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情境的地理课例设计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ogil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中如果引用生活中真实的情境案例,并贯穿课堂始终,那么就能较好地践行地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这一课标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学会了知识技能,又丰富了常识。
  关键词:水资源;真实;情境
  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反映学生生活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1]。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第二课时)”为例,探索基于真实情境的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水资源》(第二课时)是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讲解对应的解决措施及节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
  学生非常熟悉水资源,但我国疆域辽阔,加之他们知识面及出行有限,生长在水资源较丰富的东南沿海的学生较难想象我国还有缺水地区,更无法想象东南沿海也存在缺水问题;因此笔者通过选取福建晋江向金门供水工程这一真实情境,设计教学环节,使之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二、具体实施
  环节一:引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观看《金门供水工程》的报道,了解“引晋入金”这一跨流域调水工程。
  【真實情境】2018年8月5日,“引晋入金”(福建晋江—台湾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长期困扰金门的缺水问题终得破解。
  【提出疑问】金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什么会缺水?
  环节二:以金门供水工程为例,探究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学习资料一】探究金门缺水的原因,如何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根据《金门供水工程》报道,结合老师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探究金门缺水的原因。
  【学习任务】分析金门缺水的原因?
  【学习资料二】观看《南水北调工程》相关报道视频,了解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
  【点拨升华】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学习资料三】以金门供水工程,探讨如何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学习任务】(小组讨论)结合教材P77内容,结合图3,分析图2中为什么金门供水工程线路要经过这么多水库?
  【点拨升华】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修水库。
  环节三:探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学习资料四】金门供水工程从最初的协商到规划施工,再到正式通水,历经23年之久,这期间不断有来自金门民众的质疑:泉州也缺水!水,泉州也需要!泉州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能保证持续供水吗?泉州水污染严重,调来的水会是污水吗?
  【实践活动】提前布置任务,进行展示:
  第一组:查找泉州人均水资源量的相关资料,并与福建人均、全国人均、世界人均比较,证实泉州也缺水。
  第二组:调查和收集生活和生产中水浪费的案例。
  第三组:调查和收集泉州水污染的案例,并演示水被污染的小实验。
  【学习任务】要可持续供水,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2],针对金门民众的质疑,请你出谋献策,针对农业、工业、生活存在的水浪费、水污染现象提出节水措施及防治水污染措施,为泉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力:
  三、反思总结
  本节课密切联系生活,结合当地热点事件进行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用地理的眼睛看世界”[3],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究、实践活动、读图分析等活动,践行课标提到的“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这个世界”;注重培养学生节约用水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习惯,初步形成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其他课例的教学也可实施这种设计,教师应当联系实际,最好选取乡土地理中的真实案例,这样的背景材料“友好”、“亲民”,也充分体现学科的使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建萍.《水资源》教学设计[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12):48-49.
  [3]牛海玲,蒋志强.“水资源(第2课时)”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1):42-44.
其他文献
摘 要:《2017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政治课的教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中,旧课标选修模块《科学思维常识》调整为新课标选择性必修《逻辑与思维》,虽说两者内容基本一致,但是旧课标中选修只是作为教材的拓展和延伸,调整后则要求选择此门课程作为等级性考试的学生都必须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和重视。对此,我特以本人参与的“一师一优课”活动中的课例《恰当运
期刊
“要把学生早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一语道破教育的真谛。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临近,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和引领高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擅长的学科和未来想从事的职业,并且依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做出职业规划。作为学生生命中重要的角色—教师,我们的进步与成长和生活的满足与幸福感,都会影响学生的生涯发展,所以学校关注教师的自我幸福与发展,着力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以教师幸
期刊
摘 要:网络课堂是传统课堂的补充,在现今大背景下,网络课堂成为保证高三学生英语学习的权宜之策。本文从高三英语课堂实际出发,提出了当前形势下开展网络课堂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从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如何提高网络课堂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网络课堂;高三英语;家校合作  一、高三英语网络课堂的背景和现状  1.高三英语网络课堂的背景  在距离江苏高考还有不到三个月,在这个特殊
期刊
摘 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正确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观,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入手,进行深入分析,以实际案例分析,明确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逆向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育逆向思维;培养策略  一、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能力培养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工业流程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在深入理解教材编写思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本素材,以学科素养培养为导向,实施基础年段化学教学,构建工业流程题模型,并在基础年段渗透工业流程相关概念和学科素养。  关键词:教材编写思路;课本素材;工业流程素养;基础年段化学教学  1.问题提出  工业流程题是高考化学中必考的一类题型,融合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化学实验等几乎所有高中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如何把握“收”与“放”两者的平衡方面,仍然值得我们探索与研究。笔者以自己曾执教的一篇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略作浅谈。  一、合理的“收”是“放”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倡导中,“生本”课堂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合理完成探究型学习,更好的提高学生合作性學习的效率。因此,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绝不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全然退出。
期刊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的用历史眼光去认识世界。笔者试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偏差和相对应的矫正策略出发,初步探知有效的历史教学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学;认知偏差;矫正策略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有助学生形成发展性思维,用历史眼光去认知世界。那么,现在高中历史教学存在哪些方面的认知偏差呢?有无相对的矫正策略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给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情感教育作为新课改下的三个教育目标。本文以高中物理下的情感教育为例,阐述情感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分析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进一步探究情感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高中物理师一门抽象、逻辑思维非常强的学科,不仅有连接非常紧密的知识点,同时还和学生生活有着
期刊
摘 要:STEM教育最开始是来源于美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引起了各地人们的关注。它的教育理念在历史、生物、物理等学科都能运用的到,而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STEM教育的意义,首先大致叙述了STEM教育的含义和必要性,以及它本身的教育意义,接着再分析对于我国高中生物STEM教育模式评价,最后总结STEM教育和高中生物教学融合到一起的意义。  关键词:STEM教育;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分
期刊
摘 要:2018年,柘荣一中杨良雄老师被正式确定为全国“万人计划”中的“教学名师”,福建省仅5人获此殊荣,为柘荣一中实施“名师带动”战略画上一个完美的符号。本文从顶层设计,持续推动;制度引领,长效机制;措施具体,管用高效;文化融合,自我超越等角度,浅谈如何深化教师专业发展打造教学名师团队。  关键词:顶层设计;制度引领;措施具体;文化融合  2018年,柘荣一中杨良雄老师被正式确定为全国“万人计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