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视角下钱钟书《围城》的女性形象解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在《围城》创作的过程中,主要以男性视角对婚姻和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从男性视角出发对女性形象进行重新审视。本文结合了性别视域下的《围城》女性形象开展研究。
  关键词:性别视角;钱钟书;《围城》;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19)-06-0-01
  前言:
  钱钟书的《围城》主要是阐释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呈现出的各种社会现象。通过对人物的详细描写,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人物的行为和思想特征,对当时社会背景进行全面的剖析。从性别视角下对钱钟书《围城》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对于读者深度理解文章有了一定的帮助。所以,下文从性别视角下层面出发,分析了《围城》中的具体女性形象特点。
  一、男性偏见下的《围城》女性形象
  (一)男性偏见使得女性的才学变成附属品
  在男性统治的背景下,女性并没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在《围城》中是这样阐述的:丈夫是女性的职业。女性在没有丈夫的情况下就和失业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应该紧紧地抓住丈夫这个职业。在《围城》中,女性接受西方教育,然而一些女性依然不能逃脱宗法制度的规范。女性解放思想所产生的最终结果就是要过着浪荡的生活,女性以男性为中心,难以对事情进行合理的分析[1]。所以在传统的背景下,女性步入婚姻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生活,但这仅仅能做到暂时的解脱。
  (二)男性偏见使得女性变得丑陋
  在《围城》作品中,向我们诠释了很多知识女性。这些女性展现出了美貌,同时也拥有很多的智慧,在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懂得追求自己。在当时的背景之中,很多男性都会对这种女性所痴迷,也是男性追求的重要对象。但是,在男性主义社会背景下,男性依旧存在一定的偏见,拥有智慧和知识的女性也会受到相应的压制。在《围城》中,方鸿渐和很多女性交往,这些女性往往是为了获得他的心而运用很多手段。这些行为和心理都被方鸿渐看穿了。从方鸿渐的视角出发,这些女性的一些心机是让人难以捉摸的,展现出的行为却是有很明显的目的的[2]。在方鸿渐心中,这些女人不是心计多,就是尖酸刻薄。在《围城》中,钱钟书对这些女性的形象都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写。在故事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十分透彻的展现出女性的心机。
  二、女性视域下《围城》女性形象
  (一)以积极方式和男性交往
  在《围城》中,对鲍小姐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写和介绍。其是一个懂得和男生进行周旋的女人,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的就是一个善于对自己命运进行把握的女人。在她身上展现出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她不会被男人所支配。从女性视角出发,鲍小姐把男性进行玩弄。比如,在《围城》中,有这样一个画面:鲍小姐和方鸿渐相遇,见到时就说道:“方先生,你让我想起了我男友。”同时,在风浪之中,船在不停地摇摆着,在鲍小姐倒在方鸿渐的怀中之时就让方鸿渐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感。但是,在方鸿渐想要和鲍小姐有深入地沟通和交流的时候,鲍小姐已经和黑胖子存在了一定的联系,就在这个时候,才让方鸿渐恍然大悟,自己被人玩弄了。鲍小姐对于自己对男性的玩弄有着欣喜的情感,然而与此同时她也是要受到男权社会的影响,被男性所玩弄[3]。
  (二)以独立姿态和男性沟通
  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社会交际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沙龙。女性能够参加沙龙活动会展现出自身非凡的地位。方鸿渐在参与沙龙活动之中,就仿佛自己是步入了一个猎场之中。在《围城》中,苏文绔就是知识女性的形象。她是博士,自身充满着十足的自信。在沙龙活动之中,被很多男性所仰慕。在活动参与之中,开展了自己的爱情攻略。但是,在和方鸿渐沟通的郭晨中,却没有敌过唐晓芙。她在进行男人选择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选择。在针对赵辛楣的追求过程中,却选择了方鸿渐,这主要是源于她为了展现出自身的优势和地位。然而,在方鸿渐展现出了自己的心意之后,苏文绔嫁给了才华横溢的曹元朗。苏文绔没有安于现状,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在这其中也可以十分明显的展现出苏文绔的独立价值,并掌握自己的命运,最终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
  结论:
  综上所述,在《围城》中,钱钟书向我们诠释了十分形象的女性。不管是在男性视角下,还是在女性视角下,女性自身的特点都十分透彻的呈现了出来。在作品中,会让女性自身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对于《围城》女性形象的解读,对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部作品是具有阅读价值的,从性别视角下进行解读才会让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揭示的内容完美地呈现出来。所以,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读者提供相应借鉴。
  参考文献:
  [1]梁梦荻.21世纪以来《围城》中女性形象的研究述评[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37(06):40-44.
  [2]魏雍.从性别视域解读《围城》女性形象[J].现代交际,2017(12):89-90.
  [3]何冰冰.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残缺——论钱钟书《围城》中的女性形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09):104-10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鲁迅小说《孔乙己》与莫里哀戏剧《伪君子》,论述鲁迅之“讽”与莫里哀之“刺”真正的写作意图。一方面,从作品的内部张力发掘作者的讽刺指向。另一方面,从各部作品的联系与对立出发探寻真正意图,最后发掘出二者编织于文本与剧目中的对于人性的审视和思考。  关键词:鲁迅;莫里哀;人性  作者简介:常楚英(1995-),女,汉族,甘肃白银人,四川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西方文学思潮与文论。 
摘 要: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灾难,全面抗战时期的萧红在创作小说时结合自身的流亡体验,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呈现于小说中。她小说中书写战争的苦难侧重于对战时人们心态生活的书写、战争带来的家破人亡、生离死别的叙述和对战时人们国民劣根性的揭露,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对于人们的戕害。  关键词:全面抗战时期;萧红小说;苦难  作者简介:陈加林(1992-),重庆人,汉族,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浮躁》中贾平凹通过运用独具特色的水意象,借由州河的浮躁变动,暗示人物的起伏命运和历史的波动发展。并通过刻画形象各异的人物,将作品中沉浮的个体价值指向其潜在的文化隐喻。因此,《浮躁》在文学上可以说是古典小说善恶对立道德模式的现代体现,但将田巩两家视为“传统”,金狗等人界定为“现代”,这种现代与传统的对立,使得作品的主旨抹上了现代性的釉彩。  关键词:州河;个体价值;平民集体;文化隐喻  作
金庸先生去世了,我的青春凋零了。  伏在窗前,怔怔地眺着远方漆黑的一片虚无,我的胸口被莫名的力量压得抑郁。闭上双眼,那些活生生的人物顷刻间便能跳出纸张,在一片雾般迷茫的距离中意味深长地望着我,又隐隐地消失在一片苍茫中。  媒体讹传了无数次金老去世的假消息,这次也一定是。——在同学随口读出屏幕上弹出的快讯时,我甚至这样想。我不敢去看,也不愿去看。可是内心躁动的恐惧驱使着我想探个究竟。当百度搜索弹出的
期刊
摘 要:《金锁记》作为张爱玲小说的代表作,是她十分出名的作品。小说以曹七巧这一主人公展开,并展现了她一生的悲剧命运以及生活,并从中揭示出人生的悲剧性以及生活的哲理。  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悲剧  指导老师:缪军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02  一、张爱玲的生平简介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告
摘 要:囚鹰,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被困住的雄鹰。“普希金有一首诗写的就是在束缚中长成的鹰。精神是禁锢不住的。即使翅膀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而心灵仍然向往于飞翔。”在《囚鹰》这篇文章中,正如被困在牢狱中的葛兰西,虽然他的身体被束缚了,但他的思想却一直都在广阔的天空翱翔。这只孤独的“雄鹰”没有放弃生命,而是意志坚定的通过另一种独特的斗争方式--写作,将自己的思想、精神用文字记录下来。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和气质,使
摘 要:葛薇龙是一个平凡的上海女孩,因为家中听闻上海要起战事所以一家人来到了香港。但是由于家中经济情况越来越不乐观,为了完成学业她投靠了已经和家中断绝关系的姑妈。葛薇龙成为了姑妈勾住男人的诱饵。最后葛薇龙在姑妈的示意下嫁给了花花公子乔琪。而她婚后的生活是给乔琪弄钱,给姑母弄人。本文通过分析葛薇龙、梁太太、乔琪的人物性格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内在意义  关键词:张爱玲;沉香屑人物分析  指导老师:缪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