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发病机制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面肌痉挛(HFS)患者静息态下大脑功能活动的改变。

方法

对2013年7月至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HFS患者(HFS组)和33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HC组)]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检查,并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分析两组间自发性脑功能活动的差异。

结果

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比例和受教育年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与HC组相比,HFS组的脑区包括脑桥、小脑后叶和中央前回运动区的ReHo值均增高(AlphaSim校正,P<0.01),其中以中央前回运动区差异体素最多,小脑后叶次之,脑桥差异体素最小,但后者的ReHo值增高却最为显著(t=3.83);HFS组的运动辅助区、颞上回、楔前叶、额中回和扣带回的ReHo值降低 (AlphaSim校正,P<0.01),其中以扣带回的差异体素最多,ReHo值降低最为明显(t=-3.69)。

结论

静息态下,HFS患者大脑参与激活面肌运动的皮层和灰质核团兴奋性增高,而参与抑制面肌运动的皮层存在功能弱化,这些改变可能参与了HFS的病理进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作为免疫增强剂抑制脑干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制备成年Wistar大鼠C6脑干胶质瘤模型。提取胶质瘤模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转移因子。将20只Wistar幼鼠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0 h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和转移因子溶液灌胃。24 h后制备幼鼠C6脑干胶质瘤模型。通过MRI检查鉴定胶质瘤模型并测量两组肿瘤体积,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分别检测24 h和96 h两组外周血C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高频多脉冲直接皮质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dcMEPs)、皮质下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scrtMEPs)及持续dcMEPs监测在皮质运动区病变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例皮质运动区占位性病变患者,刺激前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翻转定位中央沟,然后应用dcMEPs定位运动区、scrtMEPs测定皮质脊髓束,并采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脑膜瘤自发性出血的主要临床特点,分析其可能的出血机制。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109例脑膜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6.4%)经影像学和病理学证实的Ⅰ、Ⅱ级脑膜瘤自发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类型,肿瘤内血管成熟度及肿瘤细胞增殖情况。结果7例中,肿瘤位于大脑镰旁2例,矢状窦旁1例,左蝶骨嵴内侧1例,左额顶叶、左颞叶及右顶叶凸面各1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