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基离子液体BMIAlCl4的热力学性质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34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纯氩气氛下,直接将摩尔比为1:1的高纯无水AlCl3和BMIC(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搅拌混合,得到一种无色透明的离子液体BMIAlCl4在278.2~343.2K范围内,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BMIAlCl4的表面张力,用Westphal天平法测定了该离子液体的密度;利用Glasser经验方程讨论了该离子液体的热力学性质,并与其它离子液体作了比较.根据空隙模型计算了BMIAlCl4离子液体的恒压热膨胀系数,与本文实验值基本一致,说明空隙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研究了添加不同分子量、不同带电特性的物质(如葡萄糖、PEG聚合物系列、NaCl和CMC)到成囊溶液中,考察它们对制得的NaCS/PDMDAAC胶囊性质的影响.同时,测定了聚电解质稀溶液的粘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方法,跟踪研究了N-(1-萘基)琥珀酰亚胺的液氮淬冷样品在室温(25℃)即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冷结晶行为.DSC和XRD的结果一致表明,其冷结
采用69℃饱和水蒸气和H2混合气,于927℃下处理金红石型TiO2,得到不同氧缺位的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BET)、电子顺磁共振(EPR)、紫外-可见漫反射(DRS)、光电子能谱(XPS)
在Pt微盘电极上用恒电流技术在电流密度为0.05—10mA·cm^-2范围合成了1μm厚度的聚吡咯(PPy)膜.采用循环伏安(CV)、计时电势、交流阻抗(EIS)技术考察了不同聚合电流下得到的聚吡
采用置换法通过对溶液浓度的控制实现了纳米Cu颗粒在微米Al粉表面定量、快速地化学沉积,制备出核.壳结构的Cu/Al微纳米复合粒子,并用SEM、EDS和XRD技术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利用DSC
采用电化学诱导溶胶-凝胶法,在多孔氧化铝模板(AAO)的纳米孔道内制备了直径分别为60和20nm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线阵列.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在半接触模式下得到了TiO2纳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