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诊于眼科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a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20岁.因"左眼视矇3天"于2012年3月10日到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就诊.查体:Vod∶ 0.1,vos:Fc/20cm,右眼矫正视力1.0,左眼矫正视力无提高,双眼前段未见改变,左眼玻璃体轻混,左眼视乳头边清,色正,A∶V=2∶3,视网膜水肿,散在软性渗出灶及点状出血灶,黄斑区水肿.FFA检查:左眼黄斑区及视盘周围可见片状无灌注区小血管闭塞,黄斑区及视盘周围可见点状高荧光随着时间的延长范围扩大,边界不清(图1).右眼未见异常荧光.头颅CT(-).OCT显示神经上皮及色素上皮脱离(图2).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予病人口服泼尼松60 mg/d,晨顿服,曲安奈德左眼球旁注射,左眼视力无提高。

其他文献
患者女,73岁.因反复右眼分泌物增多1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分泌物增多,以每日晨起加重,无流泪、眼红、眼痛,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冲洗泪道通畅,诊断为“慢性结膜炎”,给予“眼药水”滴眼抗炎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近1个月来自觉右眼分泌物明显增多,并伴眼痒、眼红,于2012年11月12日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右眼视力0.8,上睑内眦皮肤发红,可触及花生粒大小囊样实性包块,边界清楚
期刊
目的 探讨近视性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不同范围非球面性参数Q值的变化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行常规LASIK的102例(204只眼),年龄18~36岁,等值球镜(SE)为-2.00~-10.50D的青壮年近视患者按SE分为低度(-3.00D以下)、中度(-3.00~-6.00D)、高度(-6.00D以上)三组.除常规检查外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对上述近视患者使用Pentacam眼前节
目的 探讨眼球震颤患者配戴RGP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4例眼球震颤患者,为其进行眼前节、眼底、屈光、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眼球震颤幅度,震颤频率检查,然后选择合适基弧的RGP镜片,并追加度数,随访观察1.5年.结果 配戴RGP前矫正视力0.32±0.22,戴后0.55±0.2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8.33,P<0.05).戴RGP前振幅(15±5) mm,戴后(10±5) mm,差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前房麻醉其稳定前房、散瞳及麻醉效果.方法 收集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就诊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23只眼),给予爱尔凯因表麻联合1%的不含防腐剂的利多卡因前房麻醉,对照组20例(22只眼)给予单纯表面麻醉.全部患者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分析其麻醉效果及前房稳定情况.乳化后和术毕时瞳孔较术前的缩小值
目的 探讨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9~17岁的弱视77例85只眼.采用光学药物压抑疗法加遮盖疗法联合红光闪烁等综合治疗,平均随访26月.结果 85只弱视眼中治愈52.94%(45只眼),进步32.94%(28只眼),无效14.12%(12只眼);按年龄分组,9~12岁组53只眼,治愈31只眼(58.49%),13~17岁组32眼,治愈14只眼(43.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眼表损害表现为结膜充血、结膜水肿、暴露性角膜炎、干眼、浅层点状角膜病变和上方角膜缘角结膜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威胁视力.文中就其表现、病因和治疗等方面展开综述。
目的 评价双手法微切口自内障摘除联合1.4mm微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术后早期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行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患者32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进行常规3.0mm切口同轴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B组进行微切口自内障摘除手术(MICS).术后一个月对两组术眼进行以下检查: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自动验光仪验光观察角膜
2002年以来收治角膜深层异物42例43只眼,分别采用3种手术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血清中甘油三脂与高密度脂蛋白(TG/HDL)比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131例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按眼底照相所见分为三组,其中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 28例,非增值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85例,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8例.检测并评估总胆固醇(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