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身材患儿176例病因构成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矮身材患儿的病因构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6例矮身材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176例矮身材患儿中男童102例(58.0%),平均年龄((9.05±3.28)岁;女童74例(42.0%),平均年龄(8.53±2.76)岁;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84例(47.7%);特发性矮小27例(15.4%);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16例(9.1%);家族性矮身材12例(6.8%);甲状腺功能减低4例(2.3%);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1例(0.6%);小于胎龄儿4例(2.3%);染色体疾病10例(5.7%)(其中turner综合征6例,其他染色体异常4例);颅内肿瘤8例(4.5%)(其中包括颅咽管瘤术后继发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3例,生殖细胞瘤放疗术后继发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1例,垂体腺瘤4例);垂体柄中断2例(1.1%),Rathkes囊肿2例(1.1%);黏多糖病1例(0.6%),Prader-Willi综合征2例(1.1%);慢性系统性疾病3例(1.8%)(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各1例)。

结论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矮身材最常见病因。但儿童矮身材病因复杂,需根据不同病因选择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移植于巩膜创面及全角膜用于巨大翼状胬肉手术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眼巨大翼状胬肉(胬肉组织侵入角膜缘内≥4 mm)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3眼。A组翼状胬肉切除后,祼露巩膜创面,B组翼状胬肉切除后,将生物羊膜覆盖于巩膜创面及全角膜。观察并记录术后刺激症状、角膜创面修复时间、半年复发率。结果B组术后异物感、畏光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较A组明显减轻,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是我国第一本以心血管介入诊疗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学术期刊。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她已成为心血管介入领域权威性的全国性期刊,深受广
期刊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第10天每天睡前口服安宫黄体酮10 mg,连用14 d后停药,待撤退性出血15 d后口服安宫黄体酮10 mg/d,连用10 d,重复用药5个月。研究组在清宫日起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 mg,共服药6个月。门诊随访,观察两组近期疗效、远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编号根据单双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伴消化不良症状的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Hp)情况及胃黏膜病变发生率。方法收集241例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及69例无糖尿病但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为对照。所有患者行电子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应用14C呼气试验和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两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所有研究对象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测定。根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用于左心室心尖部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7例左心室心尖部血栓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华法林组(n=21)、利伐沙班1组(n=22)、利伐沙班2组(n=21)和利伐沙班3组(n=23),华法林组患者初始给予华法林2.5 mg,1次/d,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华法林剂量进行调整;利伐沙班1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10 mg口服,1次/d;利伐沙班2组给予利伐沙班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