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策略的研究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ww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三通两平台”在“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信息化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加入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更能适应学生们的心理特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小学数学是奠定学生个人思维框架的基础,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其抽象枯燥的学科特点,使众多小学生对其提不起兴趣,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克服的第一道障碍,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化教学模式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个弊端,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并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知识点机械式的灌输。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思维框架
   2011年,教育部通过“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教育结构层面改革的发展目标,使教育系统得到了革命性的改变。从1998年提出“整合”的教育目标,到2011年提出的“深度融合”,课程改革实现了不同阶段的飞跃式发展。深度融合体现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教学思维等方面的突破,使信息技术全面覆盖小学数学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对流式双向发展。
  1.将抽象的数学教学思维具体化,以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公式及模型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這些理论推导抽象难以理解,使很多小学生望而却步。随着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动态模型展示出来,将推导公式具体化,更能符合小学生的接受模式。
  “圆柱与圆锥”这一课中推导公式V=S×H的使用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本课需要掌握的重点。之所以是学生理解本课内容的“绊脚石”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公式所含要素理解的不够透彻。在模型制作过程中耗费大量的精力及时间但收效甚微,这时候深度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动画与图文交互并行的特点,将圆柱和圆锥体多视角的展示给学生们,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立体模型,另外还可以将立体图形进行多帧分解,将立体图形还原成小学生已经掌握的平面图形,让学生充分理解公式中S H的来源,加深学生的理解。
  2.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受场地,时间及资源的限制,教师的很多教学创意都无法实现,学生对学习的探索欲望也因此大打折扣。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丰富了其教学方法,而且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师的教学创意,也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让学生对小学数学充满热情。
  在“年月日”这一课的讲述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用板书的形式展示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但这节课中有很多知识碎片需要学生记忆,但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简单的语言的抽象的文字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只会增加他们记忆的负担。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多个交叉重叠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引入关于“大月,小月”的典故视频;也可以将知识点设计成简单的闯关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完成知识点的掌握,图文并茂,声音与动画的融合全面的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巩固了本课的重点。
  3.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兴趣方向
  在医学中讲究“对症下药”,教学中也不例外,盲目的进行知识的传输只会事倍功半。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特长与兴趣,搜集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面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信息技术的参与让以上这些教学需求都得到很好的优化,为教师教学提供便利。
  在一堂课结束之后,教师对“教学方式是否有趣”“教学内容是否简单易懂”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借鉴购物网站的模式,给学生们设置自己的账号,在网站的浏览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观看账号中的教学视频,而不是教师填鸭式的被动教学。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可以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统计学生所观看的视频种类,掌握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感兴趣程度,以及知识的壁垒。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大数据统计,教师能够快速准确的得到学生对课堂的反馈,从而制定更好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综合水平。真正做到教与学的“供需平衡”。
  4.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天马行空,和此恰恰相反的,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理学气息。作为教育主体的小学生与教学内容处在两个对立面,这是小学数学教学困难重重,老师唐僧式的知识传输更破坏了学生对数学最后的一点兴趣。信息技术在教学模式中的深度融合恰恰解决的这一难题,它能够全方位的满足学生们的感官体验,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学时,比如“认识数字”,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呈现出多种多样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字存在于生活中”,让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主动的在日常生活中认识数字,巩固知识,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结束语: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在小学数学中的深度融合,使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科;改变了枯燥的教学模式是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运用多种感官接收知识;也为教师更好的接收来自学生的课堂反馈提供便捷的方法。总之,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脱掉了小学数学神秘的外衣,使其走进小学生的思维里,为小学生思维框架的搭建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海丽.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J].教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
  [2]管恩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
其他文献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在五育并举中具有较强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  一、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劳动教育与其它“四育”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开展德育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的途径有很多。  1、升旗仪式  每学期16次升旗仪式中,学校都会组织一次以
期刊
【摘要】生活离不开语文,简单的一句对话,一副对联,一幅字画等都是语文在生活中的表现。因此,高中语文的教学并非脱离生活,而是对生活的渲染,是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的基本途径。所以,高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从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以及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三部分内容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活;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
期刊
【摘要】我国的陶艺制作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西方现代艺术思想的涌入,部分艺术名家为陶瓷艺术注入新鲜血液,现代陶艺逐渐脱胎于传统陶瓷艺术,在成型、发展、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艺术风格,融入新观念元素的现代陶艺作品不断涌现。现代陶艺创作观念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现代陶艺;发展;创新;  现代陶艺文化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新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影响下,传统手工业的发展面临着
期刊
【摘要】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正确识别和使用仪器的能力、处理数据能力等方向进行分析,为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提出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可以将所学物理知识灵活运用,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能力;对策  引言: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要注重基础课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对物理实验产生一定的重视,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是开展学生教育的关键时期,而音乐课程又在其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下,往往由教师对音乐课堂进行主导,这样不仅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会限制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效果,阻碍了其自身审美意识的培养。面对这样的问题,应不断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对相关策略的研究,进而显著提升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技能水平与创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文本细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较难达到的教学层面,造成教学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较弱、部分教師倾向于将文章掰碎后教学。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细读教学,教师需要将自己定位为文本阅读的引导者,然后以引导性的教学策略辅助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读。教师可以采用设置疑点问题、应用比较教学法等策略,激发学生的细读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细读能力,并为学生的文本细读提供指导和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写作是语文学科中得分最高的主题,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小学教师一直非常重视语文教学的原因。但是,在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能否为基础写作和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个性化  小学生作文技能的发展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综合识字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统一的教
期刊
【摘要】数学绘本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以图片为引导开展趣味性的授课活动,同时搭配上一些精练的文字,鼓励幼儿主动融入對应的情境中。对于当下的幼儿而言,绘本教学为其提供了特定的情境,有效激发了他们潜在的能力,而教师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幼儿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并及时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学;绘本;运用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而今,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此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与探索  引言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成长阶段,它需要与身体素质同时进行培养,二者之间具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当学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阶段。养成适当行为的习惯将有益于一生,否则将很难纠正。学前教育者应加强良好的教育。教育和训练习惯。着重注意良好的卫生习惯,大脑思维,实际操作等,以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良好习惯;方法  教育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龄前儿童有形成各种行为和习惯的黄金时代。加强良好儿童习惯养成的这一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