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富才:中石油老总的“归隐”与复出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studybitc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4- 2004.4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2005.6- 2008任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副部长级),2003年任中石油总经理期间因开县“12·23”井喷特大事故引咎辞职
  2003年12月23日在重庆发生的特大井喷事故,使得马富才正演奏到高潮的企业家乐谱在次年4月戛然而止———马富才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自中央2003年开始“高官问责”后,马富才是第一个主动引咎而退的官员。
  “铁腕领袖”治下的中石油
  一提到马富才,这位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状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掌舵人,业内人士首先想到的就是其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铁腕领袖”这个称呼也正是由此得来的。
  “马总是位实干家。”中石油集团的员工谈起马富才,仍然保持一如既往的敬佩之言。
  在马富才的6年执掌之下,中石油集团成为财富500强中国第一名,中石油则成为H股最赚钱的企业、中国海外上市赢利最高的企业。在他任内,中石油集团先后完成了改制重组、美国香港同时上市、在新疆建成未来中国最大的油气产区等重大举措,西气东输、安大线管道计划、并购海外油田等举动正酣。
  马富才上任伊始即主导了一场对集团公司老国企的资产重组,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及销售等主业从集团中整体分离,于1999年11月创立了规模在世界上也属领先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这被认为是当时我国企业改革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手术”。
  也正是这位“铁腕领袖”,为了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力排众议“挥泪大裁员”。在头顶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石油3年累计裁员36万多人,仅此减员一举便增效达38亿元之多。还是这位“铁腕领袖”,带领着中石油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实现了飞跃。2000年4月7日,千锤百炼的中国石油终于在纽约证交所及香港联交所同时挂牌上市,一举实现融资28.9亿美元,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可贵的发展资金。
  在这位“铁腕领袖”的领导下,中石油取得的业绩也是有目共睹的。2002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财政利潤总额为2400亿元,而中石油一家就贡献了600亿元,占到了1/4之多。在眼光最为挑剔的资本市场上,中石油还是得到了投资者奉予的“赚钱王”称号。在风云莫测的国际石油市场上,中石油却是笑傲群雄,一举成为了第一家跻身世界石油大公司10强行列的中国公司。
  马富才始终坚信:“国有企业完全能够发展壮大,能够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能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30年打拼,赢得声誉
  1980年11月,一名大学生被提拔为干部。地点是山东滨南采油厂,那儿离中国的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总部所在地有80来公里远。被提干的年轻人名为马富才,来自江苏溧阳,那时他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分配来滨南工作已有几年光景。在那个年代,这名从学院里出来的年轻人常被人们称为“大学生”。至今,那儿的老人还会记得,他身材修长、面孔白亮。
  马富才最初的官衔是副调度员,行政级别是副科级。3年后,他晋升为副总指挥。再4年后,他开始担任总指挥,直到1989年6月离开滨南。
  1988年10月,当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有关负责人到滨南采油厂视察工作。担任厂长的马富才陪同考察,并沿途介绍情况。有当时在场的人介绍说,马富才对各种设备的参数、钻井的产能、人员的情况都了然于胸,许多数字不用看材料就脱口而出。这一切给考察的负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9年8月至1990年6月,在这期间,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改名为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油田会战管理体制结束,进入二次创业、持续稳定发展时期,胜利石油管理局的高层随之作了调整。
  马富才于1990年2月出任副局长一职。之后,他的仕途一帆风顺。1990至1996年间,马富才担任的职务从副局长到常务副局长、然后到局长。1996年12月,马富才离开山东东营到北京,担任副总经理。1998年,马富才从排名第5的副总经理的位上被“扶正”,开始了他在中石油的掌舵时代。
  在东营,人们对这名从学校出来的石油人的评价相当一致:低调、务实。胜利管理局下属的一家二级单位的负责人说,马富才不喜欢在众人面前作秀,但这不影响人们对他的“尊重”。在胜利石油管理局,马富才一直主抓生产。他在任时,胜利油田的石油年产量迅速攀升至3000万吨,并在这个水平之上稳定保持了几年。
  开县惨案,引咎辞职
  马富才是业界公认的低调企业家。可是,开县井喷事故却将他推进舆论漩涡的中心。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井喷酿成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石化事故,243人死亡,6万人星夜逃难。马富才随即在2004年1月上旬向中央提出了辞职请求。
  在辞职信中,马富才检讨说:“中石油有许多管理上的漏洞,有管理监督不到位、违章指挥、处置突发性及事故灾害应急预案不完备等问题。作为企业的首要领导,我对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斯时正是对官员“问责”伊始,因“非典”事件,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市长孟学农下野;吉林市市长刚占标、北京密云县县长张文等干部也因火灾、安全生产的原因,先后被免职。
  马富才在辞职时对中央提出:希望从事石油技术方面的工作。此后,他开始对中石油全国管线进行考察,包括四川忠县至武汉的石油输送线。当到达井喷的事发地时,有随行者感受到了他的愧疚和伤怀。
  自中央2003年开始“高官问责”后,马富才是第一个主动引咎而退的官员。马富才引咎辞职时58岁,在石油系统工作了34年。
  从井喷事故到中央宣布接受马富才的请辞,历时113天。马富才当时为什么没有亲自赶赴现场?这是他后来备受舆论诘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分管范围的问题,他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引咎辞职这么严重的后果。也有可能是从企业形象安全出发的一种考虑。”行政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分析道。“马富才没有亲到现场,是他的失误。”一位与他熟识的人士说,“这或许与其经历有关———他30多年的从业经历一帆风顺,缺少对重大事故的处理经验。”
  如果没有这个事故发生,马富才未来的发展将如中海油总裁卫留成、中石化董事长李毅中一样瞩目。后来,李毅中先后调任国资委党委书记、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卫留成2003年10月由中海油总经理调任海南省代省长。但毛寿龙教授提出,如果不作引咎辞职的表态,以后即使一直在位上,这仍会成为他职业生涯中一道跨不过去的坎。领头承担事故责任于他的政治形象未必是伤害。
  东山再起“能源办”
  离国务院批准马富才引咎辞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职务一年零一个月后,马富才复出了。
  2005年5月,马富才在国家发改委担任国家能源办副主任。
  随着马富才复出,一个新的机构也因此走进了公众视线。这是一个久为业界争议的管理机构,全名为“国务院能源领导办公室”。与“西部开发办”和“国家东北办”类似,“能源办”属国务院派出机构,挂靠于国家发改委。新的能源办公室分3个小组,其中包括“国家能源规划小组”和“政府协调小组”。
  中国的能源管理机构一直分分合合,曾设过综合管理的能源委和能源部。自从1993年撤销能源部后,各能源一直分属不同部门管理。2003年,在各方的强烈要求下,才在国家发改委之下成立了能源局,负责整个国家能源的综合管理和协调工作。
  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杨富强认为,成立“能源办”是一个信号,即为以后更高级的能源管理机构埋下伏笔。而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能源所一位研究人员否认了这种看法,“能源办并不是新能源部的雏形”。
  这位研究人员解释,能源办和能源部有很大区别。能源部是一个部门管理机构,而能源办的级别则更高,更多的是一个协调机构。和类似的西部办、东北办一样,能源办这样的机构并不操作具体工作,而是起协调或规划作用。过了一定时期,如果成立该办公室时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机构也就不复存在。
  2008年,马富才任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第二企业巡视组副组长。
  (摘自《市场报》2005年9月16日,《证券日报》2010年9月14日)
其他文献
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两人有从教经历。一位是张德江,他曾先后在延边大学任职6年。1972年,张德江到延邊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职。1978年8月,张德江结束延边大学学习之后,留学朝鲜,在金日成综合大学经济系学习,此时已具有7年党龄的张德江还出任留学生党支部书记。1980年8月回国。1983年,张德江开始担任延吉市委副书记、延边州委常委。  另一位是刘云山,1960年代末曾在内蒙古家乡有过中学教师的经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责任追究到省部级以上官员。追责级别最高的是1979年的“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被行政记大过,石油部长宋振明被解除职务。这成为高层启动问责的一个经典案例。  1987年5月6日,中国北部的大兴安岭,一场大火吞噬了3个城镇、9个林场,举世震惊。大火被撲灭后,国务院撤销了杨钟的林业部长职务,撤销了董智勇的林业部副部长职务。  1988年,贵昆
期刊
李瑞环曾在《务实求理》一书中透露,“中央曾有两次要调我进京,我都想方设法地婉拒了。我这个人不適宜在上层工作,愿意干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后来,中央再次通知他进京,“小平同志强调,不准再讨价还价,我这才接了工作。”  “我被提升为副队长之后,又有多数单位的同志同意由我主持队上的工作,我决定放弃提级的机会。”《温家宝地质笔记》披露了温家宝1979年婉拒提拔的故事。对于婉拒提拔的原因,温家宝给出的理由
期刊
王定国老人是唯一健在的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百岁女红军,是中共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今年她已103岁高龄。长征途中,王定国所在的红四方面军3次穿越草地。每到一处,她和剧社的同志们都顾不上休息,到战士们中间教唱歌曲、排演节目。  比敌人的枪炮更可怕的是饥饿  王定国,原名王乙香,1913年出生在四川省营山县一个贫苦农民之家,父亲病逝后,母亲不得不卖了弟弟安葬父亲。为了支撑家里的生活,她被卖给人家做童养
期刊
1978.3- 1982.5任国务院副总理,1981.3- 1982.5兼任石油工业部部长,1980年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因“渤海二号事件”受到“记大过处分”  1980年初,“渤海二号”钻井船由于工作人员违章操作等原因,造成钻井船翻沉、72人死亡的特大事故。康世恩因负有领导责任,被记大过处分。康世恩成为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受记大过处分的第一人。但同时,他也是被誉为中国最受敬重的“石油赤子”第一人。
期刊
作为开国大将罗瑞卿的长子,罗箭少将和他的父辈一样,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献给了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由于出生在战争年代,罗箭和出生在同时代的开国元勋的子女一样,经历了颠沛流离,就连升迁,也是靠自己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  寄宿童年  罗箭,1938年出生于延安,母亲郝治平是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积极分子,1936年来延安后与其父罗瑞卿相识结婚,生下罗箭。  延安地处陕北,土地贫瘠加上人口骤增
期刊
江西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发源地,这里涌现出一批英杰,曾山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多次讲过:“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曾山同志是有功的。”不仅是曾山,他的一家都经受了革命低潮时血与火的磨炼和生与死的考验,为苏维埃红色中国作出了巨大牺牲。这样一个革命家庭,将其良好的家风又传承到了下一代。  曾山家人:满门忠烈留独子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力量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中国共产党也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两位外籍华人曾为力促两岸关系解冻进行了一次不为人知的神秘之旅,他们以特殊的身份带着大陆送给蒋经国的一盘录像带,从而为蒋经国调整对大陆政策打开了一个缺口……  一段短暂的姻缘为牵线两岸埋下伏笔  蒋介石对孙子蒋孝武一直寄予厚爱,器重有加。在垂暮之年,蒋介石有意将承接蒋家第三棒的顺位继承人推移到蒋孝武的身上。1966年5月,刚刚弱冠之年的蒋孝武身负蒋氏家族的厚望,离开台湾远赴欧洲
期刊
1985- 1988年任铁道部部长,1992- 2002年任中央宣传部部长,1988年任铁道部部长期间因贵昆线颠覆事故引咎辞职  丁关根1985年任铁道部部长。较为罕见的是,3年后,他成为改革开放以后,首位因安全事故而引咎辞职的政府高官。在宣传部长任上,他坚持“一分为二”的两点论,并开启互联网之门。在其83载的人生历程中,丁关根经历的每一个节点,都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片段。  提出“大包干”
期刊
粟裕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十大大将之首,几乎全部得益于他的军功。尤其在1946年到1950年间,当时军内能与粟裕战功相提并论的仅林彪一人。但1958年后,粟裕受到了错误的批斗,从此淡出军队的核心,直到辞世,在去世十年后才被平反,可惜可叹!  毛泽东对粟裕十分信任  1944年,当粟裕率领只有数千人的部队在苏北车桥歼日伪军逾千的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慧眼识将才的毛泽东当场说了一句极有预言性的话:“这个从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