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一束光——孔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z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读《论语》,在反复地背诵中,孔子渐渐走入了我的生活.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孔子简单质朴却又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的句子.他的一言一语能使人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当我步入大学后,闲暇时间再次翻开《论语》,却与当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每次在生活和学习中陷入困境时,我都会读读《论语》,它仿佛变成了一本人生导书,让我原本困惑的心渐渐明朗.
其他文献
电影《芳华》由冯小刚执导,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青春激情和理想的军队文工团,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经历的充满变数的人生故事.
期刊
脸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一种技术,期望能够改善数据的组织方式及其在无线网络中的路由方式.如今,该技术已经集成到商用60千兆赫小型蜂窝基站中.当服务提供商开始应用它时,
期刊
摘 要: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是清未下层知识分子形象,他的经历是一位旧式书生的经历,很平凡。鲁迅先生不止是写一个书生的平凡经历、穷困潦倒,而是通过孔乙己周围的“看客”来写世态炎凉、人心隔膜。写出孔乙己这个清未下层知识分子受社会践踏与歧视,从而写出孔乙己是一位可怜、懒惰、卑微的人。透过孔乙己来反映鲁迅先生写作此篇小说的主题: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以及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思想奴役、禁锢,批判了孔乙己的不觉
摘 要:李煜之词,前期多写富贵繁华与各种美好的情感,后期则重在表现人生的巨大失落与国亡家破的内心创伤。“黍离之悲”主要体现在他的后期词作中。本文以他被俘为分界点,将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对他的后期词中的“黍离之悲”进行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李煜;后期词;黍离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961年继位,时年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975年,宋兵攻
目的:通过建立大、小鼠糖尿病模型来研究小蓟总黄酮提取物对大、小鼠糖尿病模型的治疗作用,并通过测定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等相关指标和观察胰脏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学变化,初步探讨小蓟总黄酮提取物对大、小鼠糖尿病模型的治疗作用及作用特点。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的方法建立小鼠高血糖模型。购进动物,正常喂养3天,随机取12只作为空白组。其余根据体重,腹腔注射四氧嘧啶(5%,200mg/kg),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主义奋斗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期刊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二部长篇巨著,也是他第一部成功的社会哲理小说。作为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哲理小说和心里侦探小说,《罪与罚》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同时也具有社会批判意义。该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创作背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罪与罚》之前就作了充分的构思,这部小说是他多年酝酿的艺术结晶,他一直十分关注当时俄国社
期刊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与云、气、光一样,水除了有具体而变化的形以外,同时具备一种抽象性。古往今来它似乎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以它无穷的魅力吸引着画家们不断去表
肠道吸收是口服药物进入人体的第一步,决定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动力学行为。应用Caco-2细胞体外吸收模型,模拟人体小肠上皮,研究药物的跨膜转运,有助于了解细胞的屏障作
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母题之一,具有久远的历史.其中唐代的送别诗有着区别于前代的特征,体现出盛世时期人们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本文以《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别董大》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