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园话初心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uangwu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明扬是高派山东快书教育家,被誉为“月残色不改,有长不虚生”。1931年11月28日,他出生在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王官屯村,1947年,怀着对新中国的向往和人生的追求,杨明扬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之后随部队参加了多场重大战役。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消灭黄维军团时,战斗异常激烈,正当杨明扬和战友们冒着敌人炮火冲锋时,冷枪导致他负伤致残,直到今天依然行走不便。
  承蒙党和政府的关爱,负伤的杨明扬住在河南省荣军疗养院休养。正逢高元钧来开封慰问演出,机会难得,杨明扬正式学习山东快书艺术,并成为高派山东快书的弟子。最初学唱的是山东快书传统作品《大实话》《大瞎话》《小大姐翻身》等曲目,一般是高元钧口述他记录,然后逐字逐句地背过,再请师父传授说唱和表演技巧。“师父就相当于父亲,从师父那儿学到的不仅仅是艺术,更多的是他追求艺术的境界和高尚的品德。”时至今日,杨明扬回忆起恩师高元钧,仍深有感触。
  精艺更重义,满园桃李香
  为了传承自己喜爱的山东快书艺术,杨明扬倾其家产,全身心地致力于教学工作。1993年12月13日,在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的关怀下,经新乡市教委、市文化局批准,杨氏山东快书义校正式落户新乡。2016年3月1日,在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济宁市文广新局的鼎力支持下,杨明扬的儿子杨建国携弟子李海梁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成立了杨氏山东快书义校分校。24年来,杨氏山东快书义校坚持“重德精艺、求实创新”的办学方针,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山东快书表演、创作人才1900余名,其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据了解,这是我国首家山东快书家庭式义务学校,为了方便学习者,都是在业余时间授课。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和部队等,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4岁半,文化程度最高的是硕士研究生,最低的甚至有文盲。年龄、文化等基本情况虽然悬殊,但大家欢聚一堂,团结共勉,共同学艺,这在别处是罕见的。
  杨明扬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那就是不收学费,外地学生不收住宿费、水电费,一句话,全部免费。杨老先生请来黄宏、牛群、冯巩等曲艺名家来校教学也全部是尽义务。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会长高洪胜说:“杨明扬先生是全国山东快书界的一位楷模,我们都非常敬重他。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的多半表演艺术家都来过义校授课,我本人也来过近十次。”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二十几个春秋,学员们手中的鸳鸯板总是响个不停,校园里充满了欢乐的笑声。如今学校被业内人士誉为“快书杨十年义校春满眼”,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师父生前有个愿望,就是想在家办班传承艺术,由于当时条件不具备,我曾经在他病重期间答应过,克服一切困难把山东快书学习班办起来。1993年我师父高元钧病逝,为了完成他的遗愿,发展山东快书艺术,我和儿子杨建国在家创办了全国首家山东快书家庭义校。”说起开办义校的缘起,杨明扬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不收学费,实行义务教学,其难度可想而知。直到今天,义校还是两间旧平房,有时因为人多容纳不下,学员就在校外空地上上课。盛夏酷暑烈日炎炎,寒冬腊月顶风冒雪,甚至于辅助教学的录音设备也没有,这些都迫切需要改善。但不管条件怎么艰难,杨明扬父子仍是痴心不改,砥砺前行。截至目前,从杨氏山东快书义校出来的学生遍布全国,有些已经成为单位文艺骨干,有些在全国、省、市文艺大赛中多次获奖。
  在杨氏义校老师的教育和鼓励下,学员们已经写出了上千篇曲艺作品,有5人出版了专著,还有不少作品发表在各种专业刊物上。有38名学员先后被部队征招为文工团(队)员和连队的文艺骨干。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该校数十名学员演出的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时空》等栏目以及省市电台、电视台也多次播发义校的专题报道。《曲艺》杂志、《河南日报》、《大河报》等也曾多次刊载关于义校的文章。
  使命化于魂,永不忘初心
  提起杨明扬老人扶持下的子弟们的坚守与荣誉,陪伴在老人身边27岁的女孩赵汶汶说:“我入门晚,但也是受爷爷和杨校长的鼓励才坚定地走上了传承山东快书艺术的这条路。”汶汶是山东省高唐县曲韵口才艺术学校的校长、杨氏山东快书义校第16期学员,她作为一个单身的小姑娘独自在山东高唐创办起了以山东快书为主要课程的口才培训学校,目前学生已经有近20名了。“爷爷在视频里看到孩子们熟练地学唱《賣柿子》《捎枣》等很多曲目,特别高兴。尽管爷爷谦和慈爱,但是他身上总有种特别的使命感,总是不怒自威,让我们年轻人由衷地敬仰。”
  “那是一种文化自觉吧!”慕名而来的大众日报聊城分社副社长王兆锋说:“去年看到中国曲协提出了72字《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感觉到杨明扬老先生这代曲艺人的一生正是践行《守则》的真实写照,他们身上诠释着曲艺人的行为方向,也闪耀着曲艺工作者榜样般行为典范的光辉。”
  “山东快书艺术是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深受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义校二十多年成长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杨建国激动地说,“践行《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传承山东快书艺术,既是我们山东快书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我们光荣的使命。”
其他文献
期刊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范式转换对相关产业具有重大影响,对技术范式发展走向的分析影响企业决策的制定,决定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是否能够占据有利地位。
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大凡来天津一游的人们,都会慕名汇集到大大小小的戏园茶社喝茶听相声、鼓曲。每天以天华景、名流、谦祥益等为代表的演出场所的各种曲艺节目演出,经常座无虚席。尤其近年来众多青年演员的加盟,给曲艺这一古老的艺术不断输送着新鲜血液。这些后生之辈大多是在校生或毕业于坐落在天津市的一所规模不大、名气不小、独具特色的学校——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这所称得上全国优质艺
期刊
2017年7月19日晚的中央电视台星光剧场内,中国文联领导、参加第八次全国曲艺代表大会的曲艺界精英们欢聚一堂,共同欣赏了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的“牡丹绽放——曲艺英才培育行动”成果汇报演出。中国曲协主席姜昆及观看演出的名家们对这场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通过“牡丹绽放曲艺英才培育行动”提升了入选者的曲艺责任、艺术水平,促进了南北曲艺交流,加速了曲艺的传承传播。笔者认为,“牡丹绽放——曲艺英才培育行动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阐述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时,明确提出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这些既具体又明确的任
期刊
对曲艺创作进行学术研究,并设定一套普遍的原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它就像天上云朵,刚看到的美景,一眨眼的工夫就变样了。云也有风一样的性格,你永远也无法抓一把带回家去,但我们还是给了它一个永恒的名字——云。学术上对云的内部结构、性质也给出了清晰的定义。曲艺创作也一样,整体观察它是虚构的产物,可它又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办法制造出来的精神产品。那些深藏在作家内心的办法,能否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定量研究证明一
期刊
在对新时期北京城区八角鼓票房的存续分布状况进行考察之前,有一个问题必须先搞清楚,即:1976年至2016年的40年间,北京城区到底出现过多少八角鼓票房。这一问题,之前的一些著述虽有涉及,但不够全面。  如逸尘的文章《北京八角鼓票房惨淡支撑》①中,载有8处2000年前后仍在活动的票房的大致情况。谢磊的文章《闲暇、生计与文化——北京八角鼓票房流变》②介绍了1979年至2005年近26年间北京城区的14
期刊
杭州摊簧,简称“杭摊”,别称“安康”,摊簧的一支。流行于杭州、嘉兴、湖州及宁波、上海等地。杭摊音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浙江卷》(下简称“集成本”)写道:“以‘南词俞调’为基础,吸收苏州摊簧音乐、南北曲和明清俗曲而形成。”[1]这种解释基本是对的,从杭摊的基本调来看,确实如此。但进一步分析,觉得较笼而统之。理由是,它没有细说。如既然说以“南词俞调”为基础,那南词俞调为何调?它与杭州南词、苏州评弹以
期刊
在库存管理的研究中,需求的变化无疑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核心。针对商品不同的需求特性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库存控制策略。信用支付是近几年比较盛行的一种延期付款方式,卖方为买方提供一定的延期支付期限,买方可以先提货,后付款。这样可以缓解买方资金紧张的情况,刺激买方订购,同时卖方也要承担一定的坏账和违约风险。考虑不同需求特性和信用支付条件的易逝品库存控制策略,丰富了库存优化理论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库存管理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