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合理流压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f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相对于常规油藏,低渗透油藏具有特殊的开发规律,本文研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影响,来研究低渗透油藏产量的变化规律。为了使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得到合理的开发,防止由于应力敏感性对储层造成的伤害,必须制定合理的生产压差。
  关键词:渗透率启动压力梯度介质变形生产压差
  
  
  一.低渗透油藏基本特征
  1.油水渗流的非线性规律:对低渗透油藏和稠油油藏来说,边界层原油的非牛顿性对线性渗流规律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会使渗流规律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启动压力。
  2.低渗透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变化:对于低渗和特低渗地层来说由于低渗透岩心的孔隙系统基本上是由小孔道组成的在油、水流动,每个孔道都有自己的启动压力梯度当驱动压力梯度大于某孔道的启动压力梯度时,该孔道中的油、水才开始流动,使整个岩心的渗透率值有所增加。
  二.低渗透油藏流入动态研究
  1.考虑压力梯度单相流流入动态
  (1)基本原理:拟启动压力梯度模型可解释为:忽略小驱动压力梯度是的弯曲段,将大驱动压力梯度区间形成的近似直线段延长交于压力梯度坐标上,此交点的值称为拟启动压力梯度,把此直线段及其延长线看成低渗透多孔介质的流体运动规律。
  单相流体一维稳定渗流模型:
  假设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一端是供给边界,压力为pe;另一端为排液坑道,压力为pw,已知地层长为L,宽为N,地层厚度为h,液流沿供给边界至排液坑道方向流动,流体粘度为 ,流体体积系数为B,均质地层的渗透率为K0,取供给边界处为x=0。
  非达西线性渗流数学模型流体运动方程为:
  式中,v—渗流速度,m/s;p—地层压力,Pa;r—地层半径,m; —拟启动压力梯度,Pa/m。
  进而得到非达西线性渗流产量公式为:
  单相流体平面径向稳定渗流模型
  假设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心一口生产井,圆形外边界为供给边界,供给半径为Re,压力为pe,油井半径为Rw,油井井底压力为pw,油层厚度为h,地层渗透率为K0,流体粘度为 ,流体体积系数为B,流动方向由供给边界流向生产井,取生产井为坐标原点。
  非达西线性渗流数学模型流体运动方程:
  进而得到非达西线性渗流产量公式为:
  
  2.考虑介质变形的单向流流入动态
  由于低渗透多孔介质的毛细管较细, 介质的渗透率随压力变化较为敏感, 压力变化对渗透率的影响已不可忽略, 特别是对于异常高压的低渗透油藏, 实验研究表明 , 渗透率随压力变化呈指数关系, 即:
  其中: 程为介质变形系数,1/ Pa; 为油藏初始压力, 为介质初始渗透率。 为介质渗透率。
  产量公式可以简化为:
  三.实力分析
  基础资料:将洼38块东三段地层渗透率划分为0.5×10-3μm2、0.4×10-3μm2、0.3×10-3μm2、0.2×10-3μm2四个级别,根据渗透率与介质变形系数、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确定其相应的值。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数学表征模型如下式。
  介质变形
  启动压力梯度
  
  不同渗透率级别下的启动压力梯度及介质变形系数
  地层渗透率Ki (×10-3μm2) 0.5 0.4 0.3 0.2
  介质变形系数αK 0.194 0.21 0.2314 0.266
  启动压力梯度G (MPa/m) 0.0135 0.0175 0.02434 0.0388
  根据东三段现场开发经验,超前注水油藏的压力水平保持在110%时开发效果较好。选取某块地层压力为15.8MPa。根据原油物性等资料统计得到一系列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表
  溶解气油比(m3/m3) 106.78 泄油半径(m) 165
  油层厚度(m) 20 井筒半径(m) 0.054
  地下原油粘度(mPa•s) 0.71 地层压力(MPa) 15.8
  原油体积系数 1.35 饱和压力(MPa) 11.15
  地下原油密度(g/cm3) 0.72 裂缝半长(m) 100
  
  根据上列数据做出分析:
  
  结论:1.由此图可以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启动压力的增加,产量逐渐减小;随着井底流压的减小,产量变大。启动压力梯度的大小并不影响IPR曲线的形状,而使曲线发生平移。
  不同启动压力梯度下的单相流IPR曲线图
  
  2.由此图中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形系数的增加使IPR曲线变得愈加弯曲。变形系数越大,相同井底流压下的油井产能越低
  不同变形系数下的单相流IPR曲线图
  
  3.系列1:Ki为0.5对应的第一组;系列2:Ki为0.4对应的第二组;系列3:Ki为0.3对应的第三组;系列4:Ki为0.2对应的第四组由此图可以看出,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的变大使图形发生平移和弯曲。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越大,产量越低。
  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IPR曲线图
  
  4:从此图中可以看出,随生产压差的增加,曲线上会呈现一個峰值,即存在一个最大的采油指数。在这个生产压差下,能力利用率最高。
  生产压差与采油指数的关系曲线
  三.总结
  为了使低渗透油藏得到合理的开发,必须确定出合理的生产压差。通过室内实验、理论计算及现场实践等方法,分析油藏特点和开发方式,充分考虑特低渗油田的渗流特点和压裂投产等因素,建立流动方程,分析油井的流入动态曲线,在此基础上确定出合理的生产压差及油井的工作制度。从而提高单井产能及油田开发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秀安,郭肖,杨凯,张苏.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对低渗透油藏产能的影响[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2):49~50
  [2] 甘燕芬,刘殿福.低渗透储层的研究现状[J].西部探矿工程,2009.12:50~53
  [3] 黄延章.低渗透油层非线性渗流特征[J]特种油气藏,1997.4(1):9~14
  [4] 杨满平.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合理生产压差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5):41~43
  作者简介
  赵洪曼(1988出生),女,助理工程师,20011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从事油田开发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套管开窗侧钻充分利用老井上部井眼,大幅度降低钻井成本,充分利用老井场和地面设施,节约投资,保护环境,获得新的地质资料,为重新认识油层提供依据。但侧钻井技术的施工与应用,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选井条件。钻井液的配制,更是该工艺技术的关键。  关键词: 套管开窗;侧钻井;选井条件;完井方式        河南油田老区主力油层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调整挖潜难度增大,利用侧钻工艺技术对报废老井、事故
本刊讯 2019年12月12日,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室和创新实验室建设工作培训会在宁波市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办,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协办.浙江省教
期刊
摘要: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基地大庆,其外围的储油层渗透率较低(为4—5)×10-3μm2,丰度也低(10~20)×104km2,厚度也薄(单层的厚度大约在50cm),若用直井的方式开采效益很低甚至没有效益,若用水平井的方式开采,则能较好的解决外围的低渗透油田的多井的地产问题,可达到高效开采的目的。随着我国对石油需求量的增大和油价的居高不下,国家加大了对石油领域的投入和科研攻关的力度,水平井的攻关技术
自行车前后轮与地面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是中学物理常见的问题,但骑行自行车时和推动自行车时的摩擦力方向的区别却让学生很难理解.有鉴于此,可在论述摩擦力产生的“凸凹说”理
一、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由于南八仙油气田储层具有分布井段长,油气水层交错等特点,同时受到岩性控制影响,单井储层分布面积小。因此南八仙气井生产到后期由于地层压力的衰减,导致自身的地层能量不能将地层出液携带出井筒,造成井筒中积液严重。从而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严重的还会导致气井生产到后期处于停产状态(如表1)。因此需要外部力量将井筒中的积液携带出井筒,南八仙油气田于2013年对部分因为积液而不能生产的气
在小学信息技术操作课中,学生的操作时间要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操作兴趣胜过听课.毫无疑问,在没有认真听讲的情况下,学生是很难达成学习目标的.为了让学
摘要:zy是一个多油藏类型组成的复式油气田,投入开发至今,总体开发效果较差,表现在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采收率低。本文通过合理注采井距、开发层系划分及剩余油分布特点等方面论述了油藏开发调整的基础,提出了复杂结构井、井网加密等提高复杂断块油藏水驱效果的技术对策,希望对类似油藏开发后期调整策略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       1、研究区概况  zy属于复合油
微课是以视频形式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展开教与学过程的媒介,它短小精悍,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集音像为一体,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有毒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有必要加以关注.为此,可在现有改进基础上创新设计一款有特色的一体化装置.该装置以亚克力材质的透明圆柱体为外壳,主要由上
本刊讯 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数据显示,2019年,复印报刊资料基础教育系列刊全文转载《实验教学与仪器》杂志文章27篇,位居全国基础教育期刊前列.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