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步手法治疗肩周炎32例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fei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肩周炎患者32例典型病例的总结,分析探讨治疗该病有效的治疗手法。方法:正骨按摩九步手法治疗肩周炎。结果:32例肩周炎患者有效率达100%。结论:正骨按摩九步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
  【关键词】骨按摩九步手法;肩周炎;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76-2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中医中无“肩周炎”病名,本病部分症状近似于中医的“痹症”、“痿症”等范畴。目前国内外在治疗上多采用的中西药品、灸法治疗多有一些不良反应,费时,疗程较长,而且有些药品价格昂贵。推拿治疗肩周炎方法纷呈各异,手段丰富多彩,疗效令人满意[1]。
  我们从80年代初即对治疗此病采用叶希贤九步手法进行临床研究工作。用叶希贤主任中医正骨按摩九步手法治疗肩周炎,只要手法运用得当,均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疗程较短而且费用低廉。近期我们用正骨按摩的手法治肩周炎积累了32例病例,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1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肩周炎进行诊断、症候分类、疗效评定。
  1.1诊断依据
  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所致;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1.2证候分类
  风寒湿型:肩部串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瘀滞型: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质淡,苔少或白,脉细弱或沉。
  1.3疗效评定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
  未愈:症状无改善。
  2临床资料
  本阶段共治疗32例肩周炎患者。男性8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72岁;年龄最小37岁;病程最长8个月,病程最短5天。
  3主要临床表现
  肩关节周围炎多数病例慢性发病,隐袭进行,常因外展或上举动作引起肩部疼痛时才开始被注意。
  症状:肩部疼痛。开始时为阵发性隐痛,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并逐日加重,昼轻夜重,影响睡眠并向附近放射,不能向患侧侧卧,在肩部受到突然的牵拉,使肱二头肌肌腱处在增加张力位置可引起剧烈疼痛;不能梳头,洗脸、挠背等一些复合功能受限。
  临床检查:可在喙突、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腱长头,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常有广泛性压痛点;肩关节主动与被动上举、后伸、内收、外展、内外旋与环行动作的单一解剖功能受限。病程日久者在三角肌、冈上肌等处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肌萎缩。
  X光片有时可见到肱骨头骨质疏松。
  4手法操作
  在治疗时,必须应先采用轻柔手法,使患者肩部的经筋、肌肉得以放松,以达到缓解肌筋痉挛的目的,为以后正骨做好准备。其手法有指按法、捏拿法、指柔法。
  本病主要以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后期出现局部肌肉僵硬、肌肉萎缩等病变。
  治法:舒筋活络,祛风散寒,止痛,行气活血,滑利关节。
  手法:摇臂、扣揉、捏拿、大旋、运肩、活肘、舒筋、双牵、和络。风寒湿型:用摇臂、扣揉、捏拿、活肘、舒筋手法;瘀滞型用摇臂、捏拿、大旋、运肩、活肘、双牵、和络手法。
  操作:
  摇臂: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患侧,以与患肢同侧手扶患者肩部,以与患肢对侧手扶患者手腕摇环形圆,使患者肩关节左、右旋转,其旋转范围由小渐大,反复各3~5次。
  扣揉: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在患者之前外侧,约呈45度,医者以与患肢对侧的脚蹬在患者所坐之凳的外侧边缘上,将患者前臂放置在医者大腿之上,然后以双手掌上、下、左、右扣揉患者上肢肌肉,自患者肩部沿上臂顺揉至肘部,各反复2~3次。然后医者站在患者之外侧于患者呈45度斜对位,换与患肢同侧足蹬在患者所坐之凳的外侧边缘上,将患者前臂仍放于医者的大腿上,宗前扣揉法,自患者的后肩胛窝沿上臂顺揉至肘部,反复2~3次。
  捏拿:医者与患者治疗姿势同“扣揉法”的第一式。①医者将双肩关节放松,拇指在前,余四指在后,双手自患者肩头沿上臂顺序交替捏拿至肘部2~3次。②医者站在患者后外侧,医者将与患者患肢同侧脚放在木凳上,将患肢放在医者支架起来的腿上,以两手拇指沿者患者肩胛骨内侧缘进行捏拿2~3次,然后以两手拇指在冈下窝处作环形按压2~3次,然后医者以右掌按揉冈下肌3~5次,自患者肩头沿上臂捏拿到肘部反复2~5次。③医者放下蹬在凳子上的脚,用双手对患者肘部至腕部的筋脉进行分理,然后用双手挤压腕部反复作旋转动作3~5次。
  大旋: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在患者前外侧。①医者以与患者患侧对侧手掌的尺侧(掌外侧)推动患者前臂向后做环形转动,在患肢上举即将垂直位时,医者用与患者患肢同侧手按压患者肩头,并颤压一下,此手法动作重复做2~5次。②然后医者以与患者对侧手托扶住患者患肢腕部,医者在原位上,以与患肢对侧之足向患侧进身一步,以与患侧同侧手握住患者之拇指,或医者用双手握住患者腕关节,医者双手同时用力,呈垂直式,患肢上提过顶,進行牵引。
  运肩: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在前外侧用与患者患侧同侧手放在患者肩上部,将患肢肘部放在医者肘上部,医者用与患者患肢对侧手和放在肩上部之手,两手交叉相合扣揉病侧肩胛部,前后旋转数次,以运活肩关节。然后将患者上肢向上掰起尽量呈垂直状使肩关节向后展,并用医者与患肢对侧拇指按压肩贞穴和腋下窝数次并加指揉或掌揉法治疗。
  活肘: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在患者后侧,以与患者患肢对侧之手握住患上肢手腕,以与患者患肢同侧之手把握患者肘关节,医者持与患肢侧手腕向患者后面进行抻拉,使肘关节抻直,再使肘关节屈曲伸直数次。
  舒筋:患者坐位,医者站在患者前外侧,医者以与患者患肢同侧之手握住患者患肢拇指大鱼际或腕部,医者另一手握住患肢外侧,使其肩肘关节约呈90°前屈位,医者两手同时相对用力,使患者上臂外旋2~3次。然后医者将与患者患肢同侧之足放在木凳之外侧缘,并用膝关节顶住患者腋窝下部,双手握住患者患肢的腕关节,使其腕关节呈背伸位,同时将患者上肢向外侧平举用力牵拉2~3次,然后抻直患臂做轻微颤抖数次。
  双牵:患者坐位,医者站在患者背侧,用双手分别握住病人两手尺侧三指,同时向上推其前臂,使其肘关节屈曲,自上而下抻拉2~3次,反复2~3次。医者将患者两前臂交叉在患者胸前,右臂在上左臂在下,医者左手握患者右手腕,右手握患者左手腕,左右手对抗用力牵拉2~3次,然后将患者双臂倒置,左臂在上,右臂在下,再做牵拉2~3次。
  和络:患者取坐位,两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医者站在患者正前方,用双手分别持住患者两手尺侧三指,使患者两臂向上向外展2~3次。然后医者继续向外展,继而医者向前进身将患者双臂折回,医者用两肘尖点压患者两侧肩上部,并同时向外撑展上提双上肢2~3次后,医者双手握住患者两手尺侧三指,将患者双上肢抻直后做轻微颤抖数次[2]。
  医者在给患者作手法治疗时应注意手法的轻重,必须用力平稳,每式用力始终如一,切忌忽轻忽重,断断续续或用暴力手法,造成患者更大痛苦及并发症。
  手法按摩每日1次,以12次为一疗程。
  5结果
  我们用正骨按摩的九步手法治疗肩周炎积累了32例病例,结果表明正骨按摩手法治疗组治愈率为96.875%,有效率达100%。
  6中医正骨按摩九步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研讨
  本病主要以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后期出现局部肌肉僵硬、肌肉萎缩等病变。通过摇臂、大旋、活肘、运肩、双牵、和络手法的操作以运活关节。由于肩部关节的运动比较复杂,各关节既有单独运动,又有相互间的协同运动,肩部关节有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内外旋转诸运动,以及由这些运动综合而完成的各种旋转动作。肩部各关节在运动时形成一完整的统一体,因此摇臂、大旋、活肘、运肩、双牵、和络这些治疗手法运用以恢复肩肱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功能活动角度的度数及解决肌腱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胸大肌、三角肌等肌肉粘连。通过扣揉、捏拿、舒筋手法的运用是做好其它手法的前期准备工作,用以解决负责肩部关节肌肉运动的肌肉僵硬与粘连,并解决局部血运循环障碍得以改善。
  7结束语
  由于肩关节活动频繁,幅度较大,范围较广,经过反复轻伤,慢性劳损引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发生无菌性炎症与这些组织的退行性变性。在此基础上,由于外因的作用而发病。后期因肩部周围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而引起肩部软组织广泛性粘连。少数患者可由外伤而致此病,如肩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等固定时间太长或在此期间不注意肩关节功能锻炼等而造成肩周围软组织粘连。我们用正骨按摩的九步手法治疗肩周炎结果表明正骨按摩手法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能明显改善并消除患者临床症状。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更广泛的开展正骨按摩九步手法治疗肩周炎等相关病症的临床研究,如何建立一整套肩周炎的预防、治疗、康复的可视化技术,是我们今后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柱杰,李凯风,宁小玲.推拿在肩周炎治疗中的运用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1):3021-3022.
  [2] 纪君时,姜明轩,李宝和.现代骨伤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61-462.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
我院收治一例严重脓疱型毛囊虫病感染病例。毛囊虫病又称蠕形螨病或脂螨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犬皮脂腺或毛囊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非常顽固的皮肤病,该病多发于3~10月龄的幼犬。
近年来高度集约化饲养已成为养殖业的发展趋势。鸡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病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两大重要细菌性疾病,禽沙门菌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传染病。鸡伤寒是
目的 研究三乙醇胺乳膏对创伤性伤口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IL-2、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蕲春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创伤伤口患者,按照投硬币法分为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內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其发病机理与雌激素代谢水平有关。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可伴随全身症状,如月经失调,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大便干结等。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育龄妇女发病率在60%以上,且发病年龄下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笔者与同事近五年来采用“加味柴胡疏肝汤”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30
【摘要】护理工作中最大的难题是卧床患者的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预防压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浅要谈谈普外科住院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的问题。  【关键词】压疮;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204-1    1压疮的产生  压疮是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不
期刊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休息、低盐饮食、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
(江苏省沭阳县仁慈医院,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资料的分析,总结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提出防治建议;方法:通过数理分析,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321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神经内科医院感染37例,占11.53%,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泌尿道、消化系统
目的 研究分析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0月象山县中医医院所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过程中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