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2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急慢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0例,通过心电图和各种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男45例,女15例,年龄35~70岁,好转10例(66.6%),治愈18例(30%),死亡2例(3.3%)。
护 理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发病10天~2周应绝对卧床休息。患者一切日常生活有护士协助,特别是大小便必须卧床进行,如无并发症2周后可以离床在室内活动。
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绪和紧张心理,作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患者了解发病原因及相关防治知识,解除思想顾虑与精神紧张密切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合理化给氧:心肌梗死时动脉血氧张力下降,吸氧可以改善心肌缺氧,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所以应给予持续高流量吸氧,吸氧流量6L/分为宜,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将氧流量减少到3~4L/分为宜,持续1~2天。
镇痛:疼痛时嘱患者不宜紧张,不宜用力屏气,应按医嘱给予止痛剂或镇静剂,以预防因疼痛导致休克及心率失常。常用药物哌替啶50~100mg肌注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必要时1~2小时重复1次,以后4~6小时可重复1次,也可试用硝酸甘油0.5mg或硝酸异山梨酯5~10mg舌下含化或硝酸甘油静滴。
大小便的护理:大小便应绝对不离床,无论是急性期或者恢复期的患者,常因便秘而诱发心率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发病1周内常因不习惯卧床排便进食减少而发生便秘,必须避免因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脏负担,应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急性期可以给予灌肠及协助排便,可让患者服用蜂蜜、香蕉等,保持1~2天排便1次,在排便时可以先让患者含化硝酸甘油1片,医护人员应有旁边守护。
并发症的护理:在急性心梗的初期1~48小时内,特别最初6小时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需严密进行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处理,对于下壁心梗者,有条件医院立即给临时起搏器,在起搏器保护下给药,在梗死24小时内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急性心梗卧床休息期间,由于患者血流缓慢,血粘度高,容易形成血栓和栓塞,故应在发病1~2周,翻身拍背,并进行每日1~2次的肢体按摩,10~15分钟/次,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栓塞和血栓形成。鼓励咳嗽、咳痰动作,防止肺部感染。
恢复期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仅在急性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恢复期也应提高警惕,不能麻痹大意。因为许多并发症可以发生在恢复期。责任护士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工作,多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出院在家休息,应避免劳累,应戒烟酒,不要摄入过多含胆固醇的食物,适当锻炼,防止肥胖。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要做到自我控制,遇事冷静,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还应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对抗血小板聚集,以防止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
我院2002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急慢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0例,通过心电图和各种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男45例,女15例,年龄35~70岁,好转10例(66.6%),治愈18例(30%),死亡2例(3.3%)。
护 理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发病10天~2周应绝对卧床休息。患者一切日常生活有护士协助,特别是大小便必须卧床进行,如无并发症2周后可以离床在室内活动。
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绪和紧张心理,作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患者了解发病原因及相关防治知识,解除思想顾虑与精神紧张密切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合理化给氧:心肌梗死时动脉血氧张力下降,吸氧可以改善心肌缺氧,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所以应给予持续高流量吸氧,吸氧流量6L/分为宜,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将氧流量减少到3~4L/分为宜,持续1~2天。
镇痛:疼痛时嘱患者不宜紧张,不宜用力屏气,应按医嘱给予止痛剂或镇静剂,以预防因疼痛导致休克及心率失常。常用药物哌替啶50~100mg肌注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必要时1~2小时重复1次,以后4~6小时可重复1次,也可试用硝酸甘油0.5mg或硝酸异山梨酯5~10mg舌下含化或硝酸甘油静滴。
大小便的护理:大小便应绝对不离床,无论是急性期或者恢复期的患者,常因便秘而诱发心率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发病1周内常因不习惯卧床排便进食减少而发生便秘,必须避免因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脏负担,应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急性期可以给予灌肠及协助排便,可让患者服用蜂蜜、香蕉等,保持1~2天排便1次,在排便时可以先让患者含化硝酸甘油1片,医护人员应有旁边守护。
并发症的护理:在急性心梗的初期1~48小时内,特别最初6小时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需严密进行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处理,对于下壁心梗者,有条件医院立即给临时起搏器,在起搏器保护下给药,在梗死24小时内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急性心梗卧床休息期间,由于患者血流缓慢,血粘度高,容易形成血栓和栓塞,故应在发病1~2周,翻身拍背,并进行每日1~2次的肢体按摩,10~15分钟/次,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栓塞和血栓形成。鼓励咳嗽、咳痰动作,防止肺部感染。
恢复期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仅在急性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恢复期也应提高警惕,不能麻痹大意。因为许多并发症可以发生在恢复期。责任护士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工作,多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出院在家休息,应避免劳累,应戒烟酒,不要摄入过多含胆固醇的食物,适当锻炼,防止肥胖。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要做到自我控制,遇事冷静,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还应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对抗血小板聚集,以防止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