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议题与路径选择

来源 :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T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期而作出的科学决策,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而采取的积极主动应对策略。要着力解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科技创新引领、重点产业优化、财政政策支持、金融政策配套、良性机制形成等问题。应举全国之力做好“卡脖子”技术攻关,行踏实之路促进全面高质量发展,集有限财力打通“双循环”梗阻节点,立全局高度做好金融业配套支持,聚全民之力支持“双循环”协同推进。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1)07-0064-1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针对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采取的积极主动应对策略。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剖析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议题,选择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正确路径,对于落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部署、牢牢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针对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显著变化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而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有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1],充分发挥我国产业门类齐全、市场潜力广阔、回旋空间相对较大的优势,激发国内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提高国内经济循环的效率,降低外部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度调整的新环境、新变化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资源等,我国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努力融入全球价值链,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出口导向型战略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奠定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向深度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并与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逆全球化现象叠加,增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我国快速控制了疫情,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并稳步推动复产复工,但世界经济受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较大,国际贸易出现断崖式下跌。在此背景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
  大国具有生产要素和国内市场需求的规模性,这种规模性成为大国竞争优势的来源。我国作为具有巨大国内市场需求潜力的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巨大的优势。2018年以来,全球贸易摩擦加剧,逆全球化现象突出,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加速了全球市场的萎缩,世界经济整体陷入低迷。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双循环”要求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挖掘国内消费潜力[2]。通过提高我国消费市场的吸引力,增加国外产业对我国供应链和产业链的依赖程度,从而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增强包括商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等的流通,发掘出社会的第三利润源[3]。同时,要逐步摆脱美国等国的贸易壁垒限制,在构建国内通畅大循环体系的同时,努力拓展国际循环体系,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形成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循环[4],为世界经济逐步恢复活力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根据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期而作出的科学决策,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而作出的既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又带动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活力,并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新水平的重大战略。
  二、构建“双循环”新發展格局的关键议题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多年来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转变为以引领、扩大和满足内需为主,构建国内经济循环体系,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着力点,构建新的国际经济循环体系。要完成好这一历史使命,需把握好五大关键议题。
  (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技创新引领
  1.打造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引擎
  世界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科技创新对整个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创新与社会创新相互作用和促进,形成了以技术创新为整体驱动的生产—消费不断循环的统一场域[5]。完善和深化国内循环体系,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国内经济大循环,是中央作出的英明决策。经济循环的构成主要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贸易和投资。在生产相对过剩的大背景下,在国际贸易壁垒加剧且逆全球化抬头的国际形势下,建立起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关键在于: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靠金融改革、财政支持助力产业结构优化;靠完善分配制度,使之更加公平合理,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同时,充分利用便利的交换条件,激发国内消费市场潜力,从而带动投资的增加和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循环的涌动核心在于激活消费潜力。而消费是一个纯粹个人的事项,在人们个人意识越来越强化的条件下,很难受到他人观念的影响而改变。那么,如何才能激发人们的消费行为呢?笔者认为,应当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消费层次和结构,吸引消费者主动消费。而供给侧的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能仅靠更新包装、更换名称和商标,这些只是形式上的改善,虽然对消费也可能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缺乏实质性的创新,难以完全改变消费现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能依靠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突破产品的功效,把产品提升到一个新的时代和高度,从而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引领和带动消费进入新时代。   3.明确财政支持的倾斜措施和办法
  财政支持资金落实到关键节点,需要有明确的配套措施作为保证。在财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工具实施上,应该强化针对性和差异化设计[25],制定明确的保障措施,细化政策工具实施办法,使之具有实操性。在明确关键节点的基础上,保证资金真正投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节点上。在财政支持的具体实施上,要合理界定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对于涉及国际竞争力的原创性科技创新项目和产业,应当而且也只能由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创新性成果的研发与应用。对于既不影响国际竞争力,又不涉及民生的且国内竞争又异常激烈的一般产业,应当交由市场处置,使之在竞争中完成优胜劣汰。同时,要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国家税收政策,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的意志。在财政支持“双循环”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中,要加强纪律和法律约束,明确倒查机制。对于负责实施财政支持计划的负责人,违背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节点倾斜,从中谋取个人利益,造成国家财政支持资金缺乏应有效率的,应追究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对于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应追究相应刑事责任。
  (四)立全局高度做好金融业配套改革
  1.明确金融行业的改革方向
  我国金融业大部分为商业银行,从商业银行的名称上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多带有明显的行业或产业特色,其职能和分工应当有所侧重。随着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提升,金融业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基本被打破,这种机制促进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提高了金融业的服务效率。同时,这种竞争对具有金融需求的产业或行业又产生了“马太效应”。经济收益高的产业或行业,金融机构争着去支持;而一些真正需要支持的行业或产业,因为主要承担的是社会责任,难以产生金融机构预期的经济效益,其获得金融机构支持的难度较大。因此,应当明确金融业的改革方向,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建设和双向开放[26],促进金融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履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2.压实金融行业的社会责任
  追逐利润是金融业的本质天性。在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条件下,金融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既需要从政治的高度自觉履行,又需要通过外部监督,强化金融业的外部压力。那么,如何通过外部压力,让金融业积极主动地履行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呢?这里认为,需要在明确金融业社会职责的基础上,加强对金融业行为的监督。当然,银保监会是金融行业的主管部门,负有法定的监督责任,要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同时,企业是金融行业的主要受体,对金融行业的行为有直接的感受,拥有监督金融行业的条件,应当在监督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媒体是社会监督的重要主体,拥有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的优势,应当在社会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可以通过法律、行政、社会等多种手段压实金融业的社会责任,使其真正将支持构建“雙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重要的社会职责。
  (五)聚全民之力支持“双循环”协同推进
  1.以共建“一带一路”为拓展基点,全面提升改革开放层次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全面提升改革开放层次,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提升改革开放层次,应与以往的开放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必须以国内循环为主体,通过国内循环带动国际循环。无论是对外开放中的进出口,还是对外开放中的对外投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而不是为提高GDP总量和外汇储备而盲目地扩大出口,也不应单纯为扩大国际市场而盲目地对外投资。应以国内产业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国内优势产业为依托,决定进出口产品的种类、数量、来源等,以及对外投资领域、地域等。在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封锁的大背景下,应当以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为基点,根据国内经济循环的需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以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27],不断深化和拓展国际循环,从而全面提升改革开放层次,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协同推进经济常新业态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点在于深化国内经济循环体系。深化的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通过科技创新,激活国内消费市场潜力;通过科技创新,吸引世界资源;通过科技创新,撬开尚未开发或对我国实行封锁的国际市场。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协同推进经济体系综合改革,建立起常新的经济业态。为此,应当组织国家科研院所高水平专业科研团队、国家“双一流”高校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核心引擎攻关,特别是要鼓励、动员和支持国家两院院士领衔,带领高水平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发工作,也可以根据研发工作的需要,吸纳企业科研人员参与其中,实现有效的突破。这样既可以达到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目的,又可以集中有限财力和人力资本,提高资金和人才的使用效率。同时,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引导、激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前沿探索,多做从“0”到“1”的突破性研究,提升原创性研究成果的数量。国家应当从项目立项、团队组建、资金支持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从而有序地打造出系列核心引擎,争取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主动权。
  3.以服务监督协调为手段,强力保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各级行政机关提升服务水平。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以崇高的奉献精神为导引,精心做好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工作,把服务工作做实做细。纪检监察部门应当加强对相关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监督,充分应用法律和纪律手段,把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监督融入日常监督之中,形成全面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社会氛围,从而减少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坚决杜绝渎职、懒政行为。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所涉部门、单位的协调,一切以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中心,自觉服务、服从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局,促进服务、支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氛围的形成,强力保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及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洪俊杰.“双循环”相互促进,高质量发展可期[N].光明日报,2020-07-09.
  [2]黄群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内涵、时代背景与形成建议[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16.
  [3]陈文玲.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8.
  [4]王躍生.世界经济“双循环”、“新南南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J].新视野,2015(6):12-18.
  [5]贾向桐.科技创新视域下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2):50-57.
  [6]陈劲,阳镇,朱子钦.“十四五”时期“卡脖子”技术的破解:识别框架、战略转向与突破路径[J].改革,2020(12):5-15.
  [7]盛朝迅.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J].改革,2021(2):1-13.
  [8]苏敬勤.重视中小制造企业在解决卡脖子技术中的关键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20(6):7-8.
  [9]杨挺,陈兆源,韩向童.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趋势与展望[J].国际经济合作,2020(1):13-29.
  [10]肖广岭.以颠覆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驱动创新发展[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3):55-61.
  [11]邢虎松.城市物流业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18-123.
  [12]王跃生,陶涛.世界经济结构、全球经济“双循环”与中国经济转型[J].新视野,2014(1):54-59.
  [13]高志勇.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83-92.
  [14]刘昆.建立现代财税体制[N].人民日报,2020-12-23.
  [15]贺宝成,王家伟,王娇杨.地方政府竞争、法制环境与财政科技投入效率[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9(3):103-111.
  [16]周海涛,郑淑超.高校科研体制七十年变革的历程和趋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9(9):40-45.
  [17]杨世伟.习近平关于金融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探析[J].经济学家,2020(9):5-13.
  [18]李智峰,王学军,郭群.优化金融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J].学习与实践,2020(7):44-52.
  [19]沈坤荣,赵倩.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纵横,2020(10):18-25.
  [20]余淼杰.“大变局”与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6):19-28.
  [21]黄群慧,倪红福.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提升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0(9):11-21.
  [22]朱福林.中国服务贸易发展70年历程、贡献与经验[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0(1):48-59.
  [2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2(001).
  [24]司晓悦,马一铭.区域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政策工具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0(3):85-95.
  [25]孙龙,雷良海.基于政策量化分析的上海市财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8):40-45.
  [26]董志勇,李成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历史溯源、逻辑阐释与政策导向[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5):47-55.
  [27]黄群慧,陈创练.新发展格局下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态协同[J].改革,2021(3):1-13.
其他文献
《孙子兵法》中对情绪的论述给予我们以下启示:不良情绪会产生恶果,给人以警示;控制好自身情绪,以确保头脑清醒、行为理智;可掌控己方情绪或操控敌方情绪,以为我所用;对敌情绪的观察、判断是\"知彼\"的重要手段。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分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原来我们考试时只是考理论性实验题只是纸上谈兵,现在要将实验操作纳入考试中,为我省将实验操作考试提供范式,在《中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成绩量化的研究》这一课题立项后,课题组成员立即投入工作中,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研究我们找到了解决措施。并且对其他学校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我们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全面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中学教育体系需要全面优化及提升,基于此,本文以101智慧课堂助力中学数学课堂为主,提出了相关策略,可优化教学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中学数学;教育现状;实践应用  引言:在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继续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以及教育领域大数据,人工智
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使研究者得以系统地观察词类与语法型式的共现情况。基于DEAP语料库的生物学子库,本研究统计分析了标示名词及其语法型式在期刊论文各组成部分中的分布和共现。研究发现\"modifier SN\"\"SN complement\"和\"this/these SN\"是生物期刊论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三类语法型式,他们在\"摘要\"中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讨论\"和\"引言\"。事实类、环境类和行为类标示名词与这些型式共现的可能性较大。本研究对学术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同期多发肺磨玻璃结节(SMGN)的临床经验,探讨SMGN患者个体化诊疗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84例在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的SMG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21.4%)、女66例(78.6%),年龄32~80(55.6±10.3)岁。分析手术相关结果及磨玻璃结节(GGN)的相关信息。结果除1例患者因胸腔广泛致密粘连中转开胸手术外,其余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79例(94.0
摘 要:绿色化学及其理念是近几年诞生的全新产物,现阶段已经在我国高中阶段得到重视并且得到渗透以及应用。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之中,会不可避免地进行实验操作的教学,但是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应用绿色化学的相关理念以后,能够使原有的不足得到改进甚至避免,帮助高中生群体在学习化学学科的时候更加顺利。基于此,人们应当对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绿色化学的相关理念进行探索。  关键词: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pandemic,caused b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is still a worldwide concern,with little to no sign of a decreasing trend.There is a general consensus that normal life will be hampered u
声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应用遍及许多领域,当前发展十分迅速。传统的声学理论通常只能针对比较简单的情况得到解析结果,对于大量复杂的实际问题,很难得到定量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值计算在声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声学已逐渐成为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1978年,Tingley提出著名的Tingley问题(等距延拓问题),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即使对于二维Banach空间,这个问题仍是一个开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经典Banach空间之间,并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本文对复Banach空间lp(Γ) (1≤p<∞)与复Banach空间E之间的Tingley问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即复Banach空间lp(r) (1≤p<∞)满足Mazur-Ulam性质.
本文对辽宁省广播电视中波发射台DAM50kW中波发射机的改频实施方案进行了阐述,具体对发射机的输出网络、改频涉及的相关电路进行了调整,并在低功率及高功率两种状态下进行了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