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ali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以近年来移动媒体的飞快发展,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渠道从传统的广播、电视上逐步转移到了以手机作为核心的移动客户端上。每个人每天都会不经意间浏览各个领域内的头条热点,因此,哪家媒体能最快取得一条新闻报道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或头条也就成为了记者们的重要任务。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记者们在获取新闻的时候,往往受利益和压力的驱使,而在采访和报道中摒弃了新闻工作者该有的美德和修养,为了头条争得头破血流,不顾被访者和被报道者及其家属们的权益和利益,也就是关乎到了本文的主题,新闻之中关于人文关怀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 职业道德 人文关怀
  一、人文关怀的涵义以及其产生的条件
  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意思就是当人们物质生活和物质需要得到了满足之后,才会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需求,才会知晓礼数、形成人生观来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为。人文关怀的产生当然也是在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的前提和基础上所形成的观念。这个词从字面理解就不难得出结论,属于一个社会范畴的词汇,在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得到了满足以后,作为社会人的我们,感受着来自社会、家人、朋友等社会上的其他人所给予的关怀,也同样付出某些事物来使其他人感受社会的温度和关心。人文关怀的含义,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①
  二、新闻采访和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的体现
  道德从本质上讲则是辅助法律来进行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法律具有强制力而道德具有约束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最基础的底线就是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和突破道德的约束,不能侵犯公民由法律所赋予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在李天一案的采访过程中,对于受害者的采访,作为记者和采访者首先应该抱着同情和怜悯的态度,对受害者的痛苦经历表示惭愧和同情,这项工作必须在采访事件本身之前完成。然后,要在与受害者沟通良好的基础之上,对于可以采访到何种程度进行商议讨论,避免受害者重新回想起当时痛苦的经历和遭遇,从而尽可能避免对受访者的再次伤害。同时,在采访中还要考虑受害者父母及家属的情绪和态度,也应让他们收获来自他人的支持和帮助。通过良好的沟通和诚恳的态度与受访者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从而取得受访者的信任,在取得足量信息的同时,为受害者带去应有的人文关怀。将社会对受访者的关怀传递给受访者。因为受害者在心理上是处于弱势的,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怀和帮助,理应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逃离阴影。新闻采访时,一些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可能会为受害者的心理带去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新闻报道时,新闻内容可能以多种形式发表于多个不同的媒介之上,如报纸、杂志、网络、手机等媒介之上。无论是发表于何种媒体上的新闻内容,都应该在得到受害者的认可和同意以后才能发表。在报道中的某些细致的问题,比如受害人的姓名、年龄、照片等涉及个人隐私和肖像权的问题,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是不能擅自发表的。如若不经受访者允许,不能擅自发表私密的问题。新闻报道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受众传递信息,还应当指引受众,教育受众,使读者能在阅读之后受到鼓舞,启发受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人文关怀。
  三、做好人文关怀是新闻从业者应该遵循的原则
  新闻自由是新闻事业的生命力,只有保证了新闻自由的权利,才能让记者敢于报道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想,将事实的真相公诸于众,减少强权新闻的出现。为了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要求新闻记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闻工作者要明确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以法律和道德作为权衡器,新闻从业者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坚守义务和责任。
  同时,记者要心系人民。当一个新闻记者能深刻地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铭记心中,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时候,他所进行的一切新闻工作相关的活动,都将包含着人文关怀因素。心系人民做新闻,可以大大减少新闻报道中的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等问题的出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新闻工作者充当党和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要替党和人民看情况,发声音。
  此外,要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新闻记者要把自身的利益同媒体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树立社会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观点和想法,通过这种思想来指导行为,而将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的行为,就是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新闻从业者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思维贯彻于新闻工作的始终,从准备工作到作品最后的发表,均不可缺少。
  注释:
  ①胡云霞:《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卢佩. 汶川地震报道中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探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2]王彦. 关于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问题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6]李阿珊. 从缺失到回归[D].长春:吉林大学,2007.
  (作者简介:张天娇,女,山西财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其他文献
多酸化合物作为一种独特的金属氧化物具有很多特殊性质。基于这些性质,多酸化合物在催化剂,抗肿瘤药物以及作为分析检测探针等生化研究领都拥有优良的表现,也因此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多酸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也进入纳米领域。目前,已经被报道的多酸化合物的纳米微粒涵盖了多种形态,包括纳米粒子,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纳米多孔材料等;而合成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已有的方法包括模版合成,气-液-
本文根据产电细菌的代谢特点,以天然环境中的沉积物作为产电菌源接种体,通过电化学/微生物方法从中富集筛选出产电菌体,并在以富马酸作电子受体的培养基中不断进行传接种保存。同时利用控制电位法在含不同体积比离子液体的苯胺电解液中合成聚苯胺石墨棒电极,并对其进行了红外、紫外、电化学等表征。为了研究聚苯胺石墨棒电极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性能,构建了共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考查不同条件下合成的聚苯胺石墨棒电极的放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新型结构材料在材料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航空航天、风力发电、船舶等高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现有单一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已无法满足这
氢键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在超分子化学、分子识别和晶体工程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胍鎓离子及其衍生物上的氢原子多,拥有良好的定向性和形成多重氢键的能力,诸
本文以原位的时间/温度分辨的红外光谱,同步辐射X射线散射,Raman光谱成像作为主要表征手段。分别从动力学,热力学以及形态学的角度研究了左旋和右旋聚乳酸(PLLA-PDLA)两嵌段聚合物以及PLLA/PDLA非等摩尔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片晶结构,立构复合体(Stereocomplex)和PLA均晶(Homo-crystal)在样品中的分布情况。研究立构嵌段聚合物的结晶行为时,发现由于PLLA和P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