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最大民生,成就最美人生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211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
  在很多外人特别是老一辈看来,就业局是“强势”部门,手握着就业岗位的调配大权。殊不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就业工作早已从当年的“政府说了算”演变为如今的“市场说了算”,老百姓找工作也实现了从“找市长”到“找市场”的根本转变,就业局的职能职责也早已从“分配工作”变成了如今的就业服务。
  尽管“权力”减少了,但工作任务却丝毫没有减少。在就业服务管理局工作以来,我最大的感受可以简单概括成一句话——就业工作无小事,就业服务无止境。
  过去几年,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相继经历了脱贫攻坚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一系列大事难事。在每次严峻挑战面前,我們始终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稳定的就业局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光添彩。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奋斗目标,如何围绕老百姓在就业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办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成为我思考谋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发现当前制约就业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劳动者反映“求职难”;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反映“招人难”。
  作为市就业局负责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我不禁思考,该如何破解这一老生常谈的困局?
  既然是供需对接有问题,就应该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减少无效对接,增加有效对接。一方面,提高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培养更多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还要畅通对接渠道,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交流更容易、更顺畅、更便捷。
  围绕提高人力资源供给质量,我们实施了“智能 技能”高新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依托国内行业巨头腾讯集团的专业优势,围绕“互联网营销师”、“电子竞技运营师”等市场紧缺的新职业,对重点群体实施专项培训,提升其适应新职业需求的能力。
  5月21日,重庆市首期“互联网营销师”新职业培训班正式开班。经过此次培训,已有不少学员从一位互联网“小白”转型为熟练开展网络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我们还联合顺丰开展“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试点,与华为、百度、创新奇智等龙头企业签订技能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多角度推进新职业培训,努力提升新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技能,促进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
  围绕畅通人力资源对接渠道,我们开展了“重庆英才·职等您来”网络直播招人招才公共服务,每周开展一场直播招聘,“订单式”组织用人单位参与,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有效克服了传统招聘在时间、经费、人力、场地上的限制,打破了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就业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招聘信息的开放共享,促进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开展直播招聘32场,203家用人单位做客直播间招人招才,累计吸引1336万人次在线观看和参与,实现促进就业8.01万人。
  迈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就业形势,我深知,只有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贴群众迫切需求,打破固有思维、探索创新举措,才能真真切切地为群众办实事,使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根基筑牢。也只有服务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才能成就自己最美的人生!
  (作者系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其他文献
贵州铜仁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乌江、锦江,汇入长江。  念好“山字经”,写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铜仁走绿色发展之路,正是守住了这三条底线,才描绘了一幅发展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  “山字經”怎么念?沿河十二盘,山路弯又弯,大山入云端。近年来,十二盘人苦干实干,修路,修水窖,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如今的十二盘,珠瑙山上郁郁葱葱,漫山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城都市区发展,为璧山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璧山东向紧紧“粘附”中心城区,西向广泛辐射成渝轴线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便捷的多式交通网络、广阔的发展空间、良好的产业生态、众多的城市名片,是主城都市区的“迎客厅”。我们将牢固树立一体化理念,紧扣主城都市区“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
血性,是我们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正是有了血性,瞿秋白、赵一曼、杨靖宇等共产党人才能初心不改、党性不移,不畏艰难、前仆后继,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壮丽史诗。红色基因,血脉相连,生生不息。在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身必须始终过硬。然而,伟大征程路上挑战与风险交织,阻力与矛盾叠加,共产党员要做到始终过硬,关键是要传承好红色基因,保持血性,锤炼坚强的党性。  血性
群山掩映中的红池坝镇  2018年9月17日,巫溪县红池坝镇。  蓝天白云下,群山葱郁。  沿着进山小道一路颠簸,市农科院副院长苟小红提着简单的行囊,来到了这个大山中的小镇。  眺望蓝天白云和旖旎风景,他心中一阵热血激荡。  “这里,即将成为我的战场!”苟小红对自己说。  红池坝镇是巫溪县最偏远的乡镇,也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此行,苟小红将接任市农业农村委扶贫集团驻巫溪县红池坝镇工作
今年,我趁休年假之际,有幸和外婆、母亲一起走在小时候的求学路上,边走边谈起三代人的求学之路。  外婆:新中国扫盲的幸运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盲率高达80%,其中70%是妇女,小学实际入学率不到20%。1952年全国规模的扫盲识字运动轰轰烈烈展开,出生于1944年的外婆正值上学的年纪。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女娃的命运只有围着灶台转。”外婆说。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在新中国积极恢复与探索
与《当代党员》相识,未经人介绍,只是不经意间的一次翻阅,没想到却一见如故。  2015年7月15日,是我们初识的日子。  那天,是我上班报到的第一天。当我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跨进办公室大门,期待着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欢迎下开启自己繁忙的工作时,却发现大家正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顾及我。  坐在沙发上等待时,我随手拿起身旁的杂志,“当代党员”四个大字便映入眼帘。  “这不就是标准的党八股杂志嘛。”我心
2018年6月15日,河南省尉氏县大马乡。  马留彬站在墙角前,手提颜料桶开始忙碌。  在当地人心里,他是“最会写字的人”。  过去近50年间,大马乡数百面墙的标语都是他刷的。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像这样的“刷墙达人”还有许多。而各式各样的墙标,也已成为中国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承载着一代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40年,也浓缩进了墙上标语的字里行间。  铭记·改革的记忆  “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铜梁区深学笃用“源头活水”,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
万水千山总是情,巴渝四月满眼春。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节点,在西部大开发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指导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是新时代重庆改革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重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让我们倍感温暖、倍感振奋、倍增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语重心
9月23日,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召开。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大都市,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增强带动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更大担当、发挥更大作用。  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讲话,市政协主席王炯,市委副书记吴存荣,市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