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宏霞、张艳丽、花仕旺作品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8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任宏霞,广东理工学院艺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工艺美术。
  张艳丽,广东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花仕旺,广东理工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工艺美术。
  课题项目:本作品系2020 年大学生创新創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鱼籽手工饰品DIY 设计”(S202013720023)项目成果。
其他文献
城市滨水空间不仅是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区域,也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以及城市文化的聚集地.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意义重
摘 要:立足于当今存量建设的时代背景,运用城市微更新理念对工业遗产景观营造重新梳理,通过对比城市微更新策略及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方法,探讨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更新及再利用,保留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寻求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最优解。  关键词:城市微更新;工业遗产;景观营造;保护再利用  城市微更新是指在当今存量建设背景下,以居民自治或整体规划与公众参与治理相结合等方式,对城市
摘 要:城市更新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等综合因素推动下的城市功能的调整和空间再利用。城市更新的环境具有复杂和不确定性,所以初期的城市更新历程往往是考虑不全面的,也会暴露很多弊端。因此,对国内外城市更新历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在大环境下国内外城市更新的规律和特点,以为我国将来合理地开展城市更新建设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更新;理念;模式  一、国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及特点  每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与
摘 要:建筑美学思维受到时代环境的影響,每一次的重大转变,都能体现出时代的变革。从建筑的结构外观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思维,故此对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的兼容性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建筑的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社会环境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建筑的美学思维,对于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当代建筑的美学思维,受到科学技术飞跃式发展的影
摘 要:体验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也对应地寻找到新的发展契机。通过介绍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体验经济等概念,对当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提出发展体验式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体验经济;乡村生态旅游;旅游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9SJA1498)、南通市科技计划指令性项
摘 要:通过文化遗产与红色旅游资源概念的整合,界定了红色文化遗产的内涵,梳理了红色文化遗产的总体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红色文化传承的方式,站在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战略高度,指出了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路径与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选择。  关键词:红色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开发路径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湘南红色歌谣在文旅融合中的创新实践性研究”(20C1702)研究成
作者简介:  吴琨,硕士,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周智,硕士,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大数据与智能设计、用户体验与交互。  基金项目:本作品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资助项目(2019GXJK214)、五邑大学2019校级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招标项目资助项目(C3)成果。  设计说明:  
期刊
摘 要:在人类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水资源被喻为“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载体,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之一。一直以来人们都有着择水而居的生活特性,对于水源的依赖和喜欢,使得滨水区域成为人们共同向往的聚集空间。而湿地公园就是最为理想的滨水空间,它可以使人们与水产生互动,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亲水需要,为城市中忙碌的人与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建立一种新的相处模式。生态湿地是自然界特有的一种生
摘 要:不同地域环境和文化特征决定了宗祠建筑装饰的明显差异,以湖北襄阳地区古祠堂,如习家祠、米公祠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祠堂建筑群的视角出发,对艺术形态、建筑空间、装饰工艺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展开探索,全面具体地认识宗祠建筑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襄阳;宗祠建筑;装饰艺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襄阳地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19Q161)研究成果。  宗祠作为宗
作者简介:  黄红韩,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  课题项目:本作品系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立项“‘互联网+’背景下桂林五通镇农民画‘文化-品牌’一体化的研究”(2021KY1583)、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8年校级B类教改课题项目立项“廣西少数民族美术资源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的运用研究”研究成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