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稻盛学,我们很幸运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航中国总代表山口荣一其实挺爱笑,聊天时,他时而皱着眉头苦笑,时而仰着脖子哈哈大笑。说起稻盛和夫对高管们的严厉要求时,他还憨笑着点头说:“真是很不适应啊!”
  虽然不适应,但山口荣一还是陪伴着在死亡边缘挣扎的日航。他说,因为稻盛和夫的到来,他对日航有了信心。能在稻盛手下学习更是难得的幸运。
  《中欧商业评论》(下称CBR):一度代表着日本战后经济繁荣的日航为什么会出现巨大赤字,最终申请破产保护?
  山口荣一:日航原本是国有企业,后来民营化了,但在日本国民心中,和国企是一样的。日航出现赤字的原因很多,比如国际环境不好,包括“9·11”事件、非典、世界金融危机等,还有国际航空业的竞争、油价走高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市场需求的减少。日航当时全是747大型客机,客人拉不到了,肯定要亏本。虽然各方面原因都很清楚,但日航一直没有痛下改革的决心,想一点一点地解决,错失了改革良机,最终导致面临破产。
  CBR:听说稻盛和夫要来拯救日航时,日航人有哪些期望?
  山口荣一:我们都知道稻盛先生是非常成功的人士,但他从没涉足过航空业。当时日航员工都不知道何去何从,看不清未来,他们更关心公司今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之前在澳大利亚工作过,经历了安捷航空的破产,当时安捷航空根本不管客人了,非常混乱。所以我也很怕如果日航真的倒掉该怎么办,客人们该怎么办,所以我们决定和稻盛先生一起继续做下去。
  CBR:您觉得稻盛和夫对日航最重要的改造是什么?
  山口荣一:一个是传播精神上的经营哲学,让大家更有激情地工作,另一个就是引入阿米巴经营模式。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必须各部门合作,所以各部门要考虑如何为整体做贡献,然后迅速地把它转化为经营利润。这是经营管理系统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航空公司是整体协作,每个部门只要把自己的业绩做好,融入到公司里,整体就会变好。
  CBR:稻盛和夫一向注重长期利益,但在拯救日航时,他也很注重这一阶段日航的短期利益,对吗?
  山口荣一:是的,他肯定要在短时间内拿出一个好成绩来提升士气,事实也证明改革是很成功的。一般申请破产保护的企业很容易造成二次破产,但我们没有,2011年3月份,我们已经脱离了破产保护,成为重生的公司。这么短时间能做到这个样子,稻盛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CBR:稻盛和夫先生说自己从不裁员,但在日航却破例了,对这个问题日航人的态度如何?
  山口荣一:对于裁员,大家肯定不愿意,但如果公司没了,大家就都没有地方工作了,所以肯定要努力挽救公司,才有大家的未来。日航去年做到1800多亿的利润,已经很多年没有这种利润出现了。努力之后公司变好了,大家的士气和干劲就会越来越高。
  CBR:整个改革过程中,您觉得稻盛和夫碰到最难的事情是什么?
  山口荣一:航空企业是所有企业里最难的一种。大环境、小环境、经济环境、安全环境,包括天灾、人祸,什么事都跟航空有关,非常复杂。比如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是大家都没想到的。如何度过难关,应该是最难的一次考验,当时稻盛先生自己也觉得非常棘手,非常累。那段时间我们要更深入地了解市场,要更细致地关注数据,研究如何把业绩做好。比如某些线路不好,立刻不要了;哪里客人有需求,我们就加飞一些临时航班;如果某些线路客人少了,马上要压缩成本,这对组织经营管理能力要求更高。现在的成绩显示,我们基本已经度过难关了。
  CBR:是什么让您在日航一直坚持到现在?
  山口荣一:我在日航工作了30多年,对公司有感情了。公司破产,我们还想通过努力把这个公司重新做起来,那样也很有成就感。另外,能够在稻盛先生手下工作,也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机会。盛和塾有7000多个塾生,但能够见到稻盛先生的人并不多,我就是其中一个能够经常见到的,所以我觉得很幸运,我在这儿工作很快乐。
  CBR:因为稻盛和夫的到来,您和盛和塾的交流也更多了吧?
  山口荣一:是的,会长来了以后,我从会长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也很想知道盛和塾的塾生们都学些什么,所以就到盛和塾和大家交流、学习。大家都是经营者,中小企业也好,大企业也好,烦恼也基本差不多。通过互相交流、研讨,一是交了朋友,也学了很多东西,大家互相支招,能更快地抓住经营的本质。
  CBR:您现在每天工作到几点?
  山口荣一:挺晚的。我们虽然是管理者,但是稻盛先生说,管理者应该比你的员工做得更好,员工没有想到的事,你要提前想到。我们原来不是这样,原来是越高层级的领导越不干活,所以稻盛先生的经营者哲学非常重要,让我们受益很多。
其他文献
服下兴奋剂的谷歌可能因为两大问题而走向衰败。一是真的以为自己是“超人”,透支核心能力;二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因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暧昧举动而导致安卓阵营分崩离析。    一切看似始于那次惊心动魄的收购。8月15日,谷歌宣布将以每股40美元,总额约125亿美元现金,相比对方收盘溢价63%的高价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随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大产业内掀起一阵暗流涌动……  安卓阵营内,一边是HTC和
期刊
如何更好地理解用户?这是一个非常关键而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之所以理解用户容易被忽略,是因为这个问题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那么突出,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类创新所处的跑道和阶段。  如果出现技术驱动的大品类创新,市场发展又处在上升阶段,理解用户这个问题就不会显得那么重要。例如,汽车、电视机都是得益于关键技术的突破而诞生的,这些大品类创新带来了用户体验质的飞跃,以至于用户主动蜂拥而至。当市场高速发展、远未
期刊
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观念的变革,而观念的变革必然会改变消费的方式,也必然使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变化。让消费者用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最好的服务,已成为“新消费时代”的追求目标。近年来,作为传统行业的烘焙产业,在品牌、口碑、质量和體验等方面不断创新,在这个寻求变革的市场中摸索出了全新的发展道路,并越来越受到资本和消费者的追捧。  由中欧·静安时尚产业研究中心主办的“新食品消费时代的烘焙魔力——中欧·静安时尚产
期刊
编者按:  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要做强金融板块,实现“产融结合”的构想。然而到底什么是产融结合?其功能和内在价值何在?魏炜和朱武祥两位教授将分两期向读者呈现真实的“产融结合”。    “产融结合”一词起源于JP摩根时代,最初的含义是指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渗透与控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JP摩根成为华尔街金融霸主,但他并不满足,开始向产业领域延伸。1879年,他从范德比尔特手中购得美国中央铁路75
期刊
老挝旧都琅勃拉邦有很多佛寺,围墙都非常低矮,和膝盖差不多高,并不能阻止他人进入,里面的风光也一览无余。这似乎构成了一个隐喻:围墙存在与否是一个主观的问题。如果圍墙里指代的是“我”的话,“我”与“非我”——围墙之外的一切——之间的界限只是一条虚线。用一个中国成语来表达可能更加直观:画地为牢。  一个人心理越封闭,一个组织越自我,就似自设一个空间极小的牢狱。正如西方寓言描述的,一个“点王国”的国王,既
期刊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说,互联网上半场靠用户红利,下半场靠深挖用户价值。互联网时代,用户、信息和数据的共用性异常强大,企业通过分析用户数据,以多元跨界策略,能够尽可能地将用户留在自己的“地盘”。曾领投百度、优酷土豆、去哪儿网、哈罗单车等优秀企业的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对于这一趋势颇为认同。在他看来,互联网的核心就是在掌握用户流量入口后,通过数据不断用各种方式抢占用户的时间与钱包,多元跨界策略正契
期刊
成长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从原点出发的爆发式成长,二是在原有基础上向更高阶段成长。胡兰成先生纵观五百年历史,认为在“机”的把握上,五百年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人称得上是善用机变:一个是为元朝立基的耶律楚材,另一个则是教燕王朱棣以弱胜强的姚广孝。不难发现,姚广孝助力燕王朱棣所实现的是以弱胜强的爆发式增长,而耶律楚材所做的,则是帮助元朝从强大走向更加强大。  《浪潮之巅》正是从这一视角去审视“机”与企业成长之
期刊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提出的,邀请世界各国共同参加、以国际合作方式获取共同发展的倡议,其主要内容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建设为重点内容,进而探索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新模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而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行动者,中国企业应与多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我们认为,这是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导方
期刊
组织里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个问题:到用人的时候,一把手把花名册翻来翻去,也不一定能找到一名干将。梁山有一百零八位头领,但是能够横刀立马、独当一面的干才其实屈指可数,非常稀罕。  干将是如何独当一面的?领导者又该如何使用干将呢?  谁堪独当一面  独当一面的意思就是独立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语出《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当一面的干将,需要坚定的意志、健全的心智、全面的
期刊
编者按: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以近80岁的高龄接手申请破产保护的日航,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让企业摘掉破产的帽子,浴火重生。奇迹不会是偶然发生的,稻盛在日航600多天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通过对稻盛和夫在日航的同僚、现任日航中国总代表的三口荣一先生的专访,我们得以管窥稻盛和夫怎样改变了日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