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等静压消除金属增材制造构件孔隙的研究进展

来源 :材料研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dding_do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消除激光选区熔化、电子束熔融等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制备的构件内孔隙缺陷对使用性能的不利影响,满足航空、航天和医疗等行业对金属增材制造件的迫切需求,热等静压作为重要的后处理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对近期科研人员利用热等静压消除金属增材制造孔隙的效果评价和机理的分析进行了阐述,进而为金属增材制造构件实施热等静压处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对人胃癌细胞叶酸受体α(FRα)表达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选择人胃癌细胞株BGC823、AGS,用10、20、40、80 μmol/L DATS处理BGC823细胞48 h,5、10、20、40 μmol/L DATS处理AGS细胞48 h,以6 μmol/L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处理细胞作为表观遗传研究的阳性对照,以未经D
为了顺利完成复杂环境下高楼的拆除爆破,基于楼房结构和施工难点的分析,采用单向折叠和预处理技术,通过合理精确爆破参数、严密组织施工,完成了待爆高楼的拆除。结果表明:爆破振动速度和塌落振动速度都在安全允许范围之内;同时采取覆盖防护、近体防护、遮挡防护、主动防护、开挖减振沟、防冲堤、减振“墙”等防护方式的实施,使得防飞石和减振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和参考价值。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计算模拟,研究了烟气催化脱汞过程中Hg 0,Cl和HgCl在Ce掺杂前后MnO2(110)表面的吸附状态.结果表明:在Ce掺杂前后,Hg0和Cl都是优先吸附在MnO2(110)表面的含氧位点,且从掺杂后形成的键长更大,表明掺杂有利于反应体系活性的增加;HgCl吸附时,Ce掺杂前后不管是以Hg端吸附还是以Cl端吸附均是化学吸附,且以Hg端吸附在O位点上较为稳定,以
结合某市域铁路工程,阐述箱梁设计情况以及选择的施工设备,探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张拉施工的要点,包括预应力材料选取、核对伸长值、管理张拉过程等方面,提出箱梁后期徐变上拱的施工控制措施。
结合宁波某基坑工程,介绍了 SMW工法桩结合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支护体系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对比了预应力型钢组合支撑和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及传统钢支撑体系的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对轧制态AZ61镁合金进行单道次加工,利用EBSD和SEM/EDS及室温拉伸、显微硬度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加工方向对加工区域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沿轧制方向(Rolling direction,RD)和横向(Transverse direction,TD)FSP制备的镁合金晶粒尺寸分别为3.5μm和4.3μm,基面施密特因子平均值分别为0.42和0.34;沿RD方向制备的镁合金中第二相呈细小弥散分布
采用离子束辅助磁控溅射技术制备CrTiAlCuN薄膜,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硬度计、划痕仪及磨擦磨损试验仪分析检测膜层的结构及主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CrTiAlCuN膜层厚度约2.0μm,膜层细腻致密,呈典型的柱状晶生长;膜层中的主要元素是Cr,其含量占40%左右;膜层呈现出与CrN相近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晶格中部分Cr原子被Ti和Al替代;膜层的显微硬度达3255Hv,结合力为74N,而Cu的引入使摩擦系数降低至0.366,薄膜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为提升电梯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梯安全风险监测与识别方法。依托电梯智慧监管平台,选取、分析电梯物联网监测、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和用户投诉等相关事件及监测时间段内电梯特征事件数据;结合事件发生可能性与后果严重程度,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电梯安全风险监测模型;获取所有被监测电梯的整体风险分布,采用标准分法将其风险值标准化处理,依据风险阈值,形成风险告警机制,动态识别高风险电梯。该方法实现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梯安全风险动态评价及高风险电梯的实时预警,为监管部门开展基于风险的电梯重点监
为了获取人员难以到达、地形复杂的高速铁路隧道洞口处地形图及断面图,采用"GPS+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进行测量获取地面数据。通过GPS采集控制点坐标建立绝对坐标系,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相对坐标系下的地面数据,最后运用坐标转换技术获得工程坐标系下的地面数据。对获得的地面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数据导入到CASS软件中进行地形图的绘制,并运用数字地面模型对隧道洞口的横断面、纵断面进行生成,得到满足设计
火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一般不允许进行开环试验,这不利于控制策略的优化。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斜坡响应并考虑前馈控制的闭环系统辨识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包含PID控制器、前馈控制器和二阶惯性加纯延迟系统的闭环系统最小二乘形式,根据运行数据辨识出二阶惯性加纯延迟对象的参数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鲁棒性约束的PI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采用最大灵敏度函数作为约束,通过遗传算法对性能指标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参数。将所提出的闭环系统辨识方法及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应用于某机组的低压加热器,运行数据表明优化后的控制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