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一年的书,最后一本是《万历十五年》

来源 :珠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黄仁宇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在当代历史学者所写的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这可能是最著名的一个开场白了。读者在开卷的第一刻就被作者带进了一个悬念:既然这一年“无大事可叙”,又实为平平淡淡,那么,你为什么要用一部书的篇幅去写它呢?
  而扑朔的疑问背后,却又浮出了作者那颗雄心:你即便在大海的任何一个角落舀起一杯水,我都能告诉你整个大海的秘密。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1918—2000),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它一直是全国书店销量排名第一的历史类书籍。在这本不厚的图书里,难以计数的青年人第一次找到了阅读中国历史的乐趣。
  一
  黄仁宇不是学历史出身的,他就读的学校是黄埔军校成都分校,战后负笈美国,意外闯入历史学界。他的老师是比他小12岁的余英时,博士论文做的是明朝的漕运与财税政策。因半路出家,他不被小小的海外中国史学圈待见,惶惶任教于一些三流的美国大学,如果没有《万历十五年》,他早已寂于芸芸众生。
  也正因为可怜的边缘化状态,反倒让黄仁宇全然没有了“学术缰绳”的约束,他的写作挣脱了所谓的“学院圈格”,自成一派,肆意汪洋。在成名后,他有点得意地写道:“不时有人说及,黄仁宇著书缺乏历史的严肃性,他们没有想到,我经过一段时间奋斗才摒除了所谓严肃性。”
  《万历十五年》共七章,其实是几个人物特写,分别是一个皇帝(万历)、两个首辅(申时行和张居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将军(戚继光)和一个文人(李贽),描述他们在万历十五年前后的行迹。在开篇处,黄仁宇有意无意地给出了一个全球化的视角:“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帝国“无大事可叙”,暗合的是一种无进无退、休眠般的“超稳定结构”。在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到来的时刻,地球上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的帝国却毫无进步的生机可言。黄仁宇以细腻的笔触呈现了种种的细节,从庙堂上的勾心斗角、后宫里的杯水波澜,到礼教的口水争执及沿海边境的剿寇行动,历史如舞台,定格于一时,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无比热闹,却又寂寥得令人心慌。
  陈从周说,最好的园林应当“疏可跑马,密不容针”,黄仁宇的历史写作近乎矣。
  二
  黄仁宇给自己的历史观起了一个新名词,叫“大历史观”。迄今,这个名词如同“围城”,史学界的人大多嗤之以鼻,而圈外的历史爱好者们却似乎津津乐道。
  “大历史观”的所谓“大”有两层含义。
  一是今人对古人的合理化解读。
  黄仁宇自己的解释是:“作者不斤斤计较于所述人物当时的贤愚得失,而只注意他们的作为,透过中国法制与社会,遗留给后代的影响。”
  另一层含义是当代制度视野下的历史剖析。
  黄仁宇把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形容为“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中间则是三个基本组织原则,是为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法治和人权。
  这样的一块“潜水艇夹肉面包”,以中央集权为特征,技术不能展开,财政无法核实,军备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为标准。万历十五年是一块这样的面包,此前一千年是,此后二百五十三年处在鸦片战争中的清帝国亦是,而黄仁宇亲历的中华民国竟也同样如是。
  在这样的描述中,稍有心机的读者大抵能品出作者的苦心了:一个当代的中国人,我们应如何在自己的身上,扬弃这块千年不变的“潜水艇夹肉面包”?
  三
  作为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历史学者,黄仁宇对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与曲折,自有无从掩饰的切肤之痛。他所关心的万历十五年,是当代中国的前世来路,若要解开那袭爬满虱子的华袍,必须从“制度”的纽扣上下手。
  黄仁宇的博士论文写的是财税史,他惊奇地发现,偌大帝国的治理,无论是救灾还是征战,均没有数目字(数字化)的管理,“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中国是全世界最早进行职业分工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有了“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可是却在私人产权的认定上,掉进了“道德的陷阱”。
  “地方官所关心的是他們的考核,而考核的主要标准乃是田赋之能否按时如额缴纳,社会秩序之能否清平安定。扶植私人商业的发展,则照例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之内。何况商业的发展,如照资本主义的产权法,必须承认私人财产的绝对性。这绝对性超过传统的道德观念,就这一点,即与‘四书’所倡导的宗旨相悖。”
  正是在美国那间局促的书房里,幽夜微烛之下,前少校军官黄仁宇从僵硬的中国历史身躯中取出一小段,在现代的显微镜下细致观摩。他眼中含的泪,掌里握的恨,笔下滴的血,若非本国人,恐难体会。
其他文献
人们谈起读书时,往往提到“博览”。“博”字意为广泛、宏大、多样,而书集往往将同一个作者的数篇作品,或是具有共同特点的作品集合起来,汇集成册。其中作品篇幅也许不长,但无损其中隽永优美的文字、曲折惊奇的故事或是余韵深远的意蕴,既有作为独立篇章的完整结构,而篇章之间彼此辉映,又能共同拼出一幅更丰富的图景。  本期读书推荐的主题为书的“集合”。无论是随笔集、散文集、诗集、小说集……它们如同一支万花筒,轻轻
期刊
珠海 / ZHUHAI  《北归》——杭盖乐队2020巡回演唱会  “杭盖”是一个古老的蒙古词汇,意思是一个有蓝天、草原、河流、山川和自然万物的世界。杭盖乐队曾在2015年参加《中国好歌曲第二季》获得冠军,足迹踏遍六大洲六十余个国家,演出超过500场。杭盖乐队以古老的游牧歌谣、地道的蒙语歌曲为根源,将传统蒙古音乐与摇滚乐结合,保有自己的独特曲风,再现蒙古人深厚的游牧情怀、沉郁浑厚的雄性力量与真诚魅
期刊
睡眠姿势多种多样,你是哪种姿势呢?仰卧、侧卧,还是俯卧?睡姿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心理压力。野生动物通常采用俯卧的睡姿,因为它们始终抱有警觉。而作为宠物的猫狗都是肚皮朝上睡觉,这是完全放松的姿态。人也是如此,完全安心的状态下一般为仰卧,压力大时为俯卧,侧卧则处于中间状态。  不仅如此,睡姿还与脊柱的休息与调整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好的睡眠姿势可以让腰椎负担大大减少,肌肉能从疲劳中恢复,椎间盘得到充分休息。
期刊
秋季是南方观鸟的好季节。这段时间里,除了平日里常见的鸟类外,还能观察到不常有的候鸟。不过,对于初次观鸟的人而言,观鸟前要了解一些入门知识。尽量不惊扰自然秩序,才能深度体验到观鸟的快乐。  几点出发  观鸟的时间应与鸟类的活动规律相适应。从一天的活动情况看,鳥类一般在清晨最活跃,鸣叫、取食等活动频繁。多数鸟类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的时间段附近比较活跃,所以一天中最佳观鸟时间应在清晨和傍晚。在不
期刊
珠海  “新载体,新机遇,大有可为”  ——珠海百年电子音像出版社举行合作出版交流沙龙  10月2日上午,珠海百年电子音像出版社在珠海报业大厦举行“珠海百年电子音像出版社合作出版交流沙龙”,对科学、文化、教育等类别的电子音像出版物的编辑、制作、发行等业务进行解读洽谈,多家意向合作机构代表参与交流活动。沙龙上,百年电子音像社总经理李波介绍了相关业务情况,随后机构代表发言并进行业务交流。珠海百年电子音
期刊
珠海  “文艺盛宴,好戏不停”  ——珠海演艺集团惠民演出季拉开帷幕  7月4日,由珠海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珠海演艺集团承办的“新珠海 新速度”2020珠海演艺集团惠民演出季正式启动。据悉,本次惠民演出季活动将持续到8月底。系列活动主要分为“乐满香山湖”纳凉音乐会、“夏日繽纷”周末儿童剧场、文艺巡演进万家、文艺进军营、广东省内艺术交流演出“五大主题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进景区
期刊
大自然从不缺美的东西,而是我们缺乏发现美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设计师尤为重要。设计师们常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提炼出神奇与美妙的细节转化为日常器物。即便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中,人们依然能通过这些器物来营造自然的温暖与平和感,这便是设计的魅力。本期,让我们跟随设计师的步伐,在以自然为灵感的作品中探险。  玻璃鸟的传奇  Birds by Toikka  在芬兰,鸟是吉祥的象征,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自
期刊
户外运动,是一组在自然环境举行的带有探险或体验探险的运动项目群,从广义上,可以把在非人工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以健身、休闲、娱乐、观光等为目的的空间活动都称为户外运动,而狭义的户外运动是指在自然场地,而非专用场地开展的体育活动。户外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贯穿在人类与自然的活动中。  最早的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为了生存目的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自发地进行着生存活动及获得生存
期刊
你知道吗?珠海市淇澳岛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是我国目前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它是珠海的珍稀资源,更是全国少有的紧靠大城市的红树林区之一。行随心动,沿着海岸线一路行驶,穿过淇澳大桥,转进竹制牌楼,便进入了淇澳红树林保护区。淇澳岛上红树林植物约为30种,秋茄、木榄、海杧果、阔苞菊、卤蕨等红树植物繁荣混生,形成独特的湿地自然风景。沿途而往,目之所及绿荫扶疏,像是进入了天然的空调房,让人感到身心舒爽畅
期刊
我们生活的城市,不仅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更是无数动植物的生存领地。一草一叶或是虫鱼鸟兽,它们和人类一样,都代表這片区域的生命力。于是,一些人将视野移向天空,观察起翱翔在空中的鸟类。让人好奇的是,观鸟者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们不仅观察鸟儿的外在形象,更想要了解它们带来的故事。它从哪里来?一路上经过了什么地方?现在要到哪里去?有同伴吗?为什么在这里出现?所有的疑问,都在指向一个更大的探索空间——生态环境。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