于一体的数字化综合通信网络,线上实现军地在信息、通信和网络上的互联互通、信息实时共享,线下强化密切配合、演训联动和共同出勤,建立起科学规范、装备配套,军地兼容并能够快速反应、高效救治的组织指挥体系。利用军地区域一体化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网络信息平台,实施动态事故监测预警,随时根据社会安全、气候变化、地质及地势发生灾害倾向等信息情况,进行联合预测评估,并在灾害事故突发时为灵活调度适宜的军地灾害救援卫生力量提高智能决策支持,实现最大化的卫生资源利用和共享、最便捷的应急出动及医疗物资器材补充,为联合救援工作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储备,打牢灾害应急救援保障行动的“情报”基础。
  3.3依托模拟训练基地提升联合救援能力
  依托军地医学院校或部队训练场地建立灾害医学救援训练基地,整合搜索、营救、医疗三位一体训练体系,引进灾难急救高级生命支持课程(AdvancedDisasterLifeSupport,ADLS),加强军队灾害医学救援综合演练。在基地化训练中,针对常地震、水灾、风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暴力恐怖事件、工业爆炸事故、空难海难等事故所致批量伤病的症状体征及发病规律,引入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Patient,SP)、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等新技术手段,配合现场声、光、电刺激,让参训队员如临灾害现场,提升救援分队实战化训练效果,以及志愿者民众对真实灾害现场的感同、适应能力。在综合演训中要注意把握:一是定期组训。每年要定期组织军地联合演练,根据不同的灾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化演练,如可以军队方舱医院或帐篷医院为主体,卫勤人员与地方医院医务人员混合编组,探索超负荷救援新方法,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反应能力。二是加强演练力度。根据救治需要对军地资源合理配置,最大化地保障灾害救援能力。在演练过程中都应该注意培养应急救援人员的一专多能,不仅熟练本专业技能,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救治技能,提高综合救治能力。三是增加联合演练的经费投入。建立国家出资,军地联合力量的演练机制,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演练后,运用综合评估标准和方法,通过网络化、模拟化、智能化等现代化手段,综合评估各卫生单位的联合救援能力,以量化结果促进军地联合救援演练水平质的提高,保证执行军地联合灾害救援行动时,卫勤保障能快速反应、密切协同。
  3.4加强军地应急救援卫生物资预置储备
  灾害应急医学救援行动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伤病员发生的数量和节点难以预测,药材物资储备基数无据可寻,据此,应做好针对性的物资器材保障准备。一是国家整体规划。国家层面通过对军地卫生物资的储备、规模和类型的整合划分,建立统一的药品器材储备数据库,军地储备各有侧重,军队储备以特殊药材、战救药材为主,地方以通用药材为主。对救援需求量大、轮换更新要求高、临时筹措困难的通用药材,采取签订合同形式,依托地方力量进行代储代供,遇有灾情及时调配;二是完善药材目录。针对驻地周边地域气候、地形特点,以及既往灾害事故发生统计分析,制定军地通用的灾害救援物资器材储备的品种目录。由单一保障到多元保障,军队重点进行技术储备和经费储备,地方重点进行合同储备和生产线储备。三是救灾药材预置预储。在灾害易发、人口密集或重要交通枢纽等城市或区域,地方卫生部门要协同军队卫勤部门联合预置足量的药材和物资,确保应急执行医学救援任务需要。如地震带周边地震带易发生地域,以预储外科手术耗材为主;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储备药材以消化系统用药、防暑和皮肤病用药为主。四是要简化应急救援物资调用程序。对应急救援药品、试剂、医疗器械、卫生防护等医疗物资的储备、补充计划,平时实施集中、动态管理,紧急状态下根据救援任务需要,可由军地联合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指挥部门直接调用,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保障效率。
  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卫勤处 河南洛阳 471000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来,意外损伤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加,胸部创伤发生率越来越多,且肋骨骨折在胸部钝性创伤中所占比例也随之升高。X线平片是对肋骨骨折进行检查的主要方式,在CT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其对肋骨骨折诊断的有效作用也获得了充分展现。  关键词:肋骨骨折;CT表现;临床;诊断进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accidental inju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对其生命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时期,观察组为开展系统化护理时期;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生命质量各项评分、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围生期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作用。方法:试验样本取126例(即:我院2018.11-2020.11收治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抽签法分组,63例每组,实施围生期护理干预(试验组)和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观察妊娠结局,对比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疼痛度评分。结果:经护理,试验组妊娠结局比参照组优,P0.05)。  1.2方法  给予参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110)和观察组(n=110)。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治疗,观察组给予阶段性健康教育治疗,教育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率和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依从率为85.4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依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睡眠指导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对神经内科失眠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8月,神经内科收治的失眠伴血压升高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睡眠指导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及睡眠质量。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2月-2020年12月,筛选急诊收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为开展优质护理期间;两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服务评价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服务评价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护理服务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期间,观察组为开展系统护理期间;两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囊性肺癌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囊性肺癌的临床及影像特征。结果 34例囊性肺癌中,33例为腺癌,1例为鳞癌。32例有囊壁不均匀增厚(94.1%),20例有囊内分隔(58.8%),18例有壁结节(52.9%),16例有磨玻璃影(47.1%),13例有边缘不规整(38.2%),11例有短毛刺(32.4%),9例有胸膜凹陷(26.5%),8例有分叶(23.5%),6例有
期刊
摘要: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传染病事件。虽然在此次疫情应对中我国展现出了相对优势,但也需清醒认识到在应对时暴露出的风险评估、信息发布、抗疫储备、控制处理等方面不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城市社区为切入点,结合“4R危机管理理论”,从监测评估、以防为主,培养能力、做好准备,快速响应、综合处置,恢复常态、改善提升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传染病防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小儿消化内科患儿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儿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期间,观察组为开展针对性护理期间;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两组护理质量评价,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沟通技巧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操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