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混养”弊端多 育成鸡场需专用

来源 :今日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n1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国养鸡业的发展,良种繁殖、饲料生产、产后服务等逐步形成了生产的专业化,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养鸡的经营方式是小规模、大群体,大部分存栏在1000—5000之间,许多重点养殖专业乡、专业村对养殖业统一规划。为了节约耕地,便于管理,集中到一块建场,场挨场,户连户,“场与场”、“舍与舍”之间没有间距或间距很小,不符合鸡场和鸡舍设计要求,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
其他文献
近几年,我市养鸡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加入到养鸡大军中来,养鸡业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门路,但也有不少养鸡户缺乏科学饲养管理和防疫灭病知识,致使疾病延绵不断,死亡
开展黄牛改良,发展肉牛生产对于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每头改良牛比当地牛多收入500~700元,经济效益显著。科技投入,搞好改良,为明智与远见之举。为此,黄牛改良要
<正> 1997年6—7月河北省某鸵鸟场在20—80日龄的幼鸟中发生了以腿病为主的疾病。发病率高达22%,其中有15只死亡或淘汰。经诊断排除了病原感染,分析认为鸟的发病与V_(B1)、V_(
疑难杂症,无常规可循,真假难辨,虚实夹杂,表现疑惑费解,治疗棘手难愈。笔者近年来潜心运用传统医学和中兽医理论。对疑难杂症探颐索隐,溯流究源,详析辩因,反复推敲,而后立法,
河北省某鸡场饲养的“京白”904青年鸡发生零星死亡,经剖检及实验室诊断为鸡溃疡性肠炎。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鸡场本批共饲养3000只鸡,60日龄,一
某户饲养成年牛3头(两母一公),于1997年2月11日上午9时左右,将牛散放养在自家菜园内自由采食。下午2时左右,畜主发现3头牛口吐白沫,张口伸舌,肚腹胀大,走路摇摆,速请兽医治疗
仔猪副伤寒常发生于1~4月龄的仔猪,尤以断奶前后的仔猪更易发生。笔者在临床诊疗中用芒硝、白糖(红糖亦可)治疗83例,治愈75例,治愈率达90.4%。现予介绍,供参考。
<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Disease of Chickens,简称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危害青年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
兔球虫病:本病多发生在温暖雨季,旱地方性流行,各种各种的家兔都易感染,特别对1.5-4月龄
家禽嗜眼吸虫病是由寄生于结膜囊内嗜眼科的某些吸虫所引起,特征为发生结膜——角膜炎。近几年来,我市鸭群由于感染嗜眼吸虫而陆续发病,有的鸭群病情十分严重,仅在1993年10月