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r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语文素养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就要从培养学生语文情感、重视语言积累、增强语文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与习惯、激发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落实新课标要求,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素养语文情感语言积累语感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88-02
  对于“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解释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促使自己全面和谐发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和终极目标。
  那么,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1培养学生语文情感。
  培养学生语文情感,就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崇高的人格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又能旁征博引,激情飞扬,用这样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崇拜老师,效仿老师,从而热爱他的学科,学好语文。其次,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运用语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比如:我校成立“腾飞”文学社,有专业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写作辅导,还在全校发行期刊,内容包括“语文视野”“精彩赏析”“习作园地”等栏目,很受师生欢迎。参加社团的学生,充分利用分分秒秒积极主动地收集材料,编辑打印,组织发行,把期刊办的有声有色。在语文教学中,我也经常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使他们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事实上,语文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具备热爱语文的情感,还让学生用好语文的同时,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的发展,一生享用。
  2重视学生语言积累
  语文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语言积累任务,教师要从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认真品析,勤于思考,学会沉淀,强化运用。如:我校在领导的关注下长期开展的“书香满校园”活动。语文教师给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利用阅读课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批注和笔记,赏析精彩文段,摘抄好词佳句,写出读后感受,并在每天晚上写“暮省日记”,总结自己阅读的得与失,收到很好效果。另外,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校图书馆借阅,每个假期让学生带一本名著回家,开学后认真檢查阅读情况。为了使学生读书更方便,我们还号召学生每人捐几本书,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看。通过以上举措,推动了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有了充分的感受,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课标规定7—9年级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新课程安排语文每周五课时,其中还包括两节作文课,很难挤出时间进行集中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才能完成阅读任务,满足阅读要求。所以,我校强调语文教师课堂中,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强化快速阅读技巧训练,课后还要循序渐进地推荐美文给学生阅读,每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互谈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课堂气氛活跃了,业余生活丰富了,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课堂的口头表达流畅了。
  4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新”就新在提出了“语文素养”不仅有知识能力的要求,还着重情感、态度、人格价值的追求,更着眼于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的现代公民。
  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无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例如:《藤野先生》写的是作者鲁迅对自己年轻留学日本时一位恩师的深切怀念,《我的母亲》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胡适先生对母亲的真挚情感,而两篇作品同样体现着人类美好的感恩之心;《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等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这些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有利于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他们发现美的眼力。这些课文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雅文明的欣赏品位,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发展个性,增强修养,使自己逐步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有修养、有个性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5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新的课程理念就是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下,强迫学生做大量练习篇子,反复去老师那“过关”,做的练习枯燥乏味,缺乏层次感,甚至有许多题目是重复练习的这种“八股文”式的填充教学方式,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会自主发展,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比如认真写字、热爱读书、随时积累、喜欢写作等。这些习惯的养成改变了被动应付,想尽办法抄袭作业,找人代写,作业寥草、拖拉,应付老师的坏习惯。但需教师和学生长期坚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可是学生一旦养成这些好习惯,就会受益终生,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长足发展。
  6激发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厚的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挖掘和利用,对学生进行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育,甚至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有了自己的体验和看法,并且产生疑问,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写出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好作文;综合实践中,学生自行设计、组织策划、参与实施,自我探究等。这些都能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总之,教师要本着对学生一生负责、对祖国建设需要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积累语文的知识,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形成运用语文的能力,让良好的语文素养伴随学生一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84-02  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高中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  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76-01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习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场所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技能考核一体化训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的力度,讲解理论的时候多和实际相联系,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1我校专业课教学模式现状
期刊
【中图分类号】B8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81-02  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让学生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通过有效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个性化的人才。  那么,怎样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强化语文性质
期刊
根据省属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有关要求,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将企业管理的街道办事处和下设的居委会移交给韶关市曲江区人民政府管理。在移交工作过程中,就原企业社区的居委会人员的移交安置问题成为各方争执的焦点,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深圳等大城市在社区设立社区工作站的模式,解决企业社区居委会人员安置问题。  社区工作;政策性移交;安置;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
期刊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87-0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文所具有的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的工具性特点,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社会效益。教师要结合不同课文的不同特點,为实现上述目标选择教法、组织教学。  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初中阶段是我们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85-02  在21世纪的今天,人才不断涌现,学生对课本的照本宣科根本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学生必须提高创新能力。高中化学是其中的一个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1目前高中化学教學中存在的问题  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76-02  有效注意是高效学习的前提。Scovel认为,注意作为外部输入与内部学习的关口,它与意识、记忆、感知、语言输入、语言形式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Talmy在探讨语言中的注意力系统时提出了50多种影响注意力分配的因素。本文旨在分析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注意,引导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
期刊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而幼儿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形成之中,注意的范围很小,而且稳定性差,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注意培养幼儿注意的稳定性。  幼儿教育注意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87-02  我們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得有专注之心。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人们进行学习和探索活动的心
期刊
教师在小结与复习中不但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教材深入挖掘,提炼总结数学思想方法,提示归纳方法因素,以便更好地发挥思想方法的整体功能。  数学思想方法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86-01  1初中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我们把渗透于各类知识之中,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的數学思想,称之为基本数学思想
期刊
科学实验教学中,要始终立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优化课堂的情景创设,科学实验材料的具体提供,加强课堂调控,优化学法指导,巧妙地抓住契机,运用激励评价,在反思中吸取经验,方能在科学教学中提高实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科学实验;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74-0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有效课堂”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