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电视单孔胸腔镜手术(VATS)下应用切割缝合器与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采用VATS治疗的92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切缝组48例采用腔镜下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疱,缝扎组44例采用丝线缝扎、结扎肺大疱。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死亡、中转开胸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共复发气胸5例。两组患者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切缝组(2. 0±
【机 构】
:
450008郑州,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一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电视单孔胸腔镜手术(VATS)下应用切割缝合器与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采用VATS治疗的92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切缝组48例采用腔镜下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疱,缝扎组44例采用丝线缝扎、结扎肺大疱。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死亡、中转开胸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共复发气胸5例。两组患者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切缝组(2. 0±0. 4)d,缝扎组(2. 0±0. 5)d]、术后切口愈合(切缝组3/48例,缝扎组7/44例)、住院时间[切缝组(5. 2±1. 9)d,缝扎组(5. 8± 2. 0)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术中出血量[切缝组(61±6)ml,缝扎组(90±9)ml]、手术时间[切缝组(43±7)min,缝扎组(50±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缝扎法适用于单发、基底部不宽的肺大疱患者,手术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腔镜下切割缝合器法更适用于成簇的肺大疱或多发性肺大疱的患者,而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操作简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6a在骨肉瘤中表达的意义和miRNA-146a对骨肉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骨肉瘤标本和癌旁组织中miRNA-146a表达量,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质粒转染miRNA-146a进入骨肉瘤细胞TE85中,检测转染后细胞活性、细胞凋亡和细胞中YY1、Fas蛋白的表达。结果癌旁组织和骨
目的观察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zebularine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迁移和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和划痕实验检测zebularine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抑制率及其细胞迁移率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作用前后E-cadheri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1)终质量浓度100μmol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8样蛋白2(TIPE2)过表达对甲状腺癌细胞FTC-133增殖、凋亡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进行瞬时转染和G418筛选法构建TIPE2基因稳定转染甲状腺癌细胞FTC-133;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24、48、72 h的细胞增殖,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PI)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
目的观察大黄附子汤(DHFZ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IEC)线粒体离子泵Na+-K+-三磷酸腺苷(ATP)酶和Ca2+-ATP酶以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SAP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再按1、3、6、12 h分为4个亚组(n= 6)。经胰胆管注入5%牛磺胆酸钠(4 ml/kg)建立SAP模型。造模后0、4、8 h对照组和模型组用0.9
目的研究一种成功率高、转移率高的人胰腺癌原位动物造模方法。方法将MIA PaCa-2细胞接种到裸鼠的皮下,待其成瘤后,再将皮下瘤块无菌条件下取出,原位种植到30只裸鼠胰腺尾部,于4、6、8周分批处死裸鼠,进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研究裸鼠胰腺原位成瘤率达100%,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发现4、6、8周裸鼠原位成瘤的胰腺癌细胞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为低分化胰腺癌细胞。镜下证实原位植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